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馬歇爾

威廉·馬歇爾

於是,威廉加入了馬術競技——虛擬的戰鬥。 同時,威廉擴大了他土地,增加了擁有的城堡。 威廉馬歇爾的死亡,結束了騎士時代最偉大的篇章。

生平簡介

彭布洛克伯爵第一,通稱威廉元帥,英格蘭司令官。曾任四代君主的顧問和攝政。他勇猛過人,1170年成為英王亨利二世的長子小王亨利的保護人,187-1189隨亨利二世在法國作戰,獅心王理查即位後,他與彭布洛克伯爵的女繼承人結婚,從而在英格蘭,諾曼第、威爾斯和愛爾蘭獲得大片領地,1190年理查參加第三次十字軍東征,讓威廉·郎香代理朝政,次年彭布羅克與反對派一起趕走朗鄉。1192-1194年理查在德國被俘期間,他阻止了王弟約翰的奪權行為,1199年理查死後,他幫助約翰和平的繼承了王位。因而被正式承認為彭布羅克伯爵,1213年他已經成為國王最親密的顧問。約翰死時,他被指定為英王亨利三世的“國王和王國的監護人”。他打敗了叛亂的貴族和法國入侵,1217年與法國國王路易締結條約,赦免了叛亂的貴族。

何謂騎士

騎士的責任是什麼?保護教堂,對抗叛變,敬畏神職人員,為窮人伸張正義,維護地方和平,為兄弟流血,如果必要的話,放棄自己的生命。” ————— 索爾茲伯的約翰(12世紀哲學家)
提到騎士,出現在人們腦海的,便是身著銀色閃亮盔甲,帶著嚴密的頭盔,一手持錐形長槍,一手持紋章盾牌,腰間掛劍,跨下騎著亦是全身盔甲的高頭大馬的人物。這的確是騎士的外在。但騎士的本質是什麼?
騎士,是一種職業。或者說,騎士,在其最初始,最基本的觀念上,單純的,只是一個職業。屬於僱傭兵士。領主付給騎士工資,騎士保護領主的土地。漸漸的,一個十分牢固的鎖鏈關係產生了:國王分配土地養活領主,領主養活騎士。如果領主反叛國王,騎士的工資要受到影響;如果騎士反叛國王,領主夾在中間也沒有好日子過。於是,“忠心”應勢而生。領主效忠於國王,騎士效忠於領主。原本是保證和平生存的需要,經過時間的推移,便成了一種規則,一種原則。忠心,變成了一種高於職業的美德。在威廉 馬歇爾的時代,騎士,在這種美德約束之下,由一種單純的謀生職業,變成了一種榮耀,一種精神上的歸宿。約翰 馬歇爾所擁有的便是這“忠心”的美德,或者說他的另一個“美德”是無情。

人質生涯

公元1135年,英國的國王亨利一世不聽勸阻,在飽餐一頓七鰓鰻之後,因為急性消化不良而死。這使得皇室紛爭加劇起來:亨利一世的唯一的兒子在一次沉船事故中喪生。他甚至再次結婚,試著使新娶的妻子為他生產一個兒子。但這個計畫沒有結果。所以,當他早年嫁給德國皇室的女兒馬蒂爾達皇后突然成為寡婦的時候,亨利一世堅持把她嫁安茹的傑佛瑞伯爵(當時他只是伯爵的兒子)。於是,公元1128年,這樁不是很幸福的婚姻完成了。雖然婚姻本身並非美好,但其結果卻正是亨利一世所期待的:公元1133年,他有個一個外孫,其名字亦是亨利。皇室本來很安寧的前景被亨利一世在1135年的突然死亡破滅了——他的外孫當時只有二歲,他的女兒瑪蒂爾達由於早年長期居住在德國,不為英國的權貴們所接受。更重要的是,權貴們並不希望擁有一名女性的國王。所以他們全部傾向了亨利一世最喜愛的侄子——史蒂芬。於是,眾望所歸之下,史蒂芬加冕成為了新的國王。而老國王的外孫,亨利,成為諾曼第公爵。在母親瑪蒂爾達的協助下,他嘗試著奪回王位。
公元1152年,瑪蒂爾達的軍隊,由約翰·馬歇爾帶領,與史蒂芬國王的軍隊在新伯利地區的一個城堡外對持。由於雙方對戰事都有些吃不消,約翰·馬歇爾發訊息給史蒂芬,要求停戰一日。史蒂芬同意停戰一日,但要求約翰 馬歇爾送他最小的兒子來當人質。約翰·馬歇爾同意了。他把自己五歲大的兒子送到了敵方的城堡。
事實上,約翰馬歇爾根本就沒有準備遵守承諾。他趁這個大好時機,增加的軍隊的補給,並且調入了新的軍隊。史蒂芬得到這個信息之後,怒不可遏。他發出訊息,如果約翰馬歇爾不退讓,就要把他的兒子絞死在城門上。當約翰馬歇爾知道這件事的時候,他面上的表情沒有任何改變,他表示:史蒂芬可以對那孩子為所欲為。他甚至吹噓到:“我依舊擁有錘子和熔爐來生產另一個,更好的兒子。”
史蒂芬雖然感到無比憤怒,卻在絞刑即將執行的最後關頭,親手把約翰馬歇爾的小兒子抱下絞架。以後的四年里,史蒂芬把這個孩子養在皇室之中。甚至偶爾地與他遊戲。
公元1152年,亨利一世的外孫,瑪蒂爾達的兒子,諾曼第公爵亨利,與阿基坦的埃莉諾結婚。歸功於年齡比他大11歲的妻子手中大量的土地與金錢,這次,亨利擁有了足夠的資本來反抗史蒂芬。雙方開始了戰爭。但這場戰事很快就結束了——史蒂芬唯一的兒子突然死亡。沒有繼承者的國王同意把亨利定為新的王位繼承人。第二年,史蒂芬去逝了。亨利加冕成為亨利二世。同時,約翰·馬歇爾的小兒子,結束了四年的人質生活,回到了他父親的身邊。這個已經九歲的男孩的名字——威廉·馬歇爾。

