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不大教的56門必修課

學校不大教的56門必修課

《學校不大教的56門必修課》是2009年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鎮西。

作者介紹

李鎮西,男,1958年生。1982年2月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2003年6月於蘇州大學教育哲學博士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現任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兼任成都市中學語文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四川省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理事等職,系四川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

個人作品

出版有《做最好的班主任》《愛心與教育》《走進心靈》《做最好的家長》《做最好的老師》等近30部著作。其中《愛心與教育》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冰心圖書大獎和中國教育學會優秀教育成果一等獎,《走進心靈》獲中國圖書獎。 獲“全國優秀語文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教育系統優秀教育工作者”等九項稱號。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專家特殊津貼。2000年被提名為“全國十傑教師”,2007年被評為“2007十大感動四川年度人物”。2008年榮獲烏克蘭教育科學院所頒發的“學習和運用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特別獎”。

目錄

讓孩子的人生準備得更周到

生存的智慧不能光靠學校

一、學習的本領

功課1 設立目標——善立目標才有動力

無論是在孩子的學習方面,還是潛力挖掘、興趣拓展方面,甚至簡單到做一件小事,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選擇;有什麼樣的選擇,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你應該告訴孩子目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自己確定和實現這個目標,哪怕它是異想天開,誰知道它是否完全沒有可能實現呢。

功課2 重視自學——讓興趣來引導孩子的學習

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學習能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被看做是一種必要的本領。真正的學習不僅是獨立思考的過程,也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過程。但是,大部分中國孩子從進入幼稚園到大學畢業,在學校有老師教,在家有父母教,成績差了又有家教教。如此被動地學習了十幾年,擁有自學能力的孩子能有多少呢?

功課3 善用時間——善用時間比天分更可貴

從小到大,我們總是被灌輸“不要浪費時間”,要抓緊時間學習,學習,再學習的觀念。可事實上,“抓緊時間”和“善用時間”完全是兩碼事。算算看,你的孩子有多少時間是在做無用功。

功課4 精於細心——從生活小事做起

粗心大意是許多孩子的通病,而且它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但粗心絕不是性格決定的,也完全可以通過強化訓練來糾正。你可以協助孩子總結一下,找出孩子的缺點與毛病,列一張習慣清單,然後,像富蘭克林一樣,從最小的事情開始強化訓練,讓新的良好的習慣武裝孩子,幫孩子開啟成功之門。

功課5 正確上網——使用網路,趨利避害

社會發展到現在,想讓孩子與網路隔絕已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對待網路這件事上,父母要學習大禹治水的方法,疏而不堵,幫助孩子正確利用網路,從而讓他在認知學習的方法上有更多的選擇。

功課6 勤於總結——總結比過程重要

對於孩子來說,善於總結與歸納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本領。然而,在學校中的孩子每天接受的大都是填鴨式的教育,對於知識理論往往是囫圇吞棗,不要說總結歸納了,可能連有條理的知識脈絡都理不清。

功課7 尋找動力——動力來自你的理想

要讓你的孩子知道,實現目標的關鍵不是紀律,而是動力。如何讓孩子激發自己的動力,用不同的方法,讓自己感受到實現目標的快感,才是最重要的。

功課8 善用經驗——利用經驗教訓有助成功

生活中,有許多值得去積累的生存智慧和經驗,學習中也是一樣,總結經驗,利用經驗,就會少走許多彎路。孩子們應該學會如何去總結經驗,如何去利用經驗。這些可能都是在學校里學不到的,但人生路上,必須補上這一課。

功課9 練就口才——口才是知識的演繹

有位偉大的詩人說過:“語言是人的力量的統帥。”而今,說話、演講的能力已經成為現代人必須具有的重要能力,如果要你的孩子有個成功的未來,一定要從小努力培養他的口才。

功課10 敢負責任——責任感管用一輩子

負責任是一個態度和一項本領。孩子只有在被父母教導後才知道把玩具收起來;成年人也是在經歷了兒時的教育才知道要把借來的東西還回去,在工作的時候要準時。讓你的孩子變得有責任感,是維持親子關係的關鍵一招。

……

二、生存的本領

功課15 做點家務——做家務活是孩子自立的起點

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做人、生活、勞動。無論是做人、生活還是學習,都離不開勞動。孩子終究要走向社會,以自己的勞動來獲得生存和發展的。讓孩子做家務,既培養了社會責任感又磨鍊了意志,長大後才能獨立自如地面對社會,才能有所作為,有所發展。

