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歷險記

太陽系歷險記

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名著 隨著大地的一聲巨大震動,空中出現了比北極光還要明亮的不同尋常的光輝,剎那間使得所有星星全都黯然失色。地中海頃刻之間變得空空如也,隨後海水又回到海里形成洶湧澎湃的波濤。大地上出現震耳欲聾的轟鳴,除了有一種來自地球內部的爆裂聲外,還有巨大的波濤互相撞擊的聲響和颶風的呼嘯聲。在天空、海上和地面突然出現如此巨大的變化後,故事的主人公們突然發現他們已經被帶到了一顆彗星上,從此開始了他們無法拒絕的太陽系歷險。 後來他們得知,這顆彗星會在兩年後重回地球,它們利用熱氣球,在彗星與地球相撞的那一刻成功返回地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太陽系歷險記太陽系歷險記

19世紀中葉,一顆彗星突然與地球相撞,地中海附近的一些居民被帶到彗星上,從此開始在太陽系漫遊;他們​在一位法國上尉的帶領下,同舟共濟,戰勝了太空嚴寒等種種困難,終於在兩年後趁彗星再度與地球相遇之際,勝利返回地球。

作者用大量篇幅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彗星、木星、土星等天體的特徵和許多有趣的天文知識,歌頌了人們在科學上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臨危不、患難與共的高尚情操,同時也鞭笞了個別人的自私行為。

參考目錄

第一部

第一章情場風波

第二章上尉塞爾瓦達克和他的勤務兵

第三章意外的事件

第四章無窮的驚訝和疑問

第五章不可思議的奇怪現象

第六章在新的天地探索

第七章在孤島上

第八章與金星相撞?

第九章不期而遇

第十章尋找阿爾及利亞遺蹟

第十一章發現路易九世陵墓

第十二章絕處逢生

第十三章兩位英國軍官

第十四章一場激烈的爭論

第十五章皮套內的秘密

第十六章歐洲也已蕩然無存

第十七章尼娜和她的羔羊

第十八章猶太人伊薩克

第十九章塞爾瓦達克當選為加利亞總督

第二十章準備過冬

第二十一章喬遷新居

第二十二章在火山口漫步

第二十三章一隻信鴿

第二十四章弗芒特拉島之行

第二部

第一章羅塞特為人

第二章揭開加利亞之謎

第三章彗星

第四章歸去有望

第五章一場嚴峻的考試

第六章冰面上的奇蹟

第七章借秤

第八章一顆金質的彗星

第九章捕獲彗星的能手——木星

第十章利慾薰心的伊薩克

第十一章奇特的土星

第十二章慶賀新年

第十三章火山熄滅之後

第十四章百無聊賴的穴居生活

第十五章羅塞特的苦惱

第十六章休達之行

第十七章加利亞一分為二

第十八章登上吊籃

第十九章返回地球

第二十章尾聲

文摘

第二十三章

一隻信鴿

3月23日,太陽落山後三小時,月亮便從西方升起了。加利亞人可以看到,它現在已經是下弦。

加利亞的這顆衛星已在四天之內從朔望轉為下弦。因此,在加利亞可以看到它的時間只有一個星期左右,也就是說其朔望每月只有十五至十六天。太陽月已同太陽日一樣減少了一半。

三天之後,即3月26日,月亮同太陽全部疊合在一起而成為朔月,其全部身影一點也看不到了。

“它會不會再出來呢?”本一佐夫問道。他因為首先發現這顆衛星,對它至為關心。

確實,親身經歷了天地間的許多奇怪變化後,本一佐夫的閱歷也加深了,他的看法有時也不是毫無用處的。

3月26日,晴空萬里,空氣乾燥,氣溫表已降到一12℃。

加利亞現在距離太陽有多遠?自海上發現的第二張紙條所標明的日期以來,它又走了多少路?“溫暖之鄉”的人誰也說不上來。太陽雖已明顯變小,但人們已不再能根據其大小來進行推算,即使粗略的估計也不可能。遺憾的是,那位隱姓埋名的學者至今沒有提供進一步的情況。塞爾瓦達克上尉對此更是感到特別惋惜。他一直認為,這位學者定是他的同胞。

“這位天文學家,”他說,“可能還在用皮套和罐頭盒給我們送訊息,但可惜這些東西沒有漂到古爾比島和‘溫暖之鄉’來。現在大海已經結冰,今後更不可能收到這種信息了。”

確實,大海早已全部封凍。結凍的時候,天氣很好,水面上風平浪靜,所以結冰之後冰面非常平整,簡直同湖泊和滑冰俱樂部的冰場一樣光滑、勻稱,沒有一點坑坑凹凹和高低不平的地方。極目四望,冰面光潔如鏡、天衣無縫。

這同在地球的兩極通常看到的情況是多么地不同!那裡的冰面上布滿了巨大的冰山。這些冰山樣子十分奇特,底部相當脆弱,但其高度卻往往超過捕鯨船的桅桿。由於各部分重量不等,它們常常會失去平衡,從而導致冰板的破裂。實在說來,冰板也不過是許多大的冰塊雜亂無章地互相凝結在一起而形成的。

