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頻速率

寬頻速率

寬頻速率指的技術上所能達到的最大理論速率值,一般是上傳和下載的速度,速率越高,上傳和下載的越快。由於用戶上網時還受到用戶電腦軟硬體的配置、所瀏覽網站的地址、對端網站頻寬等情況的影響,因此,用戶上網時的速率通常低於理論速率值。2012年10月,中國多地用戶投訴寬頻網速,業內內幕也隨即被曝光。用戶申請的寬頻業務速率指技術上所能達到的最大理論速率值。但用戶上網時還受到用戶電腦軟硬體的配置、所瀏覽網站的地址、終端網站頻寬等情況的影響。因此,用戶上網時的速率通常低於理論速率值。理論上,2M,即2Mb/s,寬頻理論速率是 256KB/s,即2048Kb/s。實際速率大約為103--200kB/s。(其原因是受用戶計算機性能、網路設備質量、資源使用情況、網路高峰期、網站服務能力、線路衰耗、信號衰減等多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的)。4M,即4Mb/s寬頻理論速率是 512KB/s 實際速率大約為200---440kB/s。

基本信息

基本概念

用戶申請的寬頻業務速率指技術上所能達到的最大理論速率值。但用戶上網時還受到用戶電腦軟硬體的配置、所瀏覽網站的位置、終端網站頻寬等情況的影響。因此,用戶上網時的速率通常低於理論速率值。

理論上,2M,即2Mb/s,寬頻理論速率是 256KB/s,即2048Kb/s。實際速率大約為103--200kB/s。(其原因是受用戶計算機性能、網路設備質量、資源使用情況、網路高峰期、網站服務能力、線路衰耗、信號衰減等多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的)。4M,即4Mb/s蘺寬頻理論速率是 512KB/s 實際速率大約為200---440kB/s。

計算方法

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

在計算機科學中,bit是表示信息的最小單位,叫做二進制位;一般用0和1表示。Byte叫做位元組,由8個位(8bit)組成一個位元組(1Byte),用於表示計算機中的一個字元。bit與Byte之間可以進行換算,其換算關係為:1Byte=8bit(或簡寫為:1B=8b);在實際套用中一般用簡稱,即1bit簡寫為1b(注意是小寫英文字母b),1Byte簡寫為1B(注意是大寫英文字母B)。

在計算機網路或者是網路運營商中,一般,寬頻速率的單位用bps(或b/s)表示;bps表示比特每秒即表示每秒鐘傳輸多少位信息,是bit per second的縮寫。在實際所說的1M頻寬的意思是1Mbps(是兆比特每秒Mbps不是兆位元組每秒MBps)。

換算公式:1B=8b 1B/s=8b/s(或1Bps=8bps

規範提示:實際書寫規範中B應表示Byte(位元組),b應表示bit(比特),但在平時的實際書寫中有的把bit和Byte都混寫為b ,如把Mb/s和MB/s都混寫為Mb/s,導致人們在實際計算中因單位的混淆而出錯。

實例: 在我們實際上網套用中,下載軟體時常常看到諸如下載速度顯示為128KBps(KB/s),103KB/s等等寬頻速率大小字樣,因為ISP提供的線路頻寬使用的單位是比特,而一般下載軟體顯示的是位元組(1位元組=8比特),所以要通過換算,才能得實際值。然而我們可以按照換算公式換算一下:

128KB/s=128×8(Kb/s)=1024Kb/s=1Mb/s即128KB/s=1Mb/s

基本標準

512k用戶的到達測速網站的速度大於40KByte/s,即320Kbps時是屬於正常的;

1M用戶的到達測速網站的速度大於80KByte/s,即640Kbps時是屬於正常的;

2M以上用戶的到達測速網站的速度大於160KByte/s,即1280Kbps時是屬於正常的;

4M以上用戶的到達測速網站的速度大於320KByte/s,即2560Kbps時是屬於正常的;

