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雞

學術雞

對於研究生們來說,最忐忑的時候恐怕就是把很爛的論文交給老師然後等待成績發布的時候,國外對爛論文有個英語說法,就是academic chicken,翻譯成中文就是“學術雞”。

簡介

學術雞學術雞
“學術雞”指的是質量很差的學術論文,如果交上去你的教授很可能給你個差評。本科論文質量是都不高,這主要是跟本科生的所知太少,對學術的接觸面也太小的原因。其實本科生的論文是不要求有創新性的觀點的,本科生的論文只需要體現出自己所做的工作量就可以了。

現象

學術雞學術雞
常見的撰寫論文違規行為有以下四種:

第一是抹煞前人成果,自我誇張宣傳。表現為故意貶低前人工作而抬高自己;抑或在文中採用“國際上首次”、“國內首創”、“填補國內空白”等非常得瑟的詞語;

第二是偽造或篡改原始實驗數據。論文發表之後所有的數據要經得起後人重複,撰寫論文時絕對不能偽造或篡改原始數據、抄襲、剽竊,偽造的一套數據必然會與其它真實數據互不兼容;更不能為了說明自己企圖說明的問題而任意修改原始數據。前段時間井岡山大學的學者已經把此事炒得沸沸揚揚了。

第三是抄襲、剽竊他人成果。國內很多學者都存在部分甚至是全部剽竊,有時候直接將英文翻譯成中文。這個我不用多說,新語絲等論壇上對國內科研的種種醜惡現象有很多報導,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第四是一稿兩投甚至多投。對於一稿兩投或多投,我們小木蟲論壇上也有很多討論,而且曾經我自己也捲入其中。國際上的慣例是一篇論文絕不允許同時投向不同刊物,注意:是投向,而不是發表。也就是說同時向兩個期刊投稿已經屬於一稿兩投了。再有就是變相的多投:相同的數據改頭換面,或者不同的組合方式,這屬於自我剽竊。還有些學者同一篇文章同時以不同語言(中文和英文)分別發表在國內、國外期刊上,這樣做也是違規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