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隨想錄:牛棚雜憶

季羨林·隨想錄:牛棚雜憶

《季羨林·隨想錄牛棚雜憶》是2010年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季羨林。

圖書信息

平裝: 23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7422436

條形碼: 9787507422436

尺寸: 23.8 x 17 x 2.6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季羨林·隨想錄:牛棚雜憶 季羨林·隨想錄:牛棚雜憶

季羨林,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清平縣(現併入臨清市)康莊鎮,2009年7月11日病逝於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稱為“學界泰斗”。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赴德國人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等。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194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78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北京大學合辦的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他先後擔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和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等。著作已經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有24卷,內容包括印度古代語言、中印文化關係、印度歷史與文化、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佛教、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糖史、吐火羅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與其他語種文學作品的翻譯。

季羨林創建東方語文系,開拓了中國東方學學術園地。在佛典語言、中印文化關係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學和比較文學等領域,創穫良多、著作等身,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

內容簡介

《季羨林·隨想錄(10):牛棚雜憶》內容簡介:我痛恨自己在政治上形同一條蠢驢,對所謂“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這一場殘暴、混亂、使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蒙羞忍恥,把我們國家的經濟推向絕境、空前、絕後,至今還沒人能給一個全面合理的解釋的悲劇,有不少人早就認識了它的實質,我卻是在“四人幫”垮台以後腦筋才開了竅。我實在感到羞恥。

我生平優點不多,但自謂愛國不敢後人,即使把我燒成了灰,每一粒灰也還是愛國的。可是我對於當知識分子這個行當卻真有點談虎色變。我從來不相信什麼輪迴轉生。現在,如果讓我信一回的話,我就恭肅虔誠禱祝造化小兒,下一輩子無論如何也別播弄我,千萬別再把我播弄成知識分子。

目錄

祝詞

自序

一 緣起

二 從社教運動談起

三 1966年6月4日

四 對號入座

五 快活半年

六 自己跳出來

七 抄家

八 在“自絕於人民”的邊緣上

九 千鈞一髮

十 勞改的初級階段

十一 大批鬥

十二 太平莊

十三 自己親手搭起牛棚

十四 牛棚生活(一)

十五 牛棚生活(二)

十六 牛棚生活(三)

十七 牛棚轉移

十八 半解放

十九 完全解放

二十 餘思或反思

後記

附錄

賦得永久的悔

寸草心

“灰黃”漫憶

我的中學時代

八十述懷

九十述懷

九三述懷

九十五歲初度

我的心是一面鏡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