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用品安全檢查5S原則

家居用品安全檢查5S原則的關鍵是呼籲家長們從兒童的角度出發檢查家居用品的布置與擺放。它包括五個關鍵字:看See,繩帶Strings,尺寸Size,表面Surface,標準Standard。

原則解析

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在中國家庭中常見的危險因素,家居用品安全檢查5S原則將成為家長們打造安全居家環境,從而預防家中傷害的好幫手。
家居用品安全檢查5S原則包括五個關鍵字:
第一,“看See”,習慣於“大人國”的父母們常常忘了孩子是用“小人國”的方式使用家中的物品,所以家長們要學習用兒童的眼光審視物品擺放;
第二,“繩帶Strings”,小孩子的好奇心會令其用長繩帶做遊戲,從而引發繩帶繞頸,因此避免兒童接觸到過長的繩帶;
第三,“尺寸Size”,孩子們喜歡用口來探索世界,過小的物品容易被放入口中而引發窒息,所以越是小的孩子,家長們要給予越大的物品;
第四,“表面Surface”,一些稜角尖銳、邊緣粗糙的家居用品表面容易引發傷害,因此,家長們應儘量確保物品表面平滑柔軟。
第五,“標準Standard”:在購買家居用品時,家長們應仔細檢查與兒童用品相關的安全標準。

典型案例

案例一:
一位來自上海的媽媽對五歲女兒的廚房事故依然記憶猶新,“女兒五歲的時候對廚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次看到我在廚房就躍躍欲試,有一次我給她一把小刀讓她削蘑菇,雖然我一直在旁指點但是沒看出她把刀拿顛倒了結果劃破了手指,我不夠仔細啊。”在責備之餘她也認識到了時刻關注孩子居家安全的重要性:“隨著孩子的長大光靠禁止她接近廚房是不行的,要教她簡單的技巧和安全事項,同時父母仔細把關,做好預防和督促工作。”
危險因素:對於家長而言,刀口朝下是很習以為常的,但是在孩子眼中,這是需要從頭開始學習的一件事。家長習慣於用大人的角度看待家中的物品,因而常常看不到孩子的危險。
SafeKids建議預防行動:根據我們的家居用品安全檢查5S原則中的“See看”,家長們要學習用兒童的眼光審視家中的物品,有意識地從孩子的角度想一想,物品會不會被孩子“不當”使用。
案例二:
牛牛是個健康的小男孩,喜歡在家中和小夥伴一起玩捉迷藏,有一次牛牛一時興起躲到了百葉窗後面,一邊瞄著外面一邊往裡面縮,正得意小夥伴一定找不到時,發現自己的脖子已經被百葉窗上的吊繩纏住了。牛牛急得自己用手拽,但是沒想到越纏越緊了,小傢伙恐慌地大哭起來,幸好家中的媽媽聽到哭聲及時發現了他,才沒有釀成悲劇。
危險因素:家中過長的繩帶容易繞頸,引發兒童扼死。
SafeKids建議預防行動:我們的家居用品安全檢查5S原則中的“String繩帶”告訴家長要避免家中物品過長的繩帶,確保任何吊繩和帶子不會鬆開,並且兒童接觸不到。
案例三:
上海的小男孩強強剛會走路那會兒,好奇心特彆強,什麼都要翻。有次他翻抽屜翻出兩顆紐扣,隨手就把紐扣往鼻孔里塞,越塞越裡面,最後拿不出來了,也有點疼,就大哭了起來。媽媽聽到哭聲趕了過去,最後還是到了醫院才把紐扣取了出來。
危險因素:充滿好奇心的兒童喜歡用口鼻來探索世界,過小的物品容易因放入口鼻而引發窒息。
SafeKids建議預防行動:我們的家居用品安全檢查5S原則中的“Size尺寸”就是要提醒父母越是小的孩子要給予越是大的物品。
案例四:
歡歡是個活潑開朗的小男孩,有次一個人坐在床邊玩耍,一不小心仰身摔下了床,腦袋磕到了床邊衣櫥抽屜的把手角上,尖銳的把手立刻在歡歡的腦袋上劃出了一道傷口,平時挺堅強的小男孩也立刻捂著腦袋哭了起來。最後去醫院縫了幾針,幸而沒有傷及大礙。
危險因素:小孩子常常因為磕磕碰碰而受傷,特別是磕到那些稜角尖銳、表面粗糙的家居用品,常常會受到更大的傷害。
SafeKids建議預防行動:依照我們的家居用品安全檢查5S原則中的“Surface表面”,越是稜角尖銳、邊緣粗糙的家居用品表面越容易引發傷害,因此,家長們應儘量確保物品表面平滑柔軟,像這個故事中,家長在購買房間中的家具的時候就可以考慮選購那些隱藏式的把手。
案例五:
六歲的活潑女孩佳佳非常喜歡玩輪滑,一次上輪滑課像往常一樣摔了一跤,但是半天沒站起來,媽媽見她戴了護具以為沒什麼,過去一看原來右膝護具滑下去了,膝蓋上摔了一個大瘀青,一周才恢復過來,還好沒傷及骨頭。
危險因素:運動時的防護工作很重要,沒有做好或者稍有疏忽,很容易引發孩子的意外傷害。
SafeKids建議預防行動:我們的家居用品安全檢查5S原則中的“Standard標準”建議家長在購買家居用品時,家長們應仔細檢查和閱讀與兒童用品相關的安全標準。例如這個故事中,運動時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還應提醒孩子經常檢查一下護具是否在正確的位置。

調查報告

家是我們的安全港灣。可有時,我們的家對孩子來說卻不怎么安全。那是因為,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時,便生活在成人預設好的環境中。成人習慣了他們的喜好,如習慣性地把常用藥放在床邊;把點火用具放在隨手可以拿到的地方。而這些,對兒童來說,恰恰是潛藏的危險。
全球兒童安全網路的調研顯示,超過60%的兒童傷害是發生在家中。為此,全球兒童安全網路(Safe Kids)特別收集並分析了在2009年“兒童健康、安全行動——明星媽媽評選”活動中2000餘名媽媽的傷害分享故事。透過媽媽們講述的一個個真實案例和照片,Safe Kids將有關家居用品安全的結果匯總成調研報告《兒童家居用品安全專題調研報告》,根據調查,有61.2%的兒童意外傷害發生在家中。基於這份結果,該機構又進一步對家居用品危險因素進行了家長認知調查,結果發現,跌倒或墜落、燒燙傷及觸電、割傷夾傷或動物咬傷、中毒、窒息,成為家居用品引發的主要傷害。例如,有超過半數的家長認為洗滌用品和藥品的存放是導致兒童中毒的主要危險因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