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堡壘[1985年美國長篇科幻動畫劇集]

《太空堡壘》(英語:Robotech)是一部科幻卡通片,劇情描寫了三代地球人反抗外星侵略者的故事,其核心內容是戰爭與愛情。1985年,美國公司Harmony Gold(金和聲)將三部日本動畫作品《逾時空要塞》、《逾時空騎團》、《機甲創世記》重新編輯成為85集的長篇電視動畫,取名“Robotech”。美國方面賦予Robotech人物西方化的語言、思維以及名字,並重新編配了所有配樂和插曲。音樂在ROBOTECH三部曲(《麥克羅斯傳奇》、《機器人統治者》、《新生一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整部作品共有42首配樂和20多首歌曲。後來,又由美國方面自行製作了續集故事與漫畫、小說、電子遊戲等周邊。經過編譯的《太空堡壘》在1985-1991年期間依次在美國、加拿大、歐洲、澳大利亞、南美多國、中國、俄羅斯首播,同時還根據當地語言推出了多種語音版本。1990年代初,中國大陸從金和聲公司引進了Robotech,由上海電視台譯製配音,譯名定為《太空堡壘》。除了動畫之外,過去20多年間不斷問世的ROBOTECH系列作品還包括多達數百本的漫畫和傑克·麥金尼(Jack Mckinney)撰寫的21卷小說。2001年,DC Comics旗下的Wildstorm獲得金和聲授權,開始出版新的ROBOTECH漫畫系列。金和聲公司稍後宣布,哨兵小說大結局不再被視為ROBOTECH“正史”的組成部分。 2015年2月5日,《太空堡壘》真人版電影重啟,《300勇士》團隊加盟,製片人和編劇已定。2016年6月,Titan Comics宣布獲得了《太空堡壘》漫畫授權。

基本信息

動畫作品

太空堡壘 Robotech(TV)

集數:85(美國)

級別:Argentina:Atp / USA:TV-Y7

代號:太空堡壘 Codename: Robotech(Movie)

太空堡壘壁紙 太空堡壘壁紙

製片人:Carl Macek ,Ahmed Agrama

音樂:Ulpio Minucci

出品:Harmony Gold USA,Tatsunoko

發行:1985.3 ,2001(DVD)

片長:73分鐘

太空堡壘:未說的故事 Robotech: The Untold Story(Movie)

導演:Carl Macek,Noboru Ishiguro

製片人:Ahmed Agrama,Toru Miura

音樂:Three Dog Night

出品:Harmony Gold USA,Tatsunoko,IDOL Co.

太空堡壘美圖賞 太空堡壘美圖賞

發行:1986.7.25(德克薩斯州,試映)

片長:82分鐘

太空堡壘II:哨兵 Robotech II: The Sentinels(OVA)

導演:Carl Macek

出品:Harmony Gold USA,Tatsunoko

發行:1987(VHS),2001(DVD)

集數:1(75分鐘)

太空堡壘:暗影編年 Robotech: The Shadow Chronicles(Movie)

導演:Tommy Yune,Dong-Wook Lee

製片人:Jason Netter

音樂:Scott Glasgow

出品:Harmony Gold USA,Tatsunoko,DR Movie

發行:2006.8.25(電影節),2007.1.5(美國),2007.2.6(DVD)

片長:88分鐘

1985年TV製作人員

太空堡壘[1985年美國長篇科幻動畫劇集] 太空堡壘[1985年美國長篇科幻動畫劇集]

編劇: Carl Macek

製片: Carl Macek

執行製片: Ahmed Agrama

副製片: Jehan Agrama

導演: Mike Reynolds

監製: Robert Barron

劇本編輯: Steve Kramer

寫作: Greg Snegoff;Robert Barron;Greg Finley;Steve Kramer;Mike Reynolds;Tao Will;Ardwight Chamberlain;Jason Klassi

對白導演: Robert Barron;Steve Kramer;Greg Snegoff;Mike Reynolds;Greg Finley

製片管理: Kent Hayes

首席技術: Bryan J. Rusenko

錄音師: George bours;Leonardo Araujo;John Reiner;Eduardo Torres

錄像師: Guil

最終合成: Joel Valentine

轉換: Jorge Allia;Gerardo Valdez

音樂編輯: John Mortarotti

作詞: Arlon Ober;Michael Bradley

作曲: Ulpio Minucci;Arlon Ober;Alberto Ruben Estevez;Michael Bradley;Steve Whittmack

編曲: Arlon Ober

指揮: Arlon Ober

音樂製作: Thomas A. White

配音演員:

太空堡壘 太空堡壘

Bob Barron - Admiral Hayes

Bill Capeze - Konda/Robotech Masters

Frank Catalano - Rand/Dennis Brown

Cam Clarke - Max Sterling/Lancer

Tony Clay - Breetai

Lara Cody - Kim Young

Robert Axelrod - Rico

Richard Epcar - Ben Dixon/Lunk/Grel

Greg Finley - Captain Gloval/General Leonard

Eddie Frierson - Lynn Kyle

Barbara Goodson - Marie Crystal/Sera

Melora Harte - Musica

Alexandra Kenworthy - Azonia/The Regis

Steve Kramer - Angelo Dante

Ted Layman - Exedore

Wendee Lee - Vanessa Leeds

Susie London - Rook Bartley

Melanie MacQueen - Lisa Hayes/Marlene

Kerrigan Mahan - Sean Phillips

Michael McConnaghie - Rolf Emerson

Edie Mirman - Miriya,Nova Satori

Iona Morris - Claudia Grant

Katy Amaizo - Claudia Grant

David Millbern - Louie Nichols

Melissa Newman - Dana Sterling

Tony Oliver - Rick Hunter

Mike Reynolds - Dolza

Michael Sorich - Sparks

Jean-Claude Ballard - Narrator

J. Jay Smith - Narrator

Greg Snegoff - Khyron/Dr. Emil Lang/Alan Fredericks/Scott Bernard

Paul St. Peter - Zor Prime/Corg

Reba West - Lynn Minmei

Dan Woren - Roy Fokker

Tom Wyner - Jonathan Wolfe

Melodee Spevack - Voice of Mission Control

TV版目錄

太空堡壘 太空堡壘

第一部 麥克羅斯傳奇(The Macross Saga)

