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廣[民營企業家]

宋文廣[民營企業家]

宋文廣,興源輪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59年10月生,山東廣饒人,函大文化,中共黨員,廣饒縣第七屆政協委員,廣饒縣台屬聯誼會會長,縣廠長經理聯誼會副會長,廣饒縣勞動模範,山東省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

基本信息

簡介

宋文廣,興源輪胎集團公司的“掌門人”,

宋文廣宋文廣

1959年10月生,山東廣饒人,函大文化,中共黨員,廣饒縣第七屆政協委員,廣饒縣台屬聯誼會會長,縣廠長經理聯誼會副會長,廣饒縣勞動模範,山東省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興源輪胎集團董事長、總經理。1994年創辦廣饒縣興源橡膠有限公司,2002年7月啟動120萬套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項目。目前,年產斜交胎、子午線輪胎200萬套,集團現已發展成為以輪胎製造為主,集熱電聯產、新型建材、預製構件、餐飲等多元化經營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

生平

興源輪胎集團的發展過程可用“戶聯合辦廠”、“廠聯合辦公司”、“公司聯合組建集團”3個階段來概述。

1985年初,宋文廣和5個要好的夥伴湊在一起,歷經艱辛成立了廣饒縣稻莊鎮橡膠二廠,那時基於條件所限,只能加工些再生膠及一些小橡膠件。

廠區全貌廠區全貌

到1987年,企業有了一定積累後,他們再次追加投資40萬元,並動員在台灣的祖父投資5萬美元,新上了一條帘子膠布生產線,進一步壯大了生產規模,時年10月,東營市首家初具規模的台屬橡膠加工企業—廣饒縣稻莊鎮膠布加工廠誕生,投產後產品即供不應求,企業終於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1994年,他們根據國際兼併、收購等常規組合形態,將稻莊鎮膠布加工廠與稻莊鎮橡膠四廠、西水膠管廠聯合,成立了廣饒縣興源橡膠有限公司。這一次成功的組合,讓興源在探索快速發展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002年,他們又將興源公司與台聯橡膠公司強強聯合,組建了興源輪胎集團,使企業獲得了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

目前,他們擁有興源輪胎集團有限公司、興源橡膠有限公司、山東宏宇橡膠有限公司、山東興達輪胎有限公司、山東廣大輪胎有限公司、西水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山東興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興源新型牆體有限公司、興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和一處三星級賓館,總資產近20億元。興源集團現階段主要擁有“華魯(HILO)”、“國寶”、“安耐特”、“強威”四大主導品牌。

評價

作為一位優秀的民營企業家、政協委員,他有著誠實守信的品質風範、強烈的創業意識和較強的社會責任感。自創辦企業以來,使3800餘人實現了就業,帶領當地人民民眾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大大推動了當地經濟的飛速發展。曾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質量工作者”、“先進個人”、“愛職工優秀廠長(經理)”等榮譽稱號。集團也多次獲得市“十佳私營企業”、市“五強民營企業”、市“消費者滿意單位”、省級“文明單位”、“山東省先進民營單位”、省“十大台屬企業”等榮譽稱號。

榮譽

興源輪胎集團的主要榮譽

興源企業標誌興源企業標誌

1996年5月被東營市人民政府授予“先進私營企業”稱號;

1997年2月被中共東營市委、東營市人民政府授予“1996年度五強民營企業”稱號;

2001年10月被東營市消費者協會評為“2001年一2002年度消費者滿意單位”;

2002年10月被中共山東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山東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授予“山東省十大台屬企業”稱號;

2003年6月被東營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東營市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評為“AAA級文明信用企業”;

2003年9月被東營市消費者協會評為“2002—2003年度消費者滿意單位”;

2004年10月被東營市經貿委和東營市企業管理協會分別授予“東營市管理創新優秀企業”稱號;

2004年被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審定為“山東省橡膠行業綜合實力50強企業”;2005年1月被中國企業協會、中國市場協會授予“中國誠信經營企業”稱號;

2005年2月被中共東營市委、東營市人民政府授予“2004年度國際化經營先進企業”稱號;

2005年5月被中共山東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山東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授予“山東省十佳台屬企業”稱號;

2005年11月,興源集團取得“安全生產A類企業”資質。

相關報導

宋文廣:預見力也是一種財富

興源集團全鋼工程子午線輪胎成功下線興源集團全鋼工程子午線輪胎成功下線

2006年5月16日,由山東興源輪胎集團公司自主研製的兩種規格的全鋼工程子午線輪胎成功下線,經檢測各項性能指標均優於規定標準,全部達標合格,成為國內第三家能夠生產全鋼工程子午線輪胎的廠家,這標誌著該公司在高端產品研發、高科技產品生產等方面實現了重要突破。

一家民營企業,敢為人先的精神支點在那裡?敢於自主創新的動力從那裡來?

