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星辰如此月:錢鍾書與楊絳的曠世情緣

《如此星辰如此月——錢鍾書與楊絳的曠世情緣》這本書以錢鍾書和楊絳的相遇、相知、相守、相憶為主線,貫穿兩人一生的創作與生活經歷,重現一曲溫情的歲月留聲。錢鍾書與楊絳,一個是清華才子,一個是南國佳人。他們的愛情,始於初見,終於死別。不折騰,不做作,不張揚。這一種相守,如同涓涓細流,緩緩流入時光里。因為懂得,所以不離不棄。他們擁有最契合的靈魂,最溫暖的堅守,縱使最後生離死別,卻依然延續著那份珠聯璧合的甜美愛情。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1】錢鍾書與楊絳被稱為中國文壇上的“雙子星座”。本書還原了他們的青春年華、求學之路,從一而終的愛情成為整本書連線二人治學生涯的線索。63年的牽手,死生契闊的傾城之戀!他們經營婚戀生活的言行舉止,對於渴望幸福的男男女女們,不失為一種借鑑和參考。
【2】他是尖銳犀利的大文豪,卻用一生痴戀,與愛妻走過生命中的艱難與榮光;她是出生於名門的大小姐,卻在婚姻里完美演繹了妻子、情人、朋友的三重角色!他們堪稱是理想愛情與完美婚姻的現實模本。對照如今各大電視台滿天飛的物質愛情觀,這種質樸、簡約、白頭到老的愛情,可以洗滌人們的心靈,獲取正能量。
【3】楊絳說,我一生是錢鍾書生命中的楊絳;錢鍾書說,咱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本書中描繪的錢楊之戀承載著百年悲歡和深切動人的溫情。閱罷,給人無限溫暖與感動之餘,還會油然而生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憧憬。

作者簡介

朱雲喬,暢銷書作家。情致高遠,心思細膩。醉心於往昔歲月里的深情故事,放逐心懷於筆墨之間。著有《撒哈拉的眼淚:三毛傳》、《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傳》、《情暖三生:梁思成與林徽因的愛情往事》、《一別,如果永不相見:張愛玲傳》。

圖書目錄

卷一 未及相逢:望向同一片星空的眼睛
003 當世界遇見才子
010 君生我未生
018 傳奇不可複製
025 柔軟中的鋼鐵
卷二 初見傾心:那年春天繁花盛開
033 邂逅清華園
039 無人不醉的美酒
045 愛人與知音
053 許你一生
卷三 攜手相伴:溫暖在路上
061 一起去英國
068 另一個世界
074 俗世里的浪漫
081 生命新芽
卷四 珍貴歲月:手上青春還剩多少
087 你好,巴黎
093 阿朵士2號
100 才子輕狂
106一個人的藍田
卷五 直面人生:夢想與現實間拉扯
117 最惆悵的雨季里
124 孕育圍城
130 生命中必然面對的失去
136 平淡幸福
卷六 時代脈搏:國家命運裹挾個人命運
145 新時代
151 懂生活的女子
158 滿腹辛酸何處訴說
165 有一種暖心叫朋友
卷七 體驗滄桑:塵世不能承受之重
175 人間地獄
182 不忍生離
188 歸家的旅程
194 世界原本的軌道
卷八 一世圍城:觸不到的思念
203 盛名之下
210 三人之城
214 一別,竟是永生
220 時光深處等你
225 後記

後記

有人說,愛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曠世奇緣。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他們遇上了,情愛萌芽了,當時年少青薄衫,牽手處,許下的是一生一世的承諾。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時間無涯洪流里,他們相親相愛,相伴相隨,雖然沒有波瀾壯闊的跌宕起伏,卻在細水流長間寫滿暖心的溫情。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留到以後坐著搖椅慢慢聊……一雙人,一世圍城。世事坎坷磨難多,他們攜手共進,走過了愛情,走進了婚姻,他們舉案齊眉,走過了“文革”,走過了一路世事。
只是如今,搖椅依舊在搖,世間卻只余季康一人。
此情可待成追憶,她沉浸在回憶里取暖。她說,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完全全是夢。
守著曾經的三口之家,守著一世的傾城年華。
歲月如歌,她已在世間走過百年,人也更加洗鍊豁達。她說:“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錢鍾書曾如是概括自己的婚姻——絕無僅有地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走過漫漫人生路,愛情究竟是什麼?三毛說,愛情有若佛家的禪——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就是錯。
不可說,那就不說。他們這對琴瑟和鳴的文壇伉儷,相攜走過一生。縱然如今錢鍾書先生已逝,但濃情不語,他與楊絳的一世愛情,依舊在歲月的輪迴里靜水流深。