集數中文標題英文標題
1 誘敵深入 Boobytrap
2 堡壘出擊 Countdown
3 城市上天 Space Fold
4 長久等待 The Long Wait
5 堡壘變形 Transformation
6 閃電大戰 Blitzkrieg
7 再見,火星 Bye-Bye Mars
8 甜蜜花季 Sweet Sixteen
9 太空選美 Miss Macross
10 雷達被毀 Blind Game
11 原始文明 First Contact
12 逃出魔窟 The Big Escape
13 返回地球 Blue Wind
14 艦長匯報 Gloval's Report
15 返回家鄉 Homecoming
16 戰鬥召喚 Battle Cry
17 瑞克之夢 Phantasm
18 別了,大哥 Farewell,Big Brother
19 壯烈犧牲 Bursting Point
20 離鄉背井 Paradise Lost
21 新的黎明 A New Dawn
22 戰鬥與歌 Battle Hymn
23 疏忽大意 Reckless
24 攤牌 Showdown
25 婚禮鐘聲 Wedding Bells
26 使者 The Messenger
27 武力 Force of Arms
28 反思 Reconstruction Blues
29 機器人統治者 Robotech Masters
30 萬歲,米莉亞 Viva Miriya
31 凱龍復仇 Khyron's Revenge
32 破碎的心 Broken Heart
33 雨夜 A Rainy Night
34 私人時間 Private Time
35 節日問候 Season's Greetings
36 去超太空 To the Stars

第二部 機器人統治者(The Robotech Masters)

集數中文標題英文標題
37 戴納家史 Dana's Story
38 錯誤起點 False Start
39 南十字軍 Southern Cross
40 自願闖險 Volunteers
41 月夜偵察 Half Moon
42 危險地帶 Danger Zone
43 戰爭前奏 Prelude to Battle
44 中了圈套 The Trap
45 飛船大戰 Metal Fire
46 測試人類 Star Dust
47 太空使者 Outsiders
48 記憶錯覺 Deja Vu
49 小隊新兵 A New Recruit
50 三位一體 Triumvirate
51 中性系人 Clone Chamber
52 戰地情歌 Love Song
53 不斷探索 The Hunters
54 各有計謀 Mind Games
55 戴納奇遇 Dana in Wonderland
56 虎口脫險 Crisis Point
57 重返地球 Daydreamer
58 太空毒花 The Final Nightmare
59 強敵入侵 The Invid Connection
60 大難臨頭 Catastrophe

第三部 新生一代(The New Generation)

集數中文標題英文標題
61 新生力量 The Invid Invasion
62 在敵占區 The Lost City
63 新潮歌星 Lonely Soldier Boy
64 捕魚能手 Survival
65 魔鬼盜寶 Curtain Call
66 地痞流氓 Hard Times
67 真正英雄 Paper Hero
68 悲情頌歌 Eulogy
69 實驗基地 The Genesis Pits
70 瑪琳之謎 Enter Marlene
71 秘密通道 The Secret Route
72 太空魔窟 The Fortress
73 沙漠風暴 Sandstorm
74 安妮成婚 Annie's Wedding
75 各自為戰 Separate Ways
76 新變形人 Metamorphosis
77 午夜太陽 The Midnight Sun
78 鬼城歷險 Ghost Town
79 冰下城市 Frost Bite
80 生日劫難 Birthday Blues
81 神秘殺手 Hired Gun
82 自由之路 The Big Apple
83 外星據點 Reflex Point
84 黑暗即逝 Dark Finale
85 光的交響樂 Symphony of Light

註:標題中文譯名為1991年中國上海電視台播放《太空堡壘》時所採用的譯法。第二部的官方名稱為The Robotech Masters即機器人統治者,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引進出版《太空堡壘》小說時將第二部稱作南十字軍;在2013年發行的《太空堡壘大全套》中,第二部被官方重新命名為The Marster Saga即統治者傳奇。《太空堡壘》動畫分集劇情介紹請參考太空堡壘中國聯盟官網劇情簡介 。

上視(1991年)配音

旁白-------------陳醇

第一部 麥克羅斯傳奇

關於瑞克·卡特譯名的趣聞 關於瑞克·卡特譯名的趣聞

瑞克-----------夏志卿;梁正暉(夏志卿配前半段)

林明美-------------金琳

麗莎·海斯------------俞紅

羅伊·福克-------------陳兆雄

克勞迪亞------------顧幗一

格羅佛艦長-------------雷長喜

布里泰-------------張名煜;張斌

愛克西多-------------徐虹

麥克斯-------------倪康

米莉亞-------------楊昆(計泓也配過部分)