要揭開興源輪胎集團公司敢為人先的精神支點的謎底,不能不探究公司所處的人文地理和環境。山東省東營市最南端有一個名聞遐邇的“全國百強縣”——廣饒縣,就在這裡,古往今來英才輩出,古有兵聖孫武,今有我軍著名將領。廣饒人敢闖敢幹、敢為人先,有一種永不滿足銳意進取的開拓精神,因而湧現出了不少“能人”。正是在眾多“能人”的帶動下,沐浴著改革開放春風的廣饒人民,搏擊商海創偉業,勇立潮頭唱大風,一大批明星企業相繼崛起。就在這物華靈秀的環境中,興源輪胎集團公司在董事長、總經理宋文廣的引領下快速前進。

宋文廣是位由普通農民成長起來的成功企業家,他汲取了華夏兒女智慧的精華,蘊納了勞動人民果敢、樸實、誠信、敬業的優秀品格,滿懷共產黨人的高度事業心和責任感,以其過人的戰略眼光和敏銳的洞察力,帶領興源人在甚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終使興源集團從小到大、由弱變強,進而迅速發展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

在東營市廣饒縣,宋文廣的名字可謂業內皆知。這不僅因為他是山東省知名企業當家人,更因為他是一位“中國優秀誠信企業家”。的確,能把一個當年手工作坊式的小廠發展成為現在擁有興源輪胎集團有限公司、興源橡膠有限公司、山東宏宇橡膠有限公司、西水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山東興達輪胎有限公司、山東廣大輪胎有限公司、山東興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興源新型牆體有限公司、興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和一處三星級賓館,總資產近2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宋文廣已不但是廣饒區域發展的一名功臣,更是一名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企業家。

記者在廣饒縣採訪,一提起興源輪胎集團公司,提到興源的“掌門人”宋文廣,都對他艱苦創業精神和聰穎睿智的市場把握能力所折服。

早在1984年,時年25歲的宋文廣,風華正茂,此時他已有了擔任生產隊長、乾過泥瓦匠的豐富人生經歷。憑著超前的思維,卓越的膽識,敏銳地洞察力,宋文廣意識到民營經濟發展的春天到了。思想觀念的觸動,使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當即決定甩開膀子大幹一番。於是,他找來5個要好的夥伴,共商創業之事。幾個人湊在一起,經過縝密策劃,一個創業計畫成竹在胸。

機不可失,時不我待。看準了的事,定了乾,乾就乾好。

1985年正月初六,拿定主意的宋文廣沒等過完春節,就自帶乾糧,和幾個夥伴趕到淄博,一起考察設備。此時飯店尚未開張,午飯時他們只好啃幾口乾糧充飢,渴了就嚼幾口甘蔗。歷盡艱辛,幾番周折,終於把一台小型橡膠設備運了回來。不久,廣饒縣稻莊鎮橡膠二廠誕生了。據介紹,當時的生產範圍只是加工再生膠及一些小橡膠件,作為廠長的宋文廣克服了技術不熟練,市場不到位等諸多難題,四處奔波,學技術、拓市場,終於打開了產品銷路。生產僅一年便收回了全部投資,創出了良好的效益。經過幾年的艱辛經營,到1987年,企業已有了一定的積累。

幹事業最忌“小富即安”。此時,頗具經商頭腦的宋文廣和同伴們一商議,再次達成共識:遵照市場發展規律,在調整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增強企業實力。經過對周邊地區的考察論證,他們投資40萬元,新上一條帘子膠布生產線,宋文廣並動員在台灣的祖父投資5萬美元,進一步壯大了生產規模。到1987年10月,東營市首家初具規模的台屬橡膠加工企業——廣饒縣稻莊鎮膠布加工廠誕生。投產後產品即供不應求,企業終於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1994年,宋文廣迎來了創業的第十個年頭。滄桑十年,風雨磨礪。宋文廣變得更為成熟、老練。十年創業,他深深體會到,時代在前進,市場在變化,只有順應時代潮流做品牌,使企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立住腳跟,求得新的發展。前進中的不斷追求,追求中的不斷超越,終於使宋文廣在超越中穩立市場潮頭。

