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的立場,她們的傾向:女性知識分子現場

這是她們的現場和聲音。 聚集在這裡的是她們中的一部分,是我們相對熟悉的身影和切近的聲音。 這是她們思想的現場,話語的現場,也是聆聽和傾訴的現場。

內容介紹

這是一次紙上的聚集,是她們的立場、傾向和態度的集合式呈現。
這是她們的現場和聲音。那些曾經出現在我個人視線中的現場,迴響在我個人耳畔的聲音現在與你們相對。進入新世紀,這個世界出現的一個奇異變化就是她們的出現。那些女性中的傑出者從世界的各處走出來,走向國際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前沿。她們被時代的聚光燈照亮,也被自身傑出的光芒所照亮。她們以敏銳、以溫柔和知性、以巨大的同情心和人道感觀察世界,引領世界。
有人說,21世紀是她者的世紀。這個世紀因為她們的出現將變得和平、溫暖而理性。
聚集在這裡的是她們中的一部分,是我們相對熟悉的身影和切近的聲音。
這是她們思想的現場,話語的現場,也是聆聽和傾訴的現場。
之所給她們命名以女性知識分子,意在強調她們知性的身份和智性的心靈。
強調她們對人與事物所具有的性別的經驗、見識和體察。
這也是一次日常化的敘述,雖然她們在自己的書房裡,在自己的居所中……在她們與我們相對而視的時候,我們面對的其實是共同的境遇、共同的景況——我們身體的境遇和世界的景況。
拒絕高深和晦澀,迴避幽暗和偏狹,她們用我們能懂的語言講述她們的故事。
包括她們對人生的經驗和思悟。她們對世界的體察和認識。
現在,讓我們打開和進入。
目錄:
對話鐵凝
明郎的豐富,複雜的純淨
“任何狀態都能回到靈魂中”
作協開啟“玫瑰門”
幸福是“心喜歡生”
對話友友
“處處無家處處家”
漂泊加深了內心的恐懼
寫作是對我內心的療治
附:楊煉:抽象的遊記
對話蔣韻
“在聚光燈照不到的地方寫作”
作家的熱忱和激情
尋找受傷的漢語
附:李銳:寫作在物質時代的命運
對話林白
“紙上的自我解救”
從“枕黃記”開始
文壇“三巫”
我經受得起任何批評
對話遲子建
美麗的憂傷
感傷的心
親愛的故鄉
內心的依靠
詩意的來源
被帶走的情感
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對話皮皮
“我在文學的旁邊”
關於激情
關於寫作
……
對話劉索拉
對話徐曉
對話崔衛平
對話陳文茜
對話陳魯豫
對話劉海若
對話陳曉楠

作者介紹

夏榆,記者、作家,現供職於南方周末北京新聞中心,任文化記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長篇小說《隱忍的心》,隨筆集《白天遇見黑暗》,訪談集《物質時代文化真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