林凱-------------劉家楨;劉小慶

金·揚-------------徐虹

薩米·波特-------------葉露

凱龍-------------李丹青

多扎-------------林棟甫

阿佐妮亞-------------徐虹

其他-------------陳醇、徐虹、張悅、殷超斌

第二部 機器人統治者

戴納-------------徐虹

太空堡壘 太空堡壘

佐爾-------------劉家楨;夏志卿(夏志卿配前半段,顧幗一配他身為外星人時的奇怪嗓音)

倫納德總司令-------------張名煜

愛默森將軍-------------楊明

鮑威爾·格蘭特-------------梁正暉

繆西卡-------------葉露

瑪麗·克里斯托-------------張歡

諾娃·薩托里-------------金琳

肖恩·菲利普-------------李丹青

安吉洛·丹特-------------倪康

路易·尼可斯-------------符沖;劉小慶

其他-------------楊文元、雷長喜、楊明、陳兆雄、張斌、丁偉民、李俊峰、李丹青、戰車(譯製導演)

第三部 新生一代

斯科特-------------符沖

瑪琳(愛麗爾)-------------俞紅

太空堡壘 太空堡壘

倫德-------------梁正暉

蘿克·巴特里-------------徐虹

安妮(Mint)-------------葉露

蘭瑟-------------劉家楨;夏志卿;李丹青(以劉家楨為主)

倫克-------------金效強 (倪康也配過部分)

考克(因維王子)-------------符沖

茜拉(因維公主)-------------金琳

瑞吉斯(因維女王)-------------舒蓉

蘇·格雷姆------------李櫻

達斯蒂·艾爾-------------倪康

其他-------------雷長喜、楊明、王爾利、陳兆雄、舒蓉

主要人物

第一部 麥克羅斯傳奇

- 地 球 -

瑞克·卡特、麗莎·海斯(女)、林明美(女)、麥克斯·斯特林、羅伊·福克、克勞迪亞·格蘭特(女)、亨利·J·格羅佛、本·迪克森、林凱、金·揚(女)、薩米·波特(女)、范妮莎·利茲(女)

- 天頂星 -

布里泰、愛克西多、凱龍、米莉亞·帕麗諾(女)、多扎、阿佐妮亞(女)、布朗、利可、康達

第二部 機器人統治者

- 地 球 -

戴納·斯特林(女)、鮑威爾·格蘭特、諾娃·薩托里(女)、瑪麗·克里斯托(女)、安吉洛·丹特、肖恩·菲利普、路易·尼可斯、羅爾夫·愛默森、安納托爾·埃利·倫納德、喬治·沙利文

- 泰 洛 -

佐爾·普萊姆、機器人統治者、繆西卡(女)、奧塔維婭(女)、阿麗格拉(女)、卡諾

第三部 新生一代

- 地 球 -

斯科特·博納德、倫德、蘿克·巴特里(女)、蘭瑟、安妮·拉貝爾(Mint,女)、倫克、蘇·格雷姆(女)

- 因 維 -

瑪琳(愛麗爾,女)、茜拉(女)、瑞吉斯(女)、考克

註:《太空堡壘》動畫主要人物詳細介紹請參考太空堡壘中國聯盟官網人物縱覽 。

其他作品

真人電影

2007年9月7日,好萊塢有訊息傳出:華納兄弟公司已經獲得了經典動畫“太空堡壘”的授權,根據The Hollywood Reporter的報導,托比·馬奎爾(又譯,托貝·馬奎爾,Tobey Maguire)準備由他的製作公司Maguire Entertainment來開始負責製作這部電影。關於《太空堡壘真人版》電影的進一步訊息還有待官方確認。

2008年6月13日,美國資深電影網站Chud率先披露,勞倫斯·卡斯丹 (Lawrence Kasdan)是太空堡壘(Robotech)真人電影的新編劇。勞倫斯·卡斯丹寫過不少經典作品,例如《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Star Wars: The Empire Strikes Back)和《奪寶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6月16日,在網站上證實了勞倫斯·卡斯丹已經加盟真人電影。並且還透露Akiva Goldsman 和 Chuck Roven作為製片人加入真人電影項目。

隨後不久,金和聲公司在2008 ANIME EXPO上證實了上述人員的加盟,並且透露真人電影將會重塑《太空堡壘》的故事,會與動畫的年表有衝突,就是說堡壘不會於1999年墜落,因為1999年已經是過去的事了。

2008年11月18日,來自《好萊塢報導者》的最新訊息,Alfred Gough 和 Miles Millar 將會編寫真人電影的劇本。

在此之前,曾經為《星球大戰》和《奪寶奇兵》撰寫劇本的勞倫斯·卡斯丹已經完成了一個早期的劇本。Alfred Gough 和 Miles Millar的作品有電視劇《超人前傳》(Smallville)和電影《木乃伊3》、《鋼鐵俠》、《蜘蛛俠2》。

2009年6月24日據mania報導,2008年伊恩·弗萊明鋼匕首獎得主Tom Rob Smith作為新編劇加入太空堡壘真人電影項目。

太空堡壘真人電影新訊息 太空堡壘真人電影新訊息

2013年1月24日來自好萊塢記者網的訊息稱,真人電影導演確定為Nic Mathieu。Tobey Maguire與Akiva Goldsman、Matthew Plouffe、Joby Harold、Tory Tunnell共同擔任製片人,此次導演人選的確定標誌著真人電影已步入正軌。

2015年2月,多年前購得動畫劇集《太空堡壘》改編著作權的華納公司《太空堡壘》真人版電影宣布重新啟動,並邀請《300勇士》幕後團隊加盟特效製作。3月,索尼公司宣布了公司已經獲得《太空堡壘》的真人電影化著作權,並表示將拍攝本作的電影。雖然索尼一直有要拍攝本作電影的打算,不過由於真人電影化著作權一直在華納手中,直到如今才終於獲得。本作將啟用Michael Gordon為故事編寫劇本。