功課16 懂點廚藝——懂一點廚藝一定會心花怒放

做飯是在學校無法學到的基本生存本領之一。如果你的孩子連這個最基本的本領都不會,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你不覺得遺憾和擔心嗎?另一方面,我們又總是埋怨孩子不懂得父母的辛苦,那么就讓孩子學會做飯吧!讓他在煙燻火燎之中懂得一日三餐的來之不易,懂得父母的辛苦和情意。

功課17 把握睡眠——有必要打好睡眠這一仗

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對孩子不切實際的期望,很容易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有的父母讓孩子每天課內課外學很多東西,孩子常常到晚上十一二點才睡覺。在緊張和壓力下,孩子容易出現睡眠不足、失眠、夢魘、遺尿,以及導致磨牙、夜驚加重。時間一長,你會發現自己的孩子變得“不會睡覺”了。

功課18 注重健康——注重健康做起來並不容易

我們常說事業、金錢、愛情、家庭都可以用“0”來代替,而健康才是這許多個“0”前面的“1”,沒有了健康,一切都失去了意義。一個人的健康意識是要從小開始培養的,千萬不要讓孩子長大成就一番事業後,卻失去了最重要的健康。

功課19 個人衛生——講個人衛生完全是自己拿好處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孩子的個人衛生意識非常差。一些住集體宿舍的孩子,穿戴亂七八糟,衣服褲子皺皺巴巴,油漬斑斑。集體宿舍的衛生更是慘不忍睹,桌子上杯盤狼藉,床上變成了“雜貨鋪”,床下的世界更“精彩”,空瓶子、臭襪子、髒球鞋等橫七豎八地堆在一起,就是他們的寫照。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如果一個人特別不注重個人衛生,精神上也必然是散散漫漫的。父母要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注重自己的個人衛生。

功課20 學會存錢——會存錢才會花錢

花的錢不要比賺的多,這是多么簡單的道理,很多年輕人都懂得這個道理,卻不知道該怎么遵守它。請從小就教會你的小孩把他收到的或者賺到的零用錢存在銀行里,教他制定一個節省計畫,然後讓他學會節省,最後用這些錢購買他想要的東西。

功課21 不亂花錢——不亂花錢才能有錢花

錢要花在有意義的地方,不能拿起錢來隨便就花出去,那是揮霍,不是花錢。孩子花錢既要有一定的約束,又要給他們一定的自由度,教會他們如何花錢,應該把錢用在什麼地方,並教會他們如何去付款。

功課22 學習投資——投資更需要智慧

父母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投資的意識,人生就是一項投資。什麼是投資?為什麼投資是必要的?你是怎樣投資的?有哪些不同的投資方式?你是怎樣研究一項投資的?投資是怎樣隨著時間變化的?這些是你與你的孩子進行談話的好話題。

……

三、為人處世的本領

功課34 善於合作——合作也是一種能力

惡性競爭,會導致卑鄙的手段,以及其他類似的東西,直至產生怨恨。相反地,你應該讓孩子們明白,結交朋友或同盟比樹立敵人的好處更多,讓他們在競爭之前學會合作,培養團隊精神。

功課35 貴於誠信——誠信貴在實踐

誠信是大多數成人所要面臨的問題。雖然我們從小都被教育要誠實,但是面對各種交往的人和各式誘惑,你能拍著胸脯說自己是個擁有誠信的人嗎?

功課36 理於守時——守時如守德

教會孩子守時,就是學會對別人的尊重。守時,既能看出一個人的基本習慣,也能看出一個人的禮貌行為。不守時的人,往往會給人一種拖拉懶散的形象。這種不守時的人,往往也不容易得到別人的信任。

功課37 始於知足——知足比索取更重要

沒有一個小孩子不是以自我為中心,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小孩子是知足的。他們通常不會考慮更多,他們要了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後,總是還想再要另一件。學校總是教育孩子不要亂買東西,可這並沒有用,因為在孩子的心裡是永遠沒有滿足這個詞的。

