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評價與規劃理論方法研究

宜居城市評價與規劃理論方法研究

2.1.1宜居城市系統分析 4.2.1歐洲宜居城市建設 6.2.1安全城市

圖書信息

作 者: 董曉峰等 著

叢 書 名:當代城市規劃著作大系出 版 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ISBN:9787112120338出版時間:2010-06-01版 次:1頁 數:215裝 幀:平裝開 本:大16開所屬分類:圖書> 科學與自然> 環境科學

內容簡介

“宜居”原本是建城的根本,然而較長時間以來,宜居已是城市丟失的夢。今天,宜居城市的研究,是對工業化異化了的城市方向的回歸和人性化城市重建的倡導。
《宜居城市評價與規劃理論方法研究》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的城市宜居性研究項目的階段性成果。在較系統的國際宜居城市研究與實踐進展分析的基礎上,探索構建了我國宜居城市的構成系統、評價方法系統、建設模式與規劃研究方法。
全書共分三部分,包括國際、國內宜居城市研究進展,宜居城市評價方法與實踐,宜居城市規劃建設模式與規劃研究主要理論方法。
《宜居城市評價與規劃理論方法研究》是關於宜居城市的專業性研究論著,是城市規劃設計專業的前沿嚮導,是人們選擇最佳居住地的助手,是新時代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者必讀的著作。讀者可以從中全面認識什麼是最佳城市,如何評價、規劃與建設宜居城市。

目錄

導言
1 宜居城市研究與實踐進展
1.1 國外宜居城市研究的階段劃分
1.1.1 萌芽期探索
1.1.2 雛形期探索
1.1.3 發展期探索
1.2 國內宜居城市研究與實踐進展分析
1.2.1 宜居城市研究的興起
1.2.2 人居環境獎對我國宜居城市建設的促進
1.2.3 中國宜居城市規劃研究初步探索
1.3 宜居城市的基本內涵和本質特徵
1.3.1 國內關於宜居城市內涵的認識
1.3.2 國外關於宜居城市內涵認識的基本觀點
1.3.3 對宜居城市內涵的整體認識
2 宜居城市構成系統與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2.1 宜居城市構成系統構建
2.1.1 宜居城市系統分析
2.1.2 宜居城市構成系統確立
2.2 宜居城市評價的指標體系構建
2.2.1 宜居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確立原則
2.2.2 宜居城市指標體系確立方法
2.2.3 宜居城市評價指標權重確定
2.3 宜居城市評價的主要技術方法
2.3.1 層次分析法
2.3.2 主成分分析法
2.3.3 預警分析法
2.3.4 空間分析技術方法
2.3.5 生態位方法
2.3.6 價值評價方法
2.3.7 數據包絡分析模型
3 我國宜居城市評價探索
3.1 我國城市整體宜居性比較評價
3.1.1 我國城市宜居性評價研究比較分析
3.1.2 基於客觀指標的國內城市宜居性評價分析
3.1.3 我國城市宜居性的特性分析
3.2 基於主成分分析的山東半島城市宜居性比較評價
3.2.1 山東半島城市群概況與人居環境分析
3.2.2 山東半島城市群宜居性主成分分析評價
3.2.3 山東半島城市群城市宜居性提升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3.3 蘭州市城市宜居性現狀公眾滿意度調查評價
3.3.1 蘭州市城市宜居性現狀調查
3.3.2 調查資料庫建立與數據處理
3.3.3 蘭州市城市宜居性分析
3.3.4 調查總結
4 國外宜居城市建設經驗
4.1 國外城市宜居性評價
4.1.1 《經濟學家》全球城市宜居性評價分析
4.1.2 《財富》雜誌美國宜居城市評選評析
4.2 國外宜居城市建設典型案例分析
4.2.1 歐洲宜居城市建設
4.2.2 北美洲宜居城市建設
4.2.3 亞太宜居城市建設
5 國內城市宜居性建設典型案例分析
5.1 環渤海地區
5.1.1 大連
5.1.2 秦皇島
5.1.3 天津
5.1.4 廊坊
5.2 山東半島
5.2.1 青島
5.2.2 威海
5.3 長三角地區
5.3.1 蘇州
5.3.2 揚州
5.3.3 寧波
5.4 珠三角地區
5.4.1 珠海
5.4.2 中山
5.4.3 香港
5.5 西部地區
5.5.1 桂林
5.5.2 大理
5.5.3 成都
5.5.4 天水
5.5.5 石河子
6 宜居城市規劃與建設模式
6.1 典型宜居城市規劃與行動引介
6.1.1 溫哥華區域宜居性規劃與實施
6.1.2 主張宜居社區的新城市主義
6.1.3 讓城市更加宜人的“精明增長”運動
6.1.4 宜居城市運動:都市村莊
6.1.5 公共空間和公眾生活規劃研究
6.1.6 東京友好居住規劃
6.1.7 通往宜居城市之路:宜居城市的交通規劃
6.1.8 創建宜居城市環境的“21世紀田園城市”
6.1.9 北京新版總體規劃中宜居城市理念
6.1.10 中新天津生態城規劃
6.2 宜居城市規劃建設的主要模式
6.2.1 安全城市
6.2.2 生態城市
6.2.3 便捷城市
6.2.4 職能城市
6.2.5 文化城市
6.2.6 網路城市
6.2.7 包容城市
6.2.8 創新城市
6.2.9 特色城市
7 宜居城市規劃研究主要理論與方法
7.1 生態城市規劃
7.1.1 從城市生態規劃向生態城市規劃的跨越
7.1.2 生態城市規劃系統
7.1.3 面向新挑戰的生態城市規劃新探索
7.2 城市社會規劃
7.2.1 城市社會規劃的發展
7.2.2 城市社會規劃的內涵與作用
7.2.3 中國城市社會規劃構建體系
7.3 突出宜居性的城市設計
7.3.1 城市整體景觀與特色設計
7.3.2 居住區設計
7.3.3 綜合樞紐聯繫設計
7.3.4 宜人性城市開放空間設計
7.4 宜居城市規劃與管理服務信息技術方法
7.4.1 規劃設計管理專業信息系統
7.4.2 城市民用信息服務系統
7.4.3 社區關懷與平等服務信息系統
7.4.4 城市安全監控信息系統
附屬檔案Ⅰ 城市宜居性評價專家諮詢表
附屬檔案Ⅱ 楊保軍答記者王軍問
致謝
·收起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