2017年7月,索尼對外宣布安德斯·穆斯切蒂出任《太空堡壘》真人電影導演。9月,傑森·福克斯加盟擔任索尼影業籌拍的《太空堡壘》真人電影編劇。

漫畫

COMICO THE COMIC COMPANY(1985—1989)

COMICO THE COMIC COMPANY是從玩具製造商Revell,而不是從金和聲公司那裡,獲得許可權的。COMICO發行了按照Robotech TV系列劇情編寫的全套漫畫,他們的名字同時也出現在TV系列中每一集結束部分的致謝名單中。

Waltrip兄弟繪製的《太空堡壘》新漫畫第一期懷舊版封面 Waltrip兄弟繪製的《太空堡壘》新漫畫第一期懷舊版封面

出品包括:

Robotech: The Macross Saga (1985-1989 36 卷) 太空堡壘:麥克羅斯傳奇

Robotech Masters (1985-1988 23 卷) 太空堡壘:機器人統治者

Robotech: The New Generation (1985-1988 25 卷) 太空堡壘:新生一代

Robotech Graphic Novel (1986) 太空堡壘:繪本小說-創世紀

Robotech in 3-d (1987)

Robotech Special (1988)

Eternity Comics(1988—1994)

從1988年開始,Eternity以每月一卷的速度出版了按照未完成的Robotech II: The Sentinels系列製作的漫畫書,內容主要參照《哨兵》的原始劇本和Jack McKinney的小說。其它重要的作品包括《佐爾傳奇》、《因維之戰》、《重返麥克羅斯》等。

出品包括:

1.Robotech系列

Genesis: The Legend Of Zor (1992 6卷以及第一卷的一個印量2500本的特別版) 前傳:佐爾傳奇

Invid War (1992-1993 18卷) 因維之戰

Firewalkers(1993) 烈火行者

Invid War: Aftermath (1993-1994 6卷) 因維之戰:餘波未平> 由Academy Comics後續

Return To Macross(1993-1994 12卷) 重返麥克羅斯> 由Academy Comics後續

The Legend Of Zor(1卷,第二版)

2.Robotech II 系列

華裔藝術家Stanley Lau繪製的《太空堡壘》新漫畫第一期變體封面 華裔藝術家Stanley Lau繪製的《太空堡壘》新漫畫第一期變體封面

The Sentinels (1988-1990 16卷) 哨兵

The Sentinels Graphic Novel Volume One(1989)

The Sentinels Book II (1990-1993 21卷)

The Sentinels Graphic Novel Volume Two(1991)

The Sentinels Cyber-pirates(1991 4卷)

The Sentinels Handbook (1991)

The Sentinels Graphic Novel Volume three(1992)

The Sentinels Swimsuit Spectacular(1992)

The Sentinels Graphic Novel Volume four(1993)

The Sentinels Book Three (1993-1994)8卷

The Untold Story(卷1) > 由Academy Comics後續

The Sentinels Graphic Novel set(1994)

Malcontent Uprisings (12卷) 不滿者的起義

Academy Comics,Ltd.(1994—1996)

接手Eternity Comics之後,完成了Robotech II:The Sentinels、Return to Macross 和Aftermath的其餘部分。另外出版的系列包括Clone、Warriors、Academy Blues、Macross Missions、Mechangel、Robotech: The Movie以及Worlds of Robotech等。在他們獲得出版許可的兩年半時間裡,公司幾乎將全部精力都用於了出版Robotech相關書籍上面。

出品包括:

1.Macross Saga前傳

Academy Blues 6卷 (從卷0開始) 學院布魯斯

Breaking Point: cadet Lisa Hayes

Civil War Stories 內戰故事

Return to Macross(25卷,從卷13開始)

War of the Believers TPB

Warriors (3卷以及一個TPB)戰士們

2.Macross Saga相關

Booby Trap

Macross Missions: Destroid 麥克羅斯任務

Macross Missions: Excalibur

3.New Generation時期

Aftermath 7卷(從卷7開始)

Clone(6卷,包括卷0以及一個特別版本) 太空堡壘:克隆

Hohsq's Story

4.Robotech II相關

Book three ((14卷,從卷9開始)

Book four (14卷,從卷0開始)

Sentinels Halloween Special

Sentinels Winter Wonderland

5.Robotech相關

Macross Tempest

Mechangel(4卷,從卷0開始) 機甲天使

Metal Swarm

The Misfits

Mordecai

Robotech (卷0)

Robotech 1996 漫畫日曆

Robotech The Movie(2卷)

太空堡壘10周年紀念原聲專輯封面 太空堡壘10周年紀念原聲專輯封面

Star Runners: Carpenter's Journey

The Threadbare Heart Collection

6.Worlds of Robotech

Amazon World - Escape From Praxis

Crystal World - Prisoners of Spheris

Cyber World - Secrets of Haydon IV

Feral World - Nightmare on Garuda

Invid World - Assault on Optera

Smith World - Sabotage on Karbarra

Worlds of Robotech GN

註:

TPB = trade paperback 平裝本

GN = graphic novel 繪本小說

Antarctic Press(1997—1998)