所以地球兩極的海面絕不會長期保持固定不變的狀態,只要一颳風,或氣溫下降,就能明顯看出其變化。那種景象簡直像是瞬息萬變的萬花筒。這裡的情況就不同了,冰面不但平整而且凝結得十分牢固。同時,隨著氣溫的進一步下降,冰層也在逐漸增厚。其硬度一直可維持到春暖花開、冰消雪融的時候,如果這一天會到來的話。

俄國人雖然從小看慣了冰雪世界的北國風光,但面對著加利亞海的平展展的冰原,多少仍有些驚異之感。同時,一股滿意的心情也油然而生,因為對他們來說,在這塊光潔如鏡的冰面上滑冰,現在正是千載難逢的極好時光。多布里納號上有不少冰鞋,這時正可派上用場。所以有志者都紛紛走上了冰場。俄國人耐心給大家傳授技術;天氣雖然很冷,但沒有一個人臨場退卻。過了不久,便全都能一顯身手了。小尼娜和巴布羅演技最為出色,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塞爾瓦達克上尉在體育運動方面本來就有天賦,所以很快就可同他的冰場老師鐵馬什夫伯爵相匹敵了。

這種體育運動,對於這些終日住在山洞裡的人來說,不但有利於身心健康,而且是一種很好的消遣。如果需要的話,還可以用它來代步。普羅科普二副就用這種辦法,在古爾比島和“溫暖之鄉”之間跑了不止一趟。他是一個傑出的滑冰能手,三十公里路程,兩個小時也就到了。

“這玩意兒真不亞於舊大陸的鐵路。”塞爾瓦達克詼諧地說,“實在說來,固定在我們腳上的冰刀,就是兩條活動的‘鐵軌’。”

氣溫穩步下降,現已降到-15℃至-16℃。不但氣溫下降,光線也變得越來越昏暗了,這情景很像是發生日偏食時的樣子。物體看在眼內顯得模模糊糊,景色相當淒涼。大家的思想也因而變得陰鬱起來。這些人向來是在人類社會中生活慣了的,如今離開地球,怎么會不倍覺孤獨和淒涼呢?他們怎么會忘記,地球現在距離他們已經是幾千萬公里,而且這個距離還在不斷加大。從地球上分離出來的這個加利亞星球如今在廣闊無垠的星際空間越走越遠。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能企望有朝一日重新見到地球嗎?不但如此,甚至也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出加利亞不會離開目前的太陽系而進入更加遙遠的太空,環繞別的太陽運行。

當然,終日為這些事煩惱的只是塞爾瓦達克上尉、鐵馬什夫伯爵和普羅科普二副,其他人對他們內心的憂慮和未來的凶多吉少雖也略知一二,但哪裡會想得那樣多,考慮得那樣深?他們只好聽天由命,默默地忍受著這空前的事態發展。所以必須想方設法讓他們的思想從這一方面轉移開,比如讓他們學點東西,做點工作,或者娛樂娛樂,而滑冰恰恰是打發這種單調時日的很好的消遣辦法。

不過,當我們講,住在“溫暖之鄉”的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參加了這一運動時,伊薩克·哈克哈卜特當然是不在其內的。

伊薩克自從來到這裡後,從未離開過他的貨船。由於塞爾瓦達克嚴禁大家同他接觸,誰也沒有到漢沙號上去看看他。只有從船艙里冒出的裊裊青煙,說明他還一直呆在船上。這種取暖辦法實在耗費可貴的燃料,但他寧願這樣做,而不願到山洞裡去同大家住在一起。因為他要是走了,誰來替他看管船上的貨物?

序言

當儒爾·凡爾納先生開始寫這一套《不平凡的旅行》叢書的時候,他是想通過小說的形式使讀者對世界各地有一個了解。他的《氣球上的五星期》,《三位俄國人和三位英國人的歷險記》介紹了非洲,《米歇爾·斯特羅果夫》介紹了中亞細亞,《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介紹了南美洲和澳洲,《哈特拉斯船長》介紹了北極地區,《裘皮之鄉》介紹了北美洲,《海底兩萬里》介紹了地球上的各個大洋,《八十天環遊地球》介紹了新舊大陸,等等。此外,《環遊月球》則介紹了天空的一角。到目前為止,儒爾·凡爾納先生通過他所虛構的人物,已經使讀者對宇宙的上述部分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儒爾·凡爾納先生還在《神秘島》、《總理大臣》、《牛博士》、《地心遊記》、《漂浮的城市》等書中,以藝術的形式再現了現代科學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儒爾·凡爾納先生今天這本《太陽系歷險記》,是這套叢書的繼續。他這一次大大超越了月球的活動區域,帶著讀者穿過幾個大行星的軌道到達木星以外的空間。因此,這是一本涉及天文學的小說。作者在書中把極端豐富的想像力同科學性結合在一起,同時又不使科學性遭到任何損害。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假定的事實及其萬一實現的話可能會產生的後果。這部小說將使凡爾納先生在《教育之家》——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在這家雜誌發表的——問世的一系列有關天外的遊記更趨完備。他在這項工作中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每本書的頭幾章一發表,經我們許可的各地翻譯家們便馬上行動起來了。

