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題

寓題,涕零,亦作“涕泠”。流淚;落淚。《詩·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寓題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黃滔
【作品體裁】七律

作品原文

寓題
每憶家山即涕零,定須歸老舊雲扃
銀河水到人間濁,丹桂枝垂月里馨。
霜雪不飛無翠竹,鯨鯢猶在有青萍。
三千九萬平生事,卻恨南華說北溟。

詞語注釋

涕零:亦作“涕泠”。流淚;落淚。《詩·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隸釋·漢巴郡太守樊敏碑》:“紀驗期臻,奄曶臧形,凡百鹹痛,士女涕泠。”宋王安石《寄吳氏女子》詩:“汝何思而憂?書每說涕零。”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二二》:“兩信均收到,一信中並有稿子,自然照例‘感激涕零’而閱之。”
雲扃:高山上的屋門。借指高山上的屋室。南朝宋鮑照《從登香爐峰》詩:“羅景藹雲扃,沾光扈龍策。”錢振倫註:“雲扃,猶雲扉也。”唐王勃《七夕賦》:“聳詞峰於月殿,披翰藪於雲扃。”
鯨鯢:即鯨。雄曰鯨,雌曰鯢。唐盧綸《奉陪渾侍中上巳日泛渭河》詩:“舟檝方朝海,鯨鯢自曝腮。”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一折:“想鸞鶴只在秋江上,似鯨鯢吸盡銀河浪。”明李夢陽《鄱陽湖十六韻》:“力屈鯨鯢仆,聲回雁鶩呼。”
平生:指平素的志趣、情誼、業績等。晉陶潛《停雲》詩:“人亦有言,日月於徵,安得促席,說彼平生?”唐裴度《中書即事》詩:“鹽梅非擬議,葵藿是平生。”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十三:“唐子方自有平生,他日不煩諸曲筆!”

作者簡介

黃滔(840~911年),字文江,莆田城內前埭(今荔城區東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學家,被譽為“閩中文章初祖”。《四庫全書》收《黃御史集》10卷,附錄1卷。黃滔出身貧寒,志向遠大。青少年時代在家鄉的東峰書堂(今廣化寺旁)苦學,唐鹹通十三年(872)北上長安求取功名,由於無人引薦屢試不第,直到唐乾寧二年(895)才考中進士。其時藩鎮割據,政局動盪,朝廷無暇授官,及至唐光化二年(899),黃滔才被授予“四門博士”的閒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