對跖點

對跖點

對跖點(也稱對趾點)是地球同一直徑的兩個端點。二者的經度相差180°;緯度值相等,而南北半球相反。例如,北緯40°,東經120°的對跖點是南緯40°,西經60°。

基本信息

詞語釋義

互為對跖點互為對跖點

因為地球是一個球體,人站在球面上均是頭朝天、腳踩地,如果兩個人站在地球直徑的兩端,兩人的腳底恰好彼此相對,所以對跖點對跖點地圖的英文是由“anti”與“pode”兩字所組成,前者有相對、反向的意思,後者則代表腳的意思,從字義上來看便是“腳與腳相對”之意。此外,某位置的對跖點是該位置在地球上距離最遠的地方,例如,北京的對跖點“阿根廷潘帕斯大草原”便是距離北京最遠的地方。打個比喻,假設從某地區垂直於地面鑽孔,穿過地球內部後從地球另一端穿出,出露點與該地區即為對蹠點

理論上講,互為對跖點的兩個地方,經度相差180°,緯度值相等,不過分別處於南北半球——除了赤道上的點。我們因此可以建立起一個對跖點地圖,可以方便地查看某一個地方的對跖點。不過因為地球有70%都是海洋,所以一般情況下,一個陸地點的對跖點是一片汪洋里。

比較有意思的是。英國格林威治的對蹠點,非常接近紐西蘭的安蒂波德斯群島,這也是該群島名稱─“AntipodesIslands”的由來。此外,台灣(又稱作福爾摩沙)的對蹠點約當於阿根廷的福爾摩沙省,這可以算是偶然中的巧合。

特點

1、對跖點的地方時相差12小時。
2、對跖點的季節相反。
3、對跖點距離20000千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