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焦慮症

密碼焦慮症

密碼無處不在,簡單的數字怕被盜,複雜的數字記不住,每次輸入前都得想來想去,甚至整天被卡號困擾著,以致緊張、焦慮、恐懼,這就是現代都市人的“密碼焦慮症”。心理學家建議,如果被密碼所困擾,出現了焦慮、精神不振等現象的話,就要注意自我調節。

出現背景

密碼焦慮症密碼焦慮症

現代都市的生活已被各種密碼所包圍:用銀行卡取錢,要輸密碼;查詢手機費用,要輸密碼;進入小區門禁,也要輸密碼;網路中,收發郵件、聊天、購物,都要密碼註冊……密碼,似乎成了與外界接觸的通行證。不可否認,密碼是人類文明的進步,極大地保障了們 的生活財產安全,但同時,它也給生活帶來了不少煩惱。沒有密碼,隱私沒了保障;有了密碼,“記不住、被盜”的隱患也讓人們的安全感無處安放,很多人因此產生了不安、焦慮、恐懼等症狀,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之為密碼焦慮症。

成因

密碼焦慮症是人們在競爭的高壓下,表現出來的過強心理防禦意識,雖然大家在編制密碼上不斷積累經驗,弄得花樣翻新、層出不窮,但安全感卻沒有半點增加。

有一類人因為擔心忘記密碼,常尋找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增強密碼記憶,這種自我強迫記憶密碼帶來了心理障礙,於是被焦慮和恐懼困擾。

有一些人曾經被他人破解過密碼,於是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理作用下,總是害怕自己的密碼再被別人破解。這種過分的擔心,使他們整天處於惶恐、煩躁的情緒中,嚴重妨礙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

這幾類人便患上了密碼焦慮症。

表現

密碼焦慮症由於過分擔心密碼安全造成密碼焦慮症由於過分擔心密碼安全造成

具有碼焦慮症行為的人,大多對外界懷有強烈的不信任感。他們把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缺乏情感的交流和釋放,這樣積壓的情緒不但得不到緩解,還可能演變成一種傷害性的情緒,一旦爆發,嚴重的就會導致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甚至會伴有頭痛、眼花、神經衰弱等症狀。

人們平時接觸到的密碼少則十幾個,多則近百個。《生命時報》聯合數字100市場研究公司進行的調查顯示,在420個受訪者中,僅僅有4%的人從來沒有記混或者想不起密碼的情況;在網路上,有3組或5組以上不完全相同密碼的人分別均占到29%,有18%的人有4組不完全相同的密碼;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30%的受訪者喜歡使用6位密碼,54%受訪者習慣使用6位以上的;有51%的受訪者會使用個別幾個通用密碼;而密碼中會使用的組合因素排列如下:特別的號碼,幸運數字,自己和家人的生日,自己的名字,門牌號等。

越來越多的密碼讓深陷其中的人們徒增煩惱。不少人因記不起密碼變得焦躁不安,甚至陷入緊張情緒中,一見到密碼就害怕。

應對方法

防範“密碼焦慮症”,應正確看待密碼的作用,合理地運用和設定密碼,可以為密碼設定一個簡單的記憶方法,如將密碼適當歸類,上網用的電子類密碼統一為一類,銀行卡類的交易密碼統一為一類,經常使用的密碼用一個特殊的代號記在自己經常會看到的地方,要用時只有自己才能看懂代號。

如果真的已經被密碼所困擾,或是出現了焦慮、精神不振等現象的話,就要注意自我調節了。調節的方法是,保證足夠的睡眠和規律的生活,使大腦皮層能恢復和保持良好的狀態;告訴自己要真誠信任他人,克服遇事過於謹慎、優柔寡斷等不良個性。
如果病症真的較嚴重了,就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一些藥物,以消除緊張情緒。最重要的還是要調整心態,以真誠、信任的態度去處理人際關係。

漫說銳詞

>>>> 查看更多銳詞漫畫>>>>

心理學分類導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