改革謀發展,整合增實力。

1994年8月,宋文廣經營的稻莊鎮膠布加工廠與稻莊鎮橡膠四廠、西水膠管廠聯合,成立了廣饒縣興源橡膠有限公司。這時,該公司已成為擁有68戶股東、固定資產149萬元的企業,這是一次成功的改組,更是一步重要的跨越,興源人在探索快速發展之路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完成初次整合後,新公司主要生產機制膠管,在大家信任的目光中,宋文廣挑起了公司總經理的重擔,原橡膠四廠廠長宋永孝、膠管廠廠長王法慶分別擔任新公司副總經理。自此,兩位副總在企業後來的發展中,成了宋文廣的左膀右臂。眾人拾柴火焰高,能人們聯手興業,為企業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企業,宋文廣繼續運籌著新的發展謀略。1995年10月,興源橡膠公司輪胎生產車間建成投產,產品順利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和國家強制性3C認證,1996年取得了自營進出口權。良好的信譽、穩定的產品質量,打造出輪胎行業一系列知名品牌,興源生產的“廣馳”“時風”“國寶”等輪胎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

思維決定思路,有了思路企業就有了創新的目標。

在對國內外市場進行充分調研,併科學分析了國內產業布局的基礎上,宋文廣提出了以“輪胎為主,多業並舉”的企業發展思路。2000年,興源所在的西水磨村,大小企業有30多家,小鍋爐有30多台,污染比較嚴重,為解決當地環保問題,適應企業新發展的需要,宋文廣果斷決策投巨資新上2×300KWH發電機組,上馬熱電聯產項目。此項目經國家計委批准立項,於2001年8月16日正式併網發電。熱電項目的成功運作,不僅解決了當地的能源需求和環保問題,更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宋文廣(右一)在興源集團全鋼工程子午線輪胎成功下線現場宋文廣(右一)在興源集團全鋼工程子午線輪胎成功下線現場

2002年,善於把握市場機遇的宋文廣著手打造企業“航母”,興源公司與頗具實力的台聯橡膠公司強強聯合,組建興源輪胎集團公司。宋文廣不負眾望,勇挑重擔,擔任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當年,興源輪胎集團公司總投資9.6億元,占地830畝,年生產能力120萬套全鋼載重子午胎項目動工建設。該項目經山東省計委批准,由北京橡膠工業設計院總體設計,牡丹江市樺林橡膠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工藝指導,引進義大利“倍耐力”技術,主體設備均從日本德國美國等國最先進的子午胎設備生產廠家引進,按年產120萬套子午胎建設一步到位,生產設備分一、二、三期工程逐步投入,這是興源輪胎集團面向21世紀規模化、現代化、國際化發展所採取的重大舉措。

2004年1月11日,興源輪胎集團第一條全鋼載重子午胎順利下線,成為公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此間,興源輪胎集團還投資3000萬元,引進國內最先進的加氣混凝土生產線,將熱電公司的粉煤灰廢物利用,生產新型建材,形成了年產25萬方加氣砼砌塊的生產能力。與此同時,公司投資1000萬元上馬了預製混凝土板材項目,生產大跨度的雙“T”板材、屋面板等,產品自投放市場以來,供不應求,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該項目填補了東營市新型建材的空白,並成為山東省新型建材生產骨幹企業之一。

2003年,興源集團熱電二期工程竣工並投入運營,年發電量達到3.1億KWH,生產蒸汽80萬噸,解決了當地能源制約發展的難題。同年,全鋼子午胎配套產品丁基內胎和塑膠墊布項目也竣工投產。是年,公司又投巨資建設了現代化辦公樓、三星級賓館、職工公寓樓等,大大改善了集團的辦公、接待和幹部職工的生活工作條件。

