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白帝城

奉節白帝城

奉節白帝城位於長江北岸,距奉節城東約15華里,掩映在鬱鬱蔥蔥的綠樹叢中,是三峽的西口,入川的門戶。由於地勢險峻,古往今來,常為兵家必爭之地。白帝城也是三峽遊覽勝地。

基本信息

簡介

奉節白帝城奉節白帝城

白帝城位於長江北岸,距奉節城東約15華里,掩映在鬱鬱蔥蔥的綠樹叢中,是三峽的西口,入川的門戶。由於地勢險峻,古往今來,常為兵家必爭之地。白帝城也是三峽遊覽勝地
西漢末年公孫述據蜀,在山上築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氣,宛如白龍,他便藉此自號白帝,併名此城為白帝城。公孫述死後,當地人在山上建廟立公孫述像,稱白帝廟。由於公孫述非正統而系僭稱,明正德七年(1512年)四川巡撫毀公孫述像,祀江神、土神和馬援像,改稱“三公祠”。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又改祀劉備、諸葛亮像,名“正義祠”;以後又添供關羽、張飛像,遂形成白帝廟內無白帝,而長祀蜀漢人物的格局。

特徵

白帝城三面環水,一面傍山,孤獨峙,氣象蕭森,在雄偉險峻的夔門山水中,顯得格外秀麗。從山腳下拾級而上,要攀登近千級石階,才到達山頂的白帝廟門前。在這裡可觀賞夔門的雄壯氣勢。繞至廟後,可見蜿蜒秀麗的草堂河從白帝山下入江。

奉節白帝城奉節白帝城

白帝廟內有明良殿、武侯祠、觀星亭等明清建築。明良殿為嘉靖十二年建,系廟內主要建築,內有劉備、關羽、張飛塑像。武侯祠內供諸葛亮祖孫三代像。祠前的觀星亭,傳說是諸葛亮夜觀星象的地方。明良殿和武侯祠左右兩側藏有各代名碑。廟內還有文物陳列室、詩史堂,陳列著新石器時代以來的出土文物和古今名家的書畫。
唐代詩人李白,由白帝城下江陵(今荊州)所賦的詩《朝辭白帝城》,至今讀來仍覺輕快爽口,意趣盎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