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界首市虛報農村在校學生人數事件

界首市教育局計財股是負責學生人數向上領錢和向下發錢的部門。 記者通過比對核查和實地走訪,發現沒有一個學校的學生數字是真實的,而向國家虛報在校學生人數的現象在這裡普遍存在。 記者來到界首市教育局了解情況。

調查

據央視報導 近日,記者在安徽界首市採訪時發現一個奇怪現象:一些農村學校在校學生人數和上報的統計表上的人數對不上,有的學校在校人數和上報人數能差出一二百人。
國家義務教育保障資金規定農村國小每人每年補助535元,國中生每年每人740元。界首市教育局計財股是負責學生人數向上領錢和向下發錢的部門。在這裡記者看到,他們的學生數分為兩種登記形式:一種是上報給國家的,叫國家報表;另一種是自己內部打好的表格。記者把這兩種報表仔細對比後發現了問題。
記者通過比對核查和實地走訪,發現沒有一個學校的學生數字是真實的,而向國家虛報在校學生人數的現象在這裡普遍存在。採訪中,記者被告知,這是來自上級主管部門領導的授意,是領會領導意圖的結。

回應

教育局:未曾見兩份名單
記者來到界首市教育局了解情況。界首市教育局副局長任朝斌表示,對此界首市教育局領導並不知情,至於那兩份名單也不曾見過。
虛報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人數,從中可套取多少國家補貼呢?據界首市教育局計財股統計員謝富強介紹,他們上報國家報表的基礎教育階段小學生的數字是51586人,而實際上落實撥款表上的數字是36234人,中間差了15000多人。國家下撥款的總數減去實際學生人數下撥款中間的差額是1063萬元,而這1063萬元大概可以針對學生一萬四五千人,這部分錢被用作富餘資金的結餘了。而一位校長向記者表示,他們並沒有拿到虛報人數的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