2005年9月26日,興源輪胎集團年產10萬套全鋼工程子午胎項目奠基開工,此項目的動工填補了東營市輪胎產業的空白,標誌著興源輪胎集團躋身國內工程胎製造業前列。同年10月,興源輪胎集團熱電有限責任公司三期工程開工建設,竣工後年發電量達到12億KWH,年產汽量達到300萬噸。“突出主業、多業並舉”的多元化科學發展之路,讓興源輪胎集團的發展駛上了“高速路”,2005年興源輪胎集團總產值達到12億元,取得了重大突破。

事業無止境,追求無止境。

宋文廠董事長在接受採訪時,坦陳了他對興源輪胎集團發展的構想:

——2006年生產全鋼載重子午胎100萬套,斜交胎80萬套,工程胎2萬套;丁基內胎實現120萬套生產能力;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完成三期工程,裝機容量達到13萬KWH;牆材生產60萬方;以輪胎為主導產業,多元化經營,突出重點,齊頭推進,使全年總產值達到22億元;

——“十一五”期間,完成全鋼子午胎三期工程投資,全鋼子午胎年產達到180萬套,工程胎完成15萬套設計能力,加上其他各個項目和配套措施,使興源輪胎集團年總產值達到60億元。

—一以新的視野和定位,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品內外貿結合型高效興源產業鏈,進一步大力實施產業化、標準化、國際化戰略,立足高層次,著眼高品位,追求高水平,創造高效益,為“三個文明”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中國化工報》劉國光王海燕)

興源戰略

全力打造輪胎行業知名品牌

追求卓越,承載美好前程。這是興源輪胎集團生產優質產品、打造知名品牌最高宗旨。

宋文廣是一位有遠見的戰略家,他認為,選擇企業發展方向不是最難的,最難的在於實施企業發展戰略的時候必須著力創造企業的憂勢並把它與產業發展的趨勢緊密結合起來。正是由於他的這一遠見卓識,興源的每一個動作都表現出了大家風範。

亮點之一:先進設備奠定創牌基礎

生產線(三鼓成型機)生產線(三鼓成型機)

記者在與宋文廣的接觸中感受到一個顯著特點,在他身上既保持了傳統的美德,又善於汲取先進的科學理念,並可將二者完美匯集於一體。

以決策子午胎設備引進為例,就表現出了他過人智慧和超前的眼光。他認為,國外已開發國家的了午胎設備領先世界,興源上了午胎項目,必須下決心投巨資引進“洋”設備,輔以技術創新,方能在國際子午胎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於是,我們如今在興源輪胎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產車問,看到了從日本IHI公司引進的壓延機,從美國RPS公司引進的錠子房,從德國費舍爾公司引進的裁斷機,以及從德國YXLON公司引進的雙工位輪胎X射線檢測系統等等先進設備。

無疑,國際一流的設備,為興源輪胎集團生產一流產品,創造一流業績奠定了堅實基礎。興源輪胎集團生產的“華魯”“國寶”“安耐特”牌系列輪胎日漸成為輪胎行業的知名品牌,遠銷中東、拉美、非洲和香港、澳門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2005年,11月,宋文廣董事長遠赴美國,參加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輪胎訂貨會,拿到了第一批銷往歐美的產品訂單。

亮點之二:科學管理提供創牌保障

先進的企業,優質的產品,離不開科學的管理。為此,興源輪胎集團確定了以技術創新為主線,以練內功抓管理為基點,以樹品牌抓市場為突破,以控成本增效益為重點的管理方針,層層分解,量化到人,建立並完善了監督制約體系。

在興源輪胎集團,輪胎生產的每個環節都有詳細的記錄,每條輪胎都有自己的“出生證”,一旦發現問題,根據編號和有關記錄,都能迅速、準確地查找到責任人員,極大地增強了操作人員的責任心。為適應市場需求,興源輪胎集團強化了產品質量管理,嚴格執行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使質量管理橫向到邊,縱一到底,形成了由點到面的產品質量管理網路。完善的制度,科學的管理為打造高質量的產品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亮點之三:愛員工攬人才築牢創牌平台

宋文廣愛才、惜才、引才、用才是出了名的。說他“求賢若渴”一點也不為過。在這方面,興源集團創造了頗具自身特色的“人才模式”:

為吸引各方面的人才加盟興源事業並穩定廣大員工隊伍,興源集團堅持“靠事業吸引人、靠機制激勵人、靠情感感召人、靠文化凝聚人、靠教育提升人”的人才戰略,把一大批技術過硬,年輕有為的管理、技術人才匯聚到興源。目前,該公司工程技術人員、基層管理人員95%為大專以上學歷。為充分調動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廣大職工的積極性,興源集團實施了行之有效的員工激勵機制,管理人員竟爭上崗,唯才是用;員工按月綜合考核,獎優罰劣。現在,興源公司的設備完好率、工藝合格率和計畫完成率均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在用人上,興源集團大膽啟用有知識、有能力的員工,給他們放權力、壓擔子,讓他們參與決策、參與管理,使人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為留住人才,集團制定了科學合理的薪酬考核與創新激勵制度,形成了“集團員工人人參股”的利益共同體,使每一位員工都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大大調動了廠大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在興源集團,領導關愛員工不是一句套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為解決興源職工住房問題,集團近年來先後興建兩個生活小區,為方便員工健身娛樂,集團公司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撥專款數十萬元,建起了籃球場、網球場,購置了太空漫步機、扭腰器、肩關節康復器、壓腿訓練器等體育健身設施……,興源集團對員工的關愛,猶如春風化雨,滋潤了員工心田,築牢了發展平台,每年公司僅提合理化建議一項,就可增創效益上百萬元。

亮點之四:文化增添創牌特色

記者在興源集團採訪,對其特色文化留下深刻記憶。“誠信立業、造福社會”,“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創新求實、拼搏進取”,“市場是根、質量是本、服務是魂”,“只有疲軟的思想、沒有疲軟的市場”,“抓企業管理,保產品質量,創世界品牌;抓市場信息,保技術開發,搶市場份額,抓經濟戰略保資本運營,爭更大利潤;”“產多產少在於銷,銷多銷少在於質,質好質壞在於管,管好管壞在於人;”……追求卓越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已成為打造興源品牌和凝聚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本源之一,興源團隊彰顯了深厚的文化積澱和企業文化的魅力。

2006年5月9日至14日對興源輪胎集團的100名模範員工父母來將,是其一生難忘的一周,公司為回報他們及兒女所做出的突出貢獻,舉辦了首屆獻愛心親情回報活動,並將每年的5月份定為公司的“親情回報月”。這次親情回報活動包含了兩部分內容:一是從集團近4000名職工中評出100名模範員工,公司將這些模範員工的父親或母親接到企業參觀座談,並出資安排這些大部分是農民工的父母乘飛機到北京旅遊。二是在全公司範圍內發起倡議,遵師重教,於5月10日舉行了“興源集團尊師重教——捐資助學募捐活動”儀式,總募捐額近20萬元,此項募捐款主要用於西水工業區職工幼稚園的建設。通過活動充分展示了公司“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和對員工家庭的人文關懷。

領導的精神,企業文化的魂。

圖為興源集團模範員工家長旅遊團在天安門前的合影圖為興源集團模範員工家長旅遊團在天安門前的合影

興源輪胎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宋文廠的人品之好,威信之高,廣大員工有口皆碑。提起宋總騎腳踏車上下班之事,興源的員工們更是讚不絕口。

宋總的家,距興源總部及各個分公司最近的也在兩公里左右,按常理說,乘小車上下班對他這么個大老闆來說並不為過。但多年來,宋總上下班總是騎著他那輛上世紀八十年代購買的“老飛鴿”,遇到下雨、下雪天,他則早早出門,撐著傘,步行上下班。到各分公司檢查工作,也往往是騎上自行就成行了。對此,興源員工無不為之感動:宋總騎腳踏車上下班,風雨無阻20年,表現的是克己敬業的品格,保持的是艱苦奮鬥的精神,換來的是重於言教的親和力……。

20多年的創業生涯,宋文廠始終保持著一股激情創業的銳氣,始終肩負著一種誠信經營、造福社會的責任。據了解,近年來興源集團已累計向各項公益事業捐助近百萬元。

領導的心與員工的心貼近了,興源集團發展與社會融為一體。企業內: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合成了一股力;社會中:技術、信息、人才等資源被興源集團的“磁性”所吸引,兩股力量合二為一,由此所產生的爆發力是不可估量。興源人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全力打造中國輪胎產業知名品牌的宿願必將實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