剛剛出版的《黑色的印度》旨在使我們對於神秘的煤炭開採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另一部正在排印的小說——《十五歲的小船長》——則要把我們帶到地球上最新發現、趣味無窮的地方去。

我們可以在這裡說,在我們的漫長編輯生涯中,還從來沒有見過像凡爾納先生這樣,每出一本書便取得如此廣泛的成功。他的書婦孺皆知,無人不讀。他不但聞名法國,而且聞名世界。到處都獲得同樣的成功,到處都受到男女老少的歡迎。

俄國、英國、美國、德國、奧地利、義大利、西班牙、巴西、瑞典、荷蘭、葡萄牙、希臘、克羅埃西亞、波希米亞、加拿大現在都正在一面翻譯,一面出版他的全集。甚至波斯也翻譯了他的一些著作。

迄今為止,還沒有一位法國作家能使自己的名字傳播得這樣遠,在這么多的國家,以這么多不同的語言受到人們的歡迎和熱愛。

​作者簡介

太陽系歷險記太陽系歷險記

儒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1828.2.8—1905.3.24),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曾寫過《海底兩萬里》、《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地心遊記》、《八十天環遊地球》、《氣球上的五星期》等著名小說。其小說收錄於總體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系列作品集。其中《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和《神秘島》被稱為凡爾納三部曲。

讀後感

19世紀某一年的12月31日,塞爾瓦達克上尉和鐵馬什夫伯爵約好了第二天進行比武招親。但是在元旦之夜,他們突然聽到一聲巨響,並且發現周圍的世界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原來是一顆彗星側面擦過了地球,並且帶走了地球上的一些地區。上尉和伯爵都不幸地和一些人被帶到了這顆陌生的,後來叫做“加利亞”的彗星上,並且像魯濱遜漂流記一樣地求生,最後在兩年後再次與地球擦肩而過時用降落傘回到了地球上。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十分奇妙有趣,並且包含了許多在當時被認為是真理的科學知識,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本書。

小說塑造了幾個個性鮮明而迥異的人物。塞爾瓦達克上尉有一種天生的領導才能,他被推選為“加利亞”的總督,領導著幾十位人民在艱險中求生。

上尉的勤務兵本一佐夫執著而忠誠,對他的家鄉——巴黎的蒙馬特高地有著瘋狂的喜愛。他不許任何人對他的家鄉說不好的話,硬是把一百多米高的高地說成世界上最美麗的山峰……他以幽默的語言感動著孤獨寂寞的加利亞人民。

原來準備與塞爾瓦達克上尉比武招親的鐵馬什夫伯爵,是一個沉著冷靜,認真踏實的人。在確立了上尉的領導後,他拋棄前嫌,與上尉共同治理著加利亞,是上尉忠實的擁護者。

在加利亞星球的另一邊,住著一位天文物理學家羅塞特教授。他在獨自一個人觀測天象的時候經歷了這場災難,在上尉他們還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的時候,第一個認識到了當時的情況,並用信鴿把研究報告送到加利亞的各處,以求人們發現他,獲得援助。後來他的糧食告罄,被上尉的搜救隊救到上尉所住的一個溫暖的火山洞裡。上尉發現羅塞特教授竟然是他中學時候的物理老師,就請他作為加利亞的“軍師”,測算加利亞的軌道和返回地球的方法。教授十分熱愛他的加利亞星球,都不想回到地球了,寧願忍受遠日點零下60度的寒冷和近日點50度的炎熱,後來被上尉他們綁架回地球。他們驚奇地發現地球人根本不知道這些事情的存在,好像一場夢一樣。羅塞特教授十分地憤怒,到處宣講此次事件,但不被科學界認可,最後默默無聞地生活著。

比較有意思的一個人是猶太人伊薩克。他十分地吝嗇狡猾,直到最後都不相信自己是在一個彗星上面,只想到英國和西班牙載著一船貨物大賺一筆。羅塞特教授和上尉使出各種手段來迫使伊薩克交出自己有用的貨物來供養加利亞人民,但是伊薩克決不肯,被教授用各種數學物理方法耍弄地欲哭無淚。

凡爾納在他的科幻小說里一貫地讚揚了人們探索世界,崇尚科學的偉大精神。他在《太陽系歷險記》裡面介紹了很多從金星到土星的知識,並對許多當時的未解之謎作出了猜想。雖然很多知識在現在看來是錯誤的,但是我們仍應該對這種鍥而不捨的求知精神大加讚賞。和同時代很多作家一樣,凡爾納在寫作時也會暗示地批判一些社會現象,如書中的伊薩克就代表了那些唯利是圖,喪失人性的商人,最後不得不捨棄他寶貴的貨物離開加利亞;書中有一群英國軍人愚昧地把加利亞上的一些土地占為英國所有,不與上尉他們同甘共苦,最後他們連同他們所謂的“英國領土”在加利亞被地球的引力一分為二時卷到無邊無際的宇宙中去。小說讚美了上尉等人人性的光輝,也貶低了伊薩克等人的醜惡形象,讀起來很有意思,大快人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