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作棟

孫作棟(1903.06~1988.10) 男,郯城縣馬頭鎮白墠村人。孫作棟,字子梁,號雲叟又號曉舟。山東省著名書法家。孫作棟自幼便學習書法,遍臨漢魏碑碣,晉唐法帖。書寫魏碑取法張猛龍石刻,寫漢隸以“史晨”、“衡方”碑為基礎,把魏體方折表現得更加古樸,充滿濃重的金石氣息。1924年,為剿匪陣亡的王若善勇士書寫碑文,一時名噪鄉里,與張棟(字雲飛,著名書法家)並稱“書法二棟”。他的書法,還融入六朝古風,其作品結構嚴密,用筆厚重,布局嚴謹,章法高雅而穩健。1925年為馬頭鎮老君廟書匾“經營匠心”;1928年為郯西冷廟書匾“止雹恤民”;1932年為討袁運動中犧牲的方遠照烈士書輓聯“碧血千秋”;1938年為臨沂縣大埠嶺泰山廟書匾“永佑生民”;1947年,郯城縣堤工委員會修築沂河馬頭段堤堰,竣工後,為其書碑“永廻狂瀾”。1951年為馬頭鎮戲院書匾“人民舞台”;1984年為馬頭清真寺書匾“開天古教”;1986年為郯城縣烈士陵園書寫紀念塔碑文;1987年臨沂地區舉行孟良崮戰役勝利四十周年紀念活動,為其書聯:
“似朝霞,似烈火,英雄熱血丹心譜;
如三江,如五嶽,志士豪情正氣歌”。
是年,孫作棟當選為中國當代農民書畫研究會理事。
孫作棟每天堅持練習書法,鑽研技藝。田間勞作休息時,以樹枝作筆,以大地為紙,或以手指當筆,在腿上練習。每天晚上,在桌前燈下,堅持習字不輟。這些習慣一直保持到晚年。孫作棟謙虛好學,平易近人,為眾多書法愛好者傳授技藝,社會各界請其書寫牌匾、書法愛好者求其字幅,從不拒絕,深受民眾尊重和愛戴。
1988年10月15日,孫作棟在馬頭病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