序言

序一 真水無香,百年好合
這樣的書寫,顯然比起錢鍾書和楊絳本身的愛情要笨拙和淺顯得多。當他倆出現在我們眼前時,已然是老人模樣,可是再老態龍鍾,再佝僂疲憊,他們也有過光彩照人的青春。一個是享譽清華大學的才子,一個是詩學孝義滿腹的才女,從年少時期的一記擦肩而過,月老的線就早已暗中將二者的步履緊牽。結為連理後,二人相敬如賓,在治學之道上相互支撐,一個是榮耀榜樣,一個則是得力輔佐,即使在國家運動時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二者也是同甘苦共命運,毫無怨言,從苦難中一路相攜走來。
本書還原了兩位老人的青春年華、求學之路,從一而終的愛情成為整本書連線二人治學生涯的線索。愛情不是將所謂的“愛”放-在唇邊,而是以相扶相掖的姿態共同抵達人生的理想和終端。敘述上時而從容時而簡約,以兩人各自的作品的影響和產生背景作為依據,將伉儷之情襯墊得更為動人。作者定有做過大量的準備工作,巨細靡遺地展現了學人夫婦的人生和愛情。
書中回溯了錢鍾書與楊絳的愛情往事,兩人從清華大學走向牛津大學,又從牛津大學走向巴黎大學,一路求學,並在愛情滋潤下誕下寶寶。他們在異國他鄉的旅程中,一定有過浪漫和感動。國內戰亂,他們卻毅然選擇歸國,選擇清貧、單一的治學創作的生活。錢學研究者胡河清曾如此讚賞二人:“錢鍾書、楊絳伉儷,可說是當代文學中的一雙名劍。錢鍾書如英氣流動之雄劍,常常出匣自鳴,語驚天下;楊絳則如青光含藏之雌劍,大智若愚,不顯刀刃。”兩句話,一雙劍,將兩位學人在學界的地位和風格全提點出來了。而兩者寫作風格上的迥異,或恰是彼此互補交融的一個力證。
錢鍾書身上有書呆子氣,自有一股讀書人的清高,才學上的造詣一定也引得周邊嫉妒,若他是一盞晃眼的燈,楊絳便是他的燈罩,替他收斂才氣四溢的光芒。她曾說自己是他的“攔路虎”。為了在晚年爭取更多時間治學,他們閉門謝客,都是楊絳謝的客、閉的門。與外界幾乎斷絕聯繫的大隱之風,或許與他們此前受過傷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假如沒有晚年下鄉勞動改造的遭遇,他們的愛情未免帶著與世隔絕般的天真,可是即便下鄉改造,田間地頭依然盛開著他倆的浪漫,在說話容易遭罪的年代,他們用小紙條傳遞所思所想。
楊絳的戲劇作品《弄真成假》上演後,錢鍾書從中獲得靈感,打算寫一部現代版的《儒林外史》,這便是後來長銷不衰、影響好幾代人的《圍城》。那句“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現已是用來形容愛情與婚姻絕佳的名言了,略帶調侃的語氣,仿佛吸納了英式幽默中的那種刻薄,但的確道出了真諦。小說雖然轟動受歡迎,錢鍾書卻只寫一部。他與楊絳共同養育的孩子也只有一個:錢瑗。有了孩子後,他們就組成了三人世界,和樂共處,全然沒有兩代人之間的隔閡與代溝。當錢瑗、錢鍾書相繼離世,唯留楊絳一人存世,她在《我們仨》里感慨道:我們走散了。
人生最大的痛苦,無非便是親人辭世、無依無靠,曾經的歡樂都轉眼成雲煙。楊絳收拾自己的餘生,便是與錢鍾書的手稿共度,編輯整理他生前所有的手札筆錄,從他遺存的墨跡里找尋生前的那個他。一個人的孤獨里,誰說缺了愛情的浸潤?這又是另一種相守和陪伴。錢鍾書病榻前日夜陪護,離世後善後與整理事宜,都由楊絳一人落實,她耳畔猶存錢鍾書離世前拋下的一句“好好活”,於是全心全意活下去,為兩人的曠世奇絕的愛情。即使在多年後,拍賣行驚現錢鍾書與友人的信札,她也毅然挺身堅決抵制。
錢鍾書曾這樣形容他與楊絳的愛情:“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的確,與最愛的人結為連理,並不僅僅欣賞對方的一面,而是很多面,既有志同道合的雄心,又有纏綿溫婉的愛心,而且貴在有一同吃苦的決心。對照如今各大電視台滿天飛的物質愛情觀,這種質樸、簡約、白頭到老的愛情確實算得上驚世駭俗。
或許年輕人還無法理解和感受這種真水無香的愛情,但人生走到中途便一定能夠領悟。真水無香,靜水常流,這是何等可貴的愛情啊!
岳南
2014年4月11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