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日就

人物簡介

著有《自淑集》流傳於世。

生平

宋日就一生身體力行,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兄弟們捨身取義,樂於種田,勤儉持家,贍養父母,從不送禮行賄謀求功名,而在教育子孫方面,卻不遺餘力,目標遠大,盡心竭力地為他們招攬名師,使兄弟們能夠豐衣足食,專心致志地完成學業。有時老師不在時,他還以自己的博識多才,親自給學生們講課,若見他們之中哪一個不專心學習,不惜用棍棒教訓。
宋日就自幼年勤奮好學,腳踏實地,不到二十歲,就能寫詩作文,頗有文聲,被選拔為“替補博士”,在學校眾多“生員”中名噪一時,大家還競相推舉他為藝林領袖。
他自萬曆乙酉(1609)年鄉試中舉後又來連續考了幾次,但都沒有中得進士。
當時,他的父親梯公年事已高,宋日就覺得:“父親已經歲數大了,我為什麼就不能考它個一官半職,用俸祿來贍養他老人家呢?”。於是他決意做官,接受了陝西省西安府富平縣令的職務。
當時的富平縣,是關中最難治理的一個地方,有眾多的疑案,幾任縣令都沒能解決。他到任以後,很快便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很快便把富平縣治理的井井有條。後來,整個富平縣還專門為他繪製了圖像,供百姓祭拜。
由於宋日就廉潔自律,不巧取百姓一分錢,他更不畏強暴,對地方的種種弊病大力整治,徹底清除了貪官污吏和地痞流氓對富平的危害,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他嫉惡如仇,愛民如子,深得富平百姓的擁護和愛戴,無不將其奉為神明,視作依靠。
宋日就的政績上報後,按照慣例本應得到朝廷的重用,但因他秉性耿直,不會趨炎附勢,沒能得到上司的青睞,僅僅升了個河南龍門別駕(通判)。
宋日就離開富平令時,百姓一個個拉著車轅,躺在路上的車轍溝里,扶老攜幼,徒步跋涉,依依相送。退養家鄉富平的國相孫公丕揚,也慨然揮筆為其撰寫了“德政碑文”,予以褒揚。
宋日就升任龍門別駕後,雖屬無足輕重的官職,但他仍沒有一絲的懈怠,其愛國愛民之心就像任富平縣令時一樣。後來他終於被晉升為任王府長史。

告老還鄉

此時,宋日就卻已對做官和官場中的種種醜惡現象早已心生倦意,因此抽身而退。辭職時,他只坐著一輛兩匹瘦馬拉的車子,不聲不響地悄然回到自己的家鄉。一進家門,他就指著自己的行李對迎上來的子弟們說:“你們都可以去檢點一下我的行李,可別指望叫我做官帶回一大筆金錢來,否則我死後怎能到老林里去見祖宗呢?!”

後續

宋日就回來的時候,正好趕上父親梯公去世,他悲痛欲絕,百般盡孝。父親喪期過後,他便招收學生和門徒,凡是出自公之門下的人,個個都是成才以後才離開。四面八方的鄉鄰學子,從不用分什麼高低貴賤,只要好學便可投在他的門下。
宋日就去世後,四周鄉鄰無不懷念他。他的牌位也被放在了鄉賢祠里,以供人們祭拜。
宋日就著有《自淑集》流傳於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