學習階段

公元1161年,威廉馬歇爾被送到法國,在諾曼第司庫開辦的學校中學習馬術,搏擊術,和禮儀。威廉很快就表現出在這些方面的天賦。他學習了如何在附近的森林裡狩獵,如何放鷹,如何在戰鬥中使用他的劍和長槍,甚至,如何唱歌。更重要的是,威廉學習了在皇室中的生存技巧——他學到,一個成功的大臣,必須保持頭腦清醒,必須控制不透露對領主的一絲一毫的怨恨,必須時刻有能力控制他自己的情緒。然而,他並沒有學習到如何讀或寫。以至在他人生的後期,他必須僱傭專門的人來記載他在馬術競技中的情況。
公元1167年,英國與法國開戰。不到20歲的威廉請求參戰。在戰鬥的前夜,司庫簡單地為威廉進行了進封騎士的儀式。翌日清晨,威廉熱血沸騰地騎馬奔上了戰場。戰爭結束的時候,威廉的長槍由於使力過大而破損,他的馬在最後被步兵殺死。但他終是殺了幾十敵軍,戰勝歸來。在慶功宴上,幾個老騎士向他討要一些“禮物”(諸如:馬臀甲,牽鞍兜等等)。威廉很奇怪——他從來就沒有擁有這些東西,他如何送出這些“禮物”?最後,在長輩的好意提點下,他明白了:戰爭並非如他所想的那樣是純粹的為榮耀而戰。他可以從被他俘虜的敵人那裡得到贖金,也可以俘獲他們的馬和盔甲作為戰利品。戰爭,也是一種發財的方式。
同時, 威廉也意識到,做一名騎士,開銷不菲:首先,他必須要有馬——一匹用做馱行李,一匹用做平時騎用,還要有一匹大骨戰馬作為戰場上的坐騎。他還需要一件印有所效忠領主紋章的長披風。另外,包括一套鎖子甲、多種頭盔、劍和長槍等的戰鬥必備用品,則是更加昂貴。
於是,問題出現了——雖然威廉知道如何征戰,如何施行禮節,但他現在完全沒有經濟來源。他並非家中長子,因此享受不到他父親的財產。如果他希望依靠兄長養活,他必須放棄結婚的權利。這樣沒有目標的人生,並非威廉所想。威廉決定做一名職業騎士——以他的能力與忠心來換取生存。
找工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推銷自己。於是,威廉加入了馬術競技——虛擬的戰鬥。在那裡,他的能力得到了證實——10個月的時間,他擊敗了103名騎士。看到他的業績,派屈克伯爵僱傭了威廉。在奉命護送亨利二世的皇后的時候,派屈克伯爵的軍隊遭到了法國兵的突然襲擊。伯爵本人反應不及,立刻被砍殺。雖然皇后被及時送到比較安全的地方,騎士們卻還在慌慌張張地穿盔甲。威廉被其他人懦弱的表現激怒了,他甚至連頭盔都沒有帶,就衝進了戰團。雖然威廉盡了最大努力,但寡不敵眾,他被俘虜了。這次,是威廉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被俘。由於他還是個窮騎士,沒有辦法交贖金。而皇后阿基坦的埃莉諾,為他的勇猛而打動,付錢把威廉贖了出來,並重新僱傭了他。於是,在21歲的年紀,威廉成就了許多騎士一生也成就不了的頂點——為皇室服務。

