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斯國家足球隊

威爾斯國家足球隊

威爾斯足球代表隊早在1876年3月25日成立,在世界盃和歐洲杯預選賽中均只出線過一次,但都打入了八強。

基本信息

簡介

威爾斯國家足球隊威爾斯國家足球隊
威爾斯足球代表隊早在1876年3月25日成立,是由威爾斯足球總會管制。她是歐洲資格最古老個國家球隊之一。威爾斯的球衣贊助商是Kappa。 威爾斯採用位於加迪夫的千禧球場(英語:Millennium Stadium,威爾斯語:Stadiwm y Mileniwm)作為主場。千禧球場耗資1億2600萬英,球場為全座席可容納74,500名觀眾,是歐洲第二座及全世界最大擁有開合天蓋的運動場。早年的國際賽只限於英倫三島四隊代表隊之間的比賽,包括本土四角錦標賽,合共奪得12屆冠軍(其中5屆為並列冠軍)。

20世紀80-90年代,威爾斯足球成為了悲情的代名詞。伊恩·拉什、馬克·休斯迪恩·桑德斯吉格斯號稱“威爾斯四大天王”,還有索撒爾(埃弗頓俱樂部歷史上出場最多球員)、斯皮德等人的輔助,但是這樣一支星光熠熠的球隊居然就是無法衝出世界盃預選賽,1994年世界盃是威爾斯足球永遠的遺憾,他們只要在最後一場比賽中擊敗羅馬尼亞就可以獲得出線權,威爾斯先進1球後又獲點球良機,但保羅·博登將寶貴的點球罰失,點球未進極大挫傷了威爾斯的士氣,羅馬尼亞隊趁機發動反攻連進2球;1∶2,威爾斯與世界盃擦肩而過。而如今,威爾斯足球的悲劇還在繼續,雖然吉格斯、貝拉米、斯皮德、薩維奇、彭布里奇西蒙·戴維斯和厄肖恩在英超聯賽中是各隊的重要球員,但是在國際賽場,“紅龍”(威爾斯國家隊的綽號)依然沒有騰飛

1930年至1938年,未參賽;1950年,外圍賽;1954年,外圍賽, 1958年,八強;1962年到2006年,外圍賽。威爾斯自1950年開始參加世界盃,在1958年晉身唯一一次決賽周比賽,亦是首次英倫四支代表隊一同晉身決賽周。威爾斯在外圍賽中只能獲得第二名,但當年的亞洲及非洲區外圍賽以色列的對賽球隊因政治原因而棄權,使以色列不用作賽便獲得晉身決賽周的資格。但國際足聯(FIFA)裁定沒有球隊可以不用比賽而晉身決賽周,故此安排以色列與歐洲區外圍賽其中一隊分組亞軍,進行主客兩回合的附加賽以決定晉身決定周的資格,威爾斯幸運地被抽中代表歐洲,在1958年初的主客兩回合分別以2-0取勝,取得瑞典決賽周最後一張入場劵。決賽周被編入主辦國瑞典、匈牙利墨西哥的C組比賽,打和所有三場分組賽,力圧退色勁旅匈牙利而與瑞典攜手出線。四分一決賽對最終的冠軍巴西,被年青的貝利(Pelé)射入唯一進球,0-1落敗出局。

歐洲杯戰績

1960年,未參賽;1964年至1972年,外圍賽;1976年,八強;1980年至2004年,外圍賽。威爾斯在歐洲足球錦標賽最佳成績在1976年,分組外賽排在第2組,以5勝1負的成績圧倒匈牙利及奧地利出線,四分一決賽對南斯拉夫,客場以0-2告負,回到主場有球員被罰出場,少打一人下只能迫和1-1,累計1-3出局。近年最接近的成績是2004年,分組賽排在義大利之後的第二名,取得附加賽的資格對俄羅斯,首回合作客迫成0-0平手,賽後俄羅斯球員蒂托夫(Egor Titov)被發現服食禁藥而遭判罰停賽,威爾斯要求取消俄羅斯的參賽資格不被接納,次回合在主場反以0-1落敗,失去晉身大賽決賽周的大好機會。

歷任領隊

吉美·墨菲(Jimmy Murphy)1958年
戴夫·鮑文(Dave Bowen)1964年-1974年
邁克·史密斯(Mike Smith)1974年-1979年
邁克·英倫(Mike England)1979年-1987年
邁克·史密斯(Mike Smith)1987年
泰利·約拿夫(Terry Yorath)
約翰·托沙克(John Toshack)1994年
波比·高特(Bobby Gould)1995年-1999年
馬克·休斯(Mark Hughes)1999年-2004年
約翰·托沙克(John Toshack)2004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