測試建議

關閉其它正在運行中的網路應用程式(例如QQ、FTP、防火牆),不要同時下載其它網頁和軟體。

嘗試在不同時段執行這個下載速度測試,最好是在非繁忙時間來作多次測試得出的結果,取平均值,會比較準確。

另外由於寬頻測速受包括您電腦的配置、CPU頻率及系統記憶體的容量、是否安裝了網路防火牆、計算機是否有病毒、上網終端設備(modem)的性能、測速伺服器是否處於忙時等因素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測速的結果。

測試方法

網速快慢有了標準答案

您家的網速究竟是多少?哪種測試標準最權威?如今,這些問題終於有了標準答案。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正式發布了《寬頻速率測試方法 固定寬頻接入》和《寬頻速率測試方法 用戶上網體驗》兩項標準,困擾廣大寬頻用戶的寬頻測速標準終於塵埃落定。

從2014年12月中國網際網路數據中心首次發布關於“假寬頻”的報告開始,質疑“假寬頻”的聲音就不絕於耳。而不久前央視的“假寬頻真相”,更是將這些網速評價的依據——第三方測試工具推上了風口浪尖。本報11月24日刊登的題為《一百個測試軟體眼中有一百種網速》的報導中舉實例證明,不同測試軟體所存在的標準不統一問題確實存在。

據北京3G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項立剛介紹,由於影響用戶上網速率的主要因素不僅僅是寬頻網路的頻寬,還包括個人電腦的配置、網站的系統配置、網站的連線頻寬等多種因素,所以這些評測結果並不能公正地反映運營商寬頻的質量,需要建立統一的網路測速標準。而新出台的兩項標準就明確規定了固定寬頻接入速率的定義、測試設備要求、基準測試方法、替代測試方法及測試數據的處理方法。

據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標準化研究所副所長敖力介紹,新標準中給出了固定寬頻接入速率的確切定義,即從寬頻接入服務運營商的寬頻業務接入點BRAS到用戶終端這一段鏈路上的信息傳送速率。同時,標準中也對用戶最常使用的3類業務進行了規定——上網瀏覽、網路視頻和網路下載。

記者查閱標準文本了解到,固定寬頻接入標準對用戶測速時的電腦配置和網路環境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如電腦CPU主頻至少1GHz;記憶體至少為1G;作業系統為Windows XP及以上;瀏覽器為6.0及以上版本;關閉當前與網路相關的套用,如迅雷、電驢等。除此以外,新標準中還對首屏回響時間、視頻平均下載速率、峰值下載速率等做出了規定。

項立剛表示,寬頻測速標準給了寬頻速率一個更為公正的評判標準,保證了寬頻質量的真實度和透明度。通過標準的權威測速,用戶能夠真正掌握網路網速的知情權,有利於推動寬頻產業的規範運作。

據了解,三大電信運營商已按照相關標準開展測速系統的建設和升級,其中中國電信已完成全國31個省區市的寬頻測速系統升級,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計畫年底完成各省公司測速系統的建設與升級,而騰訊、搜狐等8家網際網路企業也已開展了為期6個月的測速技術試驗。

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陳家春在上月召開的寬頻測速標準推廣宣講會上表示,“提高網速、改善用戶上網體驗是今年寬頻普及提速工程的重中之重,定標準、立規矩是保障工程中寬頻提速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兩個標準的出台為規範網速的測試手段、實現行業的自律、他律奠定了統一、規範的基礎。”

據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行業內將抓緊研究建立統一的、復蓋全國的寬頻網速測試與分析系統的可行方案,為用戶提供測速工具,為各省通信管理局提供網速監測分析手段,並以此為契機,為《移動寬頻接入》測速標準的出台積累經驗。《中國質量報》

相關新聞

中國寬頻發展聯盟發布了第10期《中國寬頻速率狀況報告》即2015年第四季度寬頻速率報告。根據報告顯示,在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我國固定寬頻網路下載速率達到8.34Mbit/s,這也是首次突破8M/S大關。
其它數據如下:·
全國平均視頻下載速率為6.86Mbit/s,與同期相比增長71%,大幅度增長。
全國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的平均下載速率為9.02Mbit/s,比全國平均值高出8.15%。
其中城市前三甲分別為上海、北京和天津三個直轄市,而省會城市前三為成都、南京以及瀋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