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健康

女性生殖健康

《女性生殖健康》是張德琴、貝琳、李建華、張曉林合編的一部作品,講的是健康是女性美麗的基礎與資本,沒有健康的美麗就如曇花一現,更經不起歲月的雕琢。女性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與生殖健康兩方面,缺一不可。女性只有擁有健康的心態和健康的體魄,才能真正活得有價值、有質量。

基本信息

概述

生殖是人類最為珍貴的財富,它一直默默地主宰著我們身體的變化。我們的生命、歡樂、美麗、激情及魅力,一句話,我們的幸福乃至命運都繫於生殖。

1994年9月聯合國在開羅召開的國際人口與發展大會上,公布了“生殖健康是人類生命的核心科學”的科學論斷。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對於成年女性而言,最常見的疾病不是感冒,而是生殖道感染;最常見的不適症狀不是發熱、咳嗽、頭痛等,而是生殖道的瘙癢、異味、疼痛、排尿異常等。成年女性患生殖道感染的幾率是90%以上;大約有30%的女性每個月拿出3--6天的時間用來治療生殖道感染,如果把一生(從20歲算起)的治療時間加起來就是整整6年。

生殖現狀

世界生殖健康現狀及動態

生殖健康的定義:在生命所有階段的生殖功能和過程中的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而不是沒有疾病和功能失調。主要強調:人們能夠進行負責、滿意和幸福的性生活,而不擔心傳染疾病和意外妊娠;人們能夠進行生育、並有權決定是否、何時生育和生育間隔;婦女能夠安全的通過分娩和妊娠,妊娠結局是成功的,嬰兒成活並安健康成長;夫婦能夠知情選擇和獲得安全、有效和可接受的節育方法。
婦幼衛生、計畫生育、性保健和性病防治是生殖健康的四大要素,計畫生育和婦幼衛生是其主要組成部分,計畫生育是生殖健康的基礎,母親安全是生殖健康的核心。
(一)現狀
1、全球每天有100×10的6次方性交行為,有910000人受孕,其中50%是計畫外妊娠,而25%是不能要的妊娠,其結果會造成每天有15萬次流產,其中有三分之一是不安全流產,因此會造成每天500例死亡。
2、每年全球有1.5次分娩,由於還有40%的孕婦得不到孕期保健,45%的產科得不到產期照料,估計每年有60萬母親死亡,1800萬母親遭受因妊娠和分娩併發症引起的嚴重傷殘。每年的分娩中有400萬新生兒死亡,並有等量的死胎、死產發生。
3、以控制人口為中心的計畫生育工作取得明顯成績,節育率普遍上升但是未能滿足節育需求的夫婦全球有4億,不孕不育的夫婦約有6000萬至8000萬對(8%-10%)。在有些已開發國家,持續人口負增長已成為問題。
4、每年有3億性傳播疾病的新發病例,HIV和AIDS的上升趨勢迅猛,2000年底,全球已有HIV和AIDS患者5790萬,AIDS病已上升為全球第四位死因。成年患者中婦女占一半,全球每分鐘有2名婦女受HIV感染,每兩分鐘有1名婦女因TRV和AIDS死亡。兒童患者占10%.
5、宮頸癌:每年死亡19萬,新發病例每年有46.6萬,80%發生在開發中國家,是全球婦女第三位常見癌。開發中國家女性為首要死因。
6、性摧殘(包括女陰環切)、性暴力、毀女胎、溺女嬰等問題依然存在,有的地方還相當嚴重。
7、青春期人群的生殖健康問題更加突出:數量大,10——24歲人口占全球四分之一,這個人群中性傳播疾病以及非意願妊娠發生率高。
(二)動態
1、一個生殖進化風暴正在席捲全球,性健康日益成為人類健康和美好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一些政府和國際組織已從談論人口控制改變談論生殖健康和權利,以及保健質量。
3、被忽略的群體,尤其是青少年和男人,已成為生殖健康新的目標人群。
4、對於迄今仍被忽略的一些問題乳敵視婦女的暴力行為女性性殘暴等已開始尋找最佳的鬥爭方法。
5、國際婦產科協會(FIGO)國際孕產婦和新生兒健康協會(IAMANEH)和國際婦產科雜誌等學術團體都號召婦產科和婦女保健工作者要把我們的專業發展成為一個真正有益於婦女生殖健康的專業。
(三)已開發國家情況
已開發國家的母嬰死亡率都已降低到較低水平,生殖健康的重點已放在少女妊娠的預防和更年、老年婦女的保健。
(四)開發中國家情況
生殖健康的水平,母嬰死亡率仍居高不下;非洲是AIDS病的發源地,目前是發病最高的地方;還有一些陋習如女陰環切,危害著婦女的生殖健康。人發會議以來,不少國家也採取了有力措施,開始制定專門的政策和規劃,加強生殖健康工作。
(五)生殖健康與婦女保健
生殖健康是婦女和男子的共同要求。但是由於婦女承擔著繁衍後代的重要任務,生殖功能教複雜,且受社會、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生殖健康方面所承擔的負擔、風險和責任都比男子大得多。因此,維護婦女生殖健康需要更多的關注。
(1)婦女承擔著生殖過程的最大負擔,生殖系統患病的機會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1990年開發中國家15-44歲成年人中影響健康的各種疾病分析,婦女生殖系統疾病(包括孕產期疾病、性病、愛滋病)占36%,男子僅占12%,主要由於:
1、婦女在妊娠、分娩和產後易發生併發症;
2、大多數避孕措施都落實在婦女身上,婦女要承擔這些措施的副作用和併發症;
3、婦女還要承擔意外妊娠和流產(不安全流產)的風險。
(2)婦女社會地位低下和經濟的不獨立,使他們在性的問題和生育的問題上常處於被動地位,患病後,特別是生殖系統的疾病,較少得到治療。
(3)婦女生殖系統的解剖和生理特點,使其在生物學上比男子脆弱,易感染,易發生婦科疾病,性交時生殖道黏膜暴露面大,更易得性傳播疾病。

國內生殖現狀

生殖健康教育缺失少女正在吞食苦果
北京市宣武區婦幼保健院開始實施聯合國/衛生部“未婚懷孕青少年心理社會能力研究”課題,科研人員在研究中發現,未婚懷孕青少年的心理社會能力普遍低於一般青少年,懷孕後,這些少女的自尊、自信、自我意識和心理健康狀況都明顯下降。今年,該院再次承接了聯合國/衛生部“未婚懷孕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務綜合干預研究”課題,對24歲以下520名未婚懷孕女青年開展基線調查。
婦幼保健院的大夫說,此次調查發現,這些女青年或者生殖健康知識匱乏,或者缺乏主見,完全順從男友的要求,或者對於避孕存在僥倖心理。
未婚懷孕問題不僅在北京受到重視,而且在10月28~30日蘇州市舉行的第二屆健康城市聯盟大會上,來自64個成員城市的市長也共同簽署了《蘇州宣言》,把少女意外妊娠作為“城市病”列入市長應該關注並加以解決的重點問題。
在健康問題備受關注的今天,女性生殖健康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影響著眾多女性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