功課38 正確選擇——自由選擇的價值不亞於自由本身

孩子的社會知識和生活經驗不足,在自主選擇時,出現偏差是難免的。但是,並不能因此就不讓他們選擇。選擇和責任是一對孿生姐妹,人的責任感是在自我選擇中形成的。一個人沒有選擇的權利,只有被選擇權,也就不會承擔什麼責任。因此,多給孩子一些自主選擇的權利,讓孩子對自己的事做主,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需要。

功課39 學會放棄——學會放棄也是一種收穫

年幼的孩子都很自信,即使面對無法逾越的困難和無數次的失敗,小孩子也會天真地相信只要堅持,最終就能成功。但不要讓孩子在失敗的路上白白浪費時間,耗費自己的生命,遇上這種情況,馬上抓住機會,教孩子學會現實地思考問題,學習選擇,學會放棄。

功課40 接納批評——能承受批評才能進步

法國心理學家高頓教授通過一項專題研究證實,難以接受批評的孩子長大後大多對批評“避而遠之”,讓孩子在幼兒時代學會接受批評對其人格的塑造具有積極的意義。

功課41 合理競爭——競爭等於知識加勇氣

對孩子來說,所謂競爭不是爭吃、爭穿、爭霸,而是知識和智慧型的競爭,更是意志、心理狀態和做人的比拼,是競爭能力和潛質的培養。競爭力不是等孩子長大才應具有的品質,而應從兒童時期就開始培養。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因地制宜,讓孩子學會在生活“演習”中,體驗競爭的魅力。

功課42 嘗試同情——同情值得期待

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嘗試著理解他們,並且幫助他們擺脫困難,為了避免你的孩子成為一個冷漠的人,你應該教導孩子學會給弱者以精神和物質上的同情。

功課43 付出關愛——真誠自然地愛身邊的人

關愛是同情的同胞兄弟,不同的是,它不但希望為對方減少痛苦,同時希望對方快樂。這兩者都是至關重要的。教會你的孩子擁有一顆關愛的心,他的生活也會充滿快樂。

功課44 學會原諒——原諒是寬容的第一步

孩子在交往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小的矛盾和衝突。對孩子來講,這能促使他們慢慢地了解自我與他人的關係,知道蠻橫、不講理、任性和霸道在社會上是行不通的。學會原諒別人,是孩子的必修課。它有利於孩子克服自我中心意識,知道“我”與“他人”的含義,有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讓孩子變得寬容、忍讓、為別人著想,形成良好的性格。

功課45 善於溝通——溝通是一門藝術

溝通與傾聽有著密切的聯繫,但是交談的藝術是在學校中所沒有教的。事實上,小孩接受的教育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利於溝通的,例如上課不許說話,平時不要與陌生人聊天等。溝通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社交本領,它應該從小在家中就培養。父母要學會與你的孩子交流,而不要只讓他聽你講話。

功課46 樂於分享——分享是收穫的“同義詞”

分享,不只是一種行為方式,更是一種美德。讓孩子學會分享,關鍵在於體驗。體驗分享,才能從內心理解分享的意義。

功課47 寬容為大——寬容是雙贏的籌碼

家庭是孩子啟蒙教育的第一站。父母為人處世寬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計較,才能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寬容忍讓的良好品質;父母能用一顆關愛、寬容之心對待別人的孩子,孩子也會學著大人的樣子處理與同學的關係,變得寬容、好善。

功課48 衷情讚美——讚美是最划得來的饋贈

生活中我們總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讚美,總習慣於苛責別人的過錯或失誤,忽視別人的感受。尤其是做父母的,眼睛總是盯著別人家孩子的長處,批評自家孩子的短處,這能達到好的教育效果嗎?其實,學會讚美和欣賞別人也應是你孩子處世交際最關鍵的課程之一,是你孩子走向快樂和成功的重要法寶。

功課49 善於識人——識人是交友的好助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每個做父母的都清楚的道理。因此,對孩子交朋友,一般父母都是很警惕的,生怕孩子交友不慎,受到不良影響。對此,父母要耐心地幫孩子看清朋友的真實一面,同時細心地幫孩子解脫,使孩子心甘情願、心悅誠服地跳出交友誤區。

功課50 學會信任——信任是對自己最好的回饋

信任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橋樑。人與人之間只有互相信任,才會有正常的交往和生意往來,才會有助人、感人的好事發生。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在日常的生活中教會孩子怎樣相信別人。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