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柳社區[柳州柳北區解放街道]

宏柳社區[柳州柳北區解放街道]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宏柳社區隸屬柳州柳北區解放街道,居委會成立於2002年。位於三中路中部,東至濱江東路,西至新村路口團市委及市婦聯辦公樓,南至三中路64號,北至三中路東一巷政法大院。總面積約為50萬平方米,社區共有駐區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45個。現共有居民樓40棟,居民戶1086戶,居民2568人(含流動人口)。

概況

宏柳社區成立於2002年。位於三中路中部,東至濱江東路,西至新村路口團市委及市婦聯辦公樓,南至三中路64號,北至三中路東一巷市菸草局、政法大院。總面積約為50萬平方米,社區共有駐區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45個。現共有居民樓40棟,居民戶1086戶,居民2568人(含流動人口),下設33個居民小組,共有居民代表33人。社區是在原三中五居委會基礎上經重新整合而成,社區辦公地點在市三中路64-2號。

黨建工作

宏柳社區在各級領導親切關懷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社區文明程度為目標,以創建新型的人文社區為工作方針,緊緊抓住“安居樂業”等民眾最關心的問題,通過狠抓社區教育、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環境和社區治安工作,牢牢抓住教育民眾,提高民眾和服務民眾的主線,在載體和方法上不斷創新,形成了福柳新都社區特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以創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城區"為抓手,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打造黨務工作、便民服務、維穩幫扶、文體娛樂、醫療衛生"五大平台",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社區服務

社區堅持以構建和諧社區為目標,積極探索服務民眾的有效途徑,開展了以“熱心為民、細心服務、愛心奉獻、耐心工作、虛心學習”為主要內容的“五心”主題實踐活動,將為民眾服務工作內化為社區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外化為便民、利民、惠民的實際行動,創新服務載體,提升服務質量,取得了顯著成效。創新“流動服務車”品牌,實現“零距離”服務惠民。“流動服務車”是社區打造流動服務平台的重要舉措,每月最後一星期的星期一至星期五,由社區書記或主任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及志願者,組織便民流動服務車到居民小區樓棟“零距離”服務小區居民。
打造綠色庭院,實現科普惠民。綠色庭院是社區實施科普惠民的特色工作。小區內有較多居民喜歡種植各類花卉植物,社區就把他們組織起來打造具有各自特色的“綠色庭院”,如“花卉庭院”、“作物庭院”、“盆栽庭院”、“花果庭院”等。這些庭院也是社區未成年人的“科普種植園”基地,社區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前來參觀和學習種植各種植物,增長他們的科普知識,從而在小區內形成濃厚的科普文化氛圍。

社區風氣

社區內治安狀況較好,民風樸實,鄰裡間和睦相處,絕大多數居民愛國守法,熱心公益,如冬季鏟冰掃雪,能自願參加。鄰裡間發生緊急事件(生病等)能熱心相助。居委會一直注重對提高居民素質進行宣傳教育工作,尤其是注意心理健康的宣傳教育,引導居民正確認識、理解下崗失業,從黨和政府對困難群體的關心、照顧和幫助方面去體會社會主義國家的優越,再反思個人應如何愛國,如何替國家排憂解難,樹立新的就業觀念,積極再就業。願望是使居民民眾與政府和諧,大家同心協力,建設好社區、首都、國家。教育、啟發居民在享有自己權利的同時,還要進公民應盡的義務。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步提高居民民眾的全面素質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但這是搞好社區各項工作的基礎,一定實實在在堅持下去。

飲食習慣

建國前後,民眾以高粱、大豆、穀子為主食,1978年以前,以玉米餅、地瓜乾麵窩窩為主。改革開放以後,白面膜成為人們的主食。一日三餐還有肉,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各種青菜一年四季不斷,迎來送往還離不開酒。人們生活講究營養,魚、肉、蛋、奶消費日益增加。煙、酒、糖、茶家家必備。每逢婚嫁喜慶,宴席講究色、香、味、營養價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