四個僱主

不久,威廉就被轉到皇后的大兒子——亨利,亨利二世的繼承者,手下。亨利很看重威廉。甚至,威廉被允許擁有他自己的紋章——半紅半綠做底,中間畫著一頭獅子。然而,這只是威廉一生中所獲榮譽的一小部分。
公元1173年,已經繼承亨利二世諾曼第王位的年輕亨利,史稱The Yong King,請求威廉馬歇爾為他授以騎士身份。為國王授以騎士身份這個榮耀迅速給威廉帶來了大麻煩。由於群臣的嫉妒,謠言開始傳播——威廉與國王的妻子有染。由於威廉信奉斯多葛主義,他甚至沒有為自己反駁。無論謠言真實與否,國王信任威廉的人品,這件事情在短期內並非威脅到威廉的安全。然而,弗蘭德地區的菲力蒲王子抓到手下的一個騎士與他的妃子通姦之後,威廉的處境就變得非常危險。他被迫離開了皇室。
很快,威廉就被召回——亨利與他的父親亨利二世,還有他其他三位弟弟之間的關係惡化,戰事又興起了。幸運,或不幸,威廉剛剛帶軍隊回到亨利身邊,亨利就戰死了。威廉安葬了亨利,同時也承擔了替亨利償還債務的責任。威廉陷入了經濟困境。他需要找新的僱主。
把形勢做了比較,威廉選擇接為老國王亨利二世戰鬥。這次,他的對手是老國王的另一個兒子:理察。在戰鬥中,理察所帶領的軍士數量遠遠多於威廉的。於是,理察犯了輕敵的錯誤——他以為敵軍已經崩潰了,便換上輕甲,快速奔向前方來宣布勝利。結果,他中了埋伏。當威廉用長槍指著他的時候,理察認出了威廉,並大叫說殺死一個沒有武器的人是邪惡的行為。威廉對此表示同意——他衝上前去,殺死了理察的戰馬,並且呼喚邪惡的力量自己來對付理察。
理察的叛亂被平息了,威廉效忠的對象——亨利二世卻也病死了。同樣,威廉負責安葬了老國王。但是,威廉又一次陷入危險之中——亨利的繼承者正是理察。幸運的是,理查一世,後日的獅心王,意識到了威廉的戰鬥技巧和忠心。由於理察長期住在大陸,他正迫切需要的是一個可以替他管理英國的人。這個人需要具有管理的才能,並且,更重要的是,這個人要忠誠。而威廉正是理察心裡的第一人選。於是,理察重新聘請威廉為皇室服務。甚至,加冕儀式上,理察授予威廉攜帶皇家權杖的榮耀。為了近一步把威廉培養成自己在英國的“管家”,理察安排了威廉與伊莎貝爾的婚姻。這給威廉帶來了財富及穩固的地位。
富貴無常。1199年,理察因傷去世,其弟弟約翰繼位。新國王似乎以削弱威廉的力量為為樂。甚至,威廉的兩個兒子被當作人質送入國王處。完全擁有土地,城堡,軍隊,還有民心的威廉,對國王的一切刁難完全恭敬地遵從。這使得威廉得到更多的肯定。當約翰與1216年死於榻上的時候,威廉被指為首席攝政王,帶領其他被指定的貴族一起輔佐新國王——只有9歲的亨利三世
在之後的幾年內,威廉授予亨利三世騎士身份,平息了由於不滿亨利三世繼位而興起的叛亂。同時,威廉擴大了他土地,增加了擁有的城堡。為他的後世子孫的生存創造了堅實的保障。

身死哀榮

1219年,威廉突然病倒。他意識到死之將至,便開始安排身後之事。他要求自己被按照聖殿騎士的宗教儀式來埋葬。臨死之前,這位征戰於鐵血之間,面對與陰謀之前,追求著榮耀的騎士,要求身邊的人唱一首讚美歌給他聽。他對家人說:“我快死了。我把你們委託給上帝。我再也不能與你們一同。在死亡面前,我無法抵禦。”
威廉元帥被埋葬在倫敦聖殿教堂威廉元帥被埋葬在倫敦聖殿教堂
公元1219年5月14日,騎士,彭布羅克伯爵,斯隹革伯爵,倫斯特領主,英格蘭攝政王,威廉馬歇爾結束了他的一生。威廉馬歇爾的死亡,結束了騎士時代最偉大的篇章。縱觀中世紀的歐洲,再無人可比擬於他。後世認為實現阿瑟王的傳奇中的生活才是騎士的夢想。實際上,無論從領主的角度,還是騎士的角度來看,威廉馬歇爾的生活,才是一個騎士真正的夢想——擁有戰鬥的天賦,在官場上的冷靜,處難不驚的沉著,以及隨之而來的榮耀——為皇室服務;授予兩個國王騎士的身份;作為非貴族成員,最後成為領導其他貴族的首席攝政王;被以聖殿騎士的儀式安葬。然而,最重要的便是他的徹底的忠誠。他曾經的敵人,法王奧古都斯腓力二世評價說:“在我看來,威廉馬歇爾是我所見過的最為忠心的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