在這兩年的時間裡(1997—1998),Antarctic出版了一些小型的系列及單行本,如Vermilion、Sentinels : Rubicon、Covert Ops以及Wings of Gibraltar。Antarctic公司的繪畫質量明顯好於Academy,但其故事脈絡卻大大偏離了TV 系列與Robotech小說的範疇,為此引起許多Robotech愛好者的不滿。

出品包括:

太空堡壘20周年紀念原聲專輯封面 太空堡壘20周年紀念原聲專輯封面

Robotech (11卷)

Annual

Class Reunion

Covert Ops (2卷)

Escape

Final Fire

Megastorm TPB

The Sentinels - Rubicon (2卷)

Vermillion(4卷)

Wings of Gibraltar (2卷)

DC Comics / Wildstorm(2002— )

《太空堡壘:來自群星》漫畫封面 《太空堡壘:來自群星》漫畫封面

2001年,DC Comics旗下的Wildstorm獲得金和聲公司授權,開始出版新的ROBOTECH系列漫畫。這一系列的故事大綱都是由金和聲公司的太空堡壘創意總監Tommy Yune創作的。這套漫畫的優點是製作精美,而不足之處則在於整個故事的創作,同早已廣為愛好者們認同的卡爾·梅塞克設定的太空堡壘世界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即使是同85集電視原作相比,也有不少出入的地方。但總體來說,這套漫畫從另一個視角描述了我們熟悉的太空堡壘故事,展開了不少電視劇集中匆匆一提的情節,同時又照顧到了同期發行的其餘周邊的背景。

這是太空堡壘進入21世紀以來發行的第一部漫畫系列。這個系列最開始的名稱是:ROBOTECH #0-#6,為了同後面發行的其他ROBOTECH漫畫系列區分開, 才起了《來自群星》的名字。通過Rick Hunter的回憶, 漫畫故事的情節集中在Roy Fokker的身上。在電視原作第33、 34集,Claudia回憶了她和Roy Fokker的種種往事,《來自群星》同樣也更多地挖掘了那個年代,SDF-1如何墜入大海,Valkyrie計畫如何進展, 政府與反聯合武裝的鬥爭等等。在發行漫畫的同時,家用機遊戲《太空堡壘: 戰鬥吶喊》也全面上市了。為了呼應遊戲的情節,漫畫中出現了Jack Archer和他的YF-1R以及女軍官Helena Chase的剪影。全彩印刷,畫面精美,其中#1、#4、 #5、 #6冊還採用了雙版不同風格的封面。尤其是ROBOTECH #0, 儘管只有12頁內容, 卻雲集了眾多著名漫畫家參與創作精美的插畫,可以說這是沉寂數年的太空堡壘漫畫重新復甦最有力的開局。

出品包括:

《太空堡壘:愛與戰爭》漫畫封面 《太空堡壘:愛與戰爭》漫畫封面

Robotech #0-6(aka. From the Stars)太空堡壘:來自群星

Robotech Sourcebook

Robotech: Love and War #1-6 太空堡壘:愛與戰爭

- Little White Dragon 小白龍

Robotech: Invasion #1-5 太空堡壘:入侵

- Mars Base One 火星基地一號

Robotech: From the Stars 太空堡壘:來自群星(繪本小說)

Robotech: The Macross Saga,Vol.1-4 太空堡壘:麥克羅斯傳奇(繪本小說)

Robotech: Prelude to the Shadow Chronicles 太空堡壘:暗影編年前傳

2016年6月,Titan Comics宣布獲得了Robotech漫畫授權。2017年7月出版的全新《太空堡壘》漫畫系列第一期, 畫風是現在比較流行的寫實風格,與動畫原作的日本風格大相逕庭。官方對外宣傳時,介紹新漫畫故事體現了卡爾·梅塞克的原始構想。確實在畫面的每一處都體現了與原作動畫的差異,換句話說,這是個重啟宇宙。

小說

從1987年開始的十年中,美國Del Rey出版社共推出了21本ROBOTECH小說。Del Rey公司是著名的專業科幻/奇幻類出版社,他們最著名的品牌是《星球大戰》(Star Wars)系列科幻小說。同Del Rey簽約的作家有很多在當代科幻/奇幻界富有盛名,例如被很多中國讀者熟悉的《黑暗精靈三部曲》的作者R.A.Salvadore也是其中一員。

ROBOTECH小說的作者Jack McKinney實際上是兩個人:Brian Daley與James Luceno。他們將太空堡壘85集卡通片,出版的各種漫畫故事,參考畫冊和設定集的內容組合起來,按照自己對於太空堡壘世界的認識,創作了這部小說。可以說,小說大大豐富了原作的內容,並將《太空堡壘》劇集中一些語焉不詳和自相矛盾的地方儘量做了解釋和修補。但是作者對於《太空堡壘》設定的認識未必同官方認可的設定完全一致,尤其是對於機器人技術中“思維頭盔”的闡釋(通過飛行員的頭盔將飛行動作傳遞給各種機甲),是最為愛好者詬病的地方。此外,小說的年表同官方認可的年表,在年代上也有相當的差距。

目前已經出版的Robotech英文原版小說如下:

太空堡壘30周年紀念原聲專輯封面 太空堡壘30周年紀念原聲專輯封面

The Macross Saga: Battlecry

Robotech #01: Genesis

Robotech #02: Battlecry

Robotech #03: Homecoming

The Macross Saga: Doomsday

Robotech #04: Battle Hymn

Robotech #05: Force of Arms

Robotech #06: Doomsday

Robotech #19: The Zentraedi Rebellion

Robotech #20: The Masters' Gambit

The Masters Saga

Robotech #07: Southern Cross

Robotech #08: Metal Fire

Robotech #09: The Final Nightmare

Robotech #21: Before the Invid Storm

太空堡壘30周年巡迴展 太空堡壘30周年巡迴展

The New Generation

Robotech #10: The Invid Invasion

Robotech #11: Metamorphosis

Robotech #12: Symphony of Light

The Sentinels

Robotech #13: The Devil's Hand

Robotech #14: Dark Powers

Robotech #15: Death Dance

Robotech #16: World Killers

Robotech #17: Rubicon

Robotech #18: End of the Circle

2003年,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科幻世界》雜誌社)開始出版《 太空堡壘》小說的中文譯本,到目前為止共出版7卷,內容包括了英文原版的第1—12卷。

目前已經出版的《太空堡壘》小說中文版如下:

太空堡壘[1985年美國長篇科幻動畫劇集] 太空堡壘[1985年美國長篇科幻動畫劇集]

第一部:麥克羅斯傳奇(3卷)作者:傑克·麥金尼

翻譯:王小龍,李毅,房俊民

出版: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一版:2003年5月

第二版:2004年7月

ISBN: 7-5364-5221-7

太空堡壘[1985年美國長篇科幻動畫劇集] 太空堡壘[1985年美國長篇科幻動畫劇集]

第二部:南十字軍 (2卷)作者:傑克·麥金尼

翻譯:王小龍

出版: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一版:2004年7月

ISBN: 7-5364-5539-9

太空堡壘[1985年美國長篇科幻動畫劇集] 太空堡壘[1985年美國長篇科幻動畫劇集]

第三部:新生一代 (2卷)作者:傑克·麥金尼

翻譯:王小龍

出版: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一版:2006年7月

ISBN: 7-5364-5879-7

電子遊戲

Robotech: The New Generation 太空堡壘: 新生一代

太空堡壘[1985年美國長篇科幻動畫劇集] 太空堡壘[1985年美國長篇科幻動畫劇集]

2007年Airbourne Entertainment/Big Blue Bubble出品

Robotech:Invasion 太空堡壘: 入侵

2004年Global Star/Vicious Cycle出品

Robotech:Battlecry 太空堡壘: 戰鬥吶喊

2002年TDK Mediactive出品

Robotech:The Macross Saga 太空堡壘: 麥克羅斯傳奇

2002年TDK Mediactive出品

Robotech:Crystal Dreams 太空堡壘: 水晶夢想

1998年GameTek未完成

桌上角色扮演遊戲規則書

Palladium在1986年11月出版了第一本Robotech的TRPG指南書Robotech: The Role Playing Game(又名Book One: Macross)。由於20世紀80年代桌上RPG遊戲在美國非常盛行,這本書很快就售出了10萬冊,其後續的指南,設定集與冒險戰役銷量也在5萬冊以上。這套角色扮演遊戲的規則對新人非常友好,而且抓住了電視原作的精髓。在隨後的15年Palladium發行了一共14本RPG指南書。到了20世紀90年代後,桌上RPG遊戲的熱潮已經漸漸消退,Palladium終於在2001年放棄了Robotech的權利,儘管如此,這個系列仍然是Palladium歷史上最受歡迎的角色扮演遊戲之一。

2007年《太空堡壘》動畫新作《暗影編年》的成功推出,使得沉寂已久的RPG市場又掀起了波瀾。Palladium先是在2008年春天推出300餘頁厚度的暗影編年遊戲規則書,又計畫將原有的太空堡壘遊戲重新更新規則,按照官方設定的基準出版新版的太空堡壘RPG遊戲。2008年7月和8月分別推出《太空堡壘:麥克羅斯傳奇資料冊》(Robotech: The Macross Saga Sourcebook)和《太空堡壘:機器人統治者資料冊》(Robotech: The Robotech Masters Sourcebook)。2009年7月,Palladium宣布即將發行《太空堡壘:遠征軍陸戰隊資料冊》(Robotech®: UEEF Marines Sourcebook)和《太空堡壘:新生一代資料冊》(Robotech®: New Generation Sourcebook)。

目前已經出版的Robotech桌上角色扮演遊戲規則書如下:

Robotech: The Role Playing Game (Book 1: Macross) 太空堡壘:角色扮演遊戲 (又名 第一冊:麥克羅斯)

1986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Book 2: RDF Manual 太空堡壘RPG第二冊:太空堡壘防衛軍手冊

1987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Book 3: The Zentraedi 太空堡壘RPG第三冊:天頂星人

1987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Book 4: Southern Cross 太空堡壘RPG第四冊:南十字軍

1987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Adventures: Ghost Ship 太空堡壘RPG冒險:鬼船

1988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Adventures: RDF Accelerated Training Program 太空堡壘RPG冒險:防衛軍加速訓練計畫

1988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Book 5: Invid Invasion 太空堡壘RPG第五冊:因維入侵

1988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II: The Sentinels RPG 太空堡壘 II:哨兵RPG

1987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II: The Sentinels: REF Field Guide 太空堡壘 II:哨兵:太空堡壘遠征軍戰地指南

1989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Book 6: The Return of the Masters 太空堡壘RPG第六冊:統治者歸來

1989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Adventures: Lancer's Rockers 太空堡壘RPG冒險:蘭瑟搖滾客

1989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Adventures: Zentraedi Breakout 太空堡壘RPG冒險:天頂星人暴亂

太空堡壘[1985年美國長篇科幻動畫劇集] 太空堡壘[1985年美國長篇科幻動畫劇集]

1994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Book 7: New World Order 太空堡壘RPG第七冊:新世界的秩序

1995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RPG Book 8: Strike Force 太空堡壘RPG第八冊:戰力

1995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The Shadow Chronicles RPG 太空堡壘:暗影編年角色扮演遊戲

2008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The Macross Saga Sourcebook 太空堡壘:麥克羅斯傳奇資料冊

2008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Robotech: The Masters Saga Sourcebook 太空堡壘:統治者傳奇資料冊

2009年Palladium Books出版

參考書系

太空堡壘[1985年美國長篇科幻動畫劇集] 太空堡壘[1985年美國長篇科幻動畫劇集]

The Donning Company (1986-1988)Robotech Art 1

Robotech Art 2

Robotech Art 3: The Sentinels

Prima Books (2002)

Robotech: Battlecry Strategy Guide

Stone Bridge Press (2007-present)

The Art of Robotech: The Shadow Chronicles

主要劇情

前傳 起源

Genesis

遠古 - A.D. 1999. 7

很久以前在遙遠的星系深處,有一位來自泰洛星(Tirol)的科學家兼探險家——佐爾·戴瑞達。他在一個名叫奧普特拉(Optera)的星球上發現了類似蜜蜂的群居性的種族——因維(Invid)。他們靠吞食一種名叫生命之花(Flower of Life)的植物來生存。因維人有一個雄性的首領瑞金特和一個雌性的首領瑞吉斯。

從瑞吉斯那裡,佐爾了解到生命之花可以用來製造一種非常強大的能源,這種能源的名字就是——史前能量(ProtoCulture)。通過對史前能量的研究,佐爾發明了一種全新的技術——機器人技術(Robotechnology)。佐爾把史前能量和機器人技術報告給了他所居住的泰洛星的首領——機器人統治者(The Robotech Masters)。

為了獨霸史前文明,機器人統治者們製造出了一種巨人勇士——天頂星人(Zentraedi),並命令他們去消滅因維人。為了生存,因維人不得不奮起反抗。經過了長年血戰,因維人逐漸變成了一個非常善戰的種族。

隨著時間的推移,佐爾開始不滿於他的首領們使用史前能量和機器人技術的方式,並發誓要毀掉它們。他建造了一艘強大的飛船,用超太空跳躍裝置把這艘飛船發射到宇宙空間中。在跳躍的過程中,飛船遭到聞訊趕來的因維人的攔截。戰鬥中,飛船嚴重受損,佐爾則不幸身亡。天頂星人的艦隊指揮官——布里泰為掩護佐爾右半邊臉部受重傷,從此戴上了半邊鐵面及綠色假眼。佐爾的遺體則被送回天頂星人本部。

機器人統治者急需這筆史前能量資源來維持他們的帝國以及與因維人經年累月的戰爭,因此,他們派天頂星人去尋找這艘飛船的下落。

這艘飛船就是——太空堡壘I號(SDF-1)。

第一部

麥克羅斯傳奇

The Macross Saga (TV版第1—36集)

A.D. 1999. 7 - 2014. 1

公元1999年7月,發生了一件改變人類命運的事件:一艘巨大的外星飛船墜落到地球上位於南太平洋的麥克羅斯島(Macross Island)上。8月,聯合國調查研究組織開始對飛船進行檢查。9月,根據調查報告,發現這是外星人的宇宙船,從飛船的電腦資料里,並證實了強大地外文明的存在,存在身材高大的外星人。在這種壓倒一切的存在面前,一切的民族紛爭和政治衝突都變得微不足道了,面對著宇宙中隨時可能出現的敵人,人類第一次聯合起來。

2000年6月,地球各國政府聯合宣布外星人的存在。

隨著各國政府宣布解散, 成立以原聯合國為中心的全球聯合政府(United Earth Government),同時成立全球聯合武裝(United Earth Forces)。全世界最優秀的科學家齊聚麥克羅斯島,重建這艘巨大的飛船,飛船的代號改為:SDF-1(Super Dimension Fortress I)。在重建的過程中,一座新興城市——麥克羅斯市圍繞著這飛船拔地而起。通過對SDF-1的研究,人類也逐漸掌握了機器人技術,並據此組建了一支新型的機器人部隊。

2009年初,修復工作最後完工。2月,太空堡壘I號首航之日,天頂星艦隊抵達太陽系。兩軍進入交戰狀態,第一次宇宙大戰爆發,從此揭開了人類與外星文明短兵相接的第一章。

太空堡壘I號在艦長格羅佛的指揮下進行空間摺疊,由於計算失誤而帶著整個麥克羅斯市一起跳躍至冥王星軌道。在回歸地球的漫長航程中,人類與天頂星人之間的激烈交戰不斷發生,與此同時在堡壘內部也進行著一場場悲歡離合的故事。

年輕的戰鬥機飛行員瑞克·卡特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迅速成長,發生在他和歌星林明美以及太空堡壘指揮員之一麗莎·海斯之間的感情也在經歷著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在一次意外被俘過程中,麗莎等戰士得以與天頂星人直接接觸,由此發現了天頂星人只為戰鬥生存的生存理念,也同時發現了對方對於人類情感的異常反應。

太空堡壘開始尋求兩個種族的共存之道。而天頂星首領多扎也對地球文明產生濃厚興趣。潛入堡壘內部的天頂星間諜回到艦隊後帶回了地球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林明美的歌。原本只知道作戰的天頂星人逐漸接觸到了地球人的生活和風俗,他們開始嚮往地球人的生活,拒絕再進行無休止的戰爭。當天頂星的女飛行員——米莉亞·帕麗諾和地球飛行員——麥克斯·斯特林相愛並結婚時,兩種文明的互動終於碰撞出了火花。

多扎得知這個訊息後,大為震怒,決定毀滅地球,以防止天頂星人的繼續叛變。2011年4月,天頂星帝國出動了全部的四百多萬艘戰艦,對地球表面進行了毀滅性打擊,整個地表淪為一片焦土。倖存下來的太空堡壘勇士們和反叛的天頂星人聯合起來,進行了頑強抵抗。天頂星主力艦隊在林明美的歌聲中灰飛煙滅,第一次宇宙大戰結束。

雖然天頂星人的進攻被擊退了,但格羅佛深知,天頂星的主人機器人統治者還會再來,為了保衛地球不再受到侵犯,格羅佛決定建造太空堡壘II號,並建立一支強大的太空艦隊,去外太空尋找外星人的來源地,徹底消除外星人對地球的威脅。與此同時,回到地球的倖存者們開始了漫長的重建。但天頂星人與人類的混居狀態日久終於引發了部分天頂星不滿者的暴亂。原天頂星軍人凱龍乘機籠絡不滿者,重新發動對人類的進攻,天頂星人叛亂的時期開始了。在2014年1月的最後戰役中,太空堡壘I號、II號和凱龍旗艦同歸於盡。而在生死之際,瑞克也在兩位紅顏知己之間做出了最終抉擇。

2022年,瑞克·卡特和麗莎·海斯乘坐太空堡壘III號(SDF-3),率領遠征軍(Robotech Expeditionary Force)離開地球。這些先驅者中絕大部分再也沒有踏上過地球的土地。人類向外太空移民的時代從此開始。

第二部

機器人統治者

The Robotech Masters (TV版第37—60集)

A.D. 2029. 1 - 2030. 6

2029年,一支神秘的艦隊突然出現在守備空虛的太陽系,並迅速向地球接近。這些異星人就是來自泰洛星的機器人統治者(The Robotech Masters),當年的天頂星艦隊即是遵照其意志行動的奴僕。他們統治著眾多的合成人,雖然表面上看這些三位一體的異人像是縮小化的天頂星戰士,但實際上他們卻掌握著遠比天頂星文明更先進的技術,還擁有“史前能量”所特有的“音樂”。在與因維人的長年戰爭中他們損耗了太多能量,而天頂星人的覆滅使他們不得不親自出馬。2014年太空堡壘I號和凱龍旗艦相撞所釋放出來的巨大的史前能量,使他們從遙遠的星海彼端感知到這次能量大爆發,經過15年的航行,泰洛長老的艦隊終於抵達了這宇宙中最後一批史前能量的所在之地——地球。

機器人統治者並不像天頂星人那樣嗜殺成性,他們只想尋找被地球人忽視的史前能量,但如果地球人拒不交出史前能量,那么他們將不惜毀滅整個地球。遺憾的是飽受創傷的人類擁有太強的自衛意識,月面基地阿波羅的駐軍直接向外星艦隊發起攻擊。第二次宇宙大戰爆發。

此時在地球上最具實力的就是轄區包括太空堡壘I號遺址所在地的南十字軍(Southern Cross)。軍部最高司令倫納德將軍專制而剛愎自用,但軍隊中一大批年輕戰士擔當起了保衛家園的重任。其中,當年麥克斯和米麗亞的長女,也是第一個星際混血兒——戴納·斯特林,出類拔萃,從此登上了星際軍事舞台。

戴納·斯特林和她帶領的阿爾法戰術裝甲部隊第15小隊勇猛善戰,成為一次次戰鬥的勝利者,與他們共同奮戰的還有戰術裝甲空軍、憲兵總隊等部隊的英雄兒女們。兩個種族在互動過程中互相探底,機器人統治者發現自己低估了人類的實力。經過慎重考慮,他們下了一著險棋,將古代佐爾的克隆體——原先只擔任生化軍隊戰鬥指揮官的佐爾·普萊姆送入地球人中間,以探尋人類的軍事機密以及史前能量的真實情況。

佐爾·普萊姆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機器人統治者安插在人類中的間諜。在15小隊中他倍受戴納的關注。因為他們倆之間有著跨越時空的千絲萬縷的關係。圍繞著這個神秘的外星人發生了一系列矛盾糾紛,他成為揭開史前能量之謎的關鍵。

另一方面,機器人統治者正同時為日益枯萎的史前能量和自身社會的不穩定性而煩惱不已。他們的社會以三位一體為結構,看似穩固,實則脆弱,他們賴以安定民心鞏固統治的法寶——彈奏思維“音樂”的繆西卡三姐妹出現了不安定因素:繆西卡由於和地球戰士鮑伊·格蘭特相識相愛而產生了脫離三位一體的念頭。

慘烈的大戰末尾,由於南十字軍最高指揮部內部的互相傾軋,最高指揮官的決策失誤,人類又一次面臨全滅的險境。但最終強大無比的外星人艦隊在愛情這一催化劑中毀滅於內在危機的大爆發:繆西卡跟隨鮑伊脫離泰洛艦隊投奔地球,三位一體社會開始土崩瓦解;戰鬥中佐爾·普萊姆和戴納·斯特林相愛,終於恢復了他被複製的記憶和他本身的自我,史前能量秘密真相大白,佐爾·普萊姆背叛了機器人統治者,在最後時刻啟動自爆,與泰洛旗艦同歸於盡。

第二次宇宙大戰結束,機器人統治者艦隊全滅,南十字軍也遭受了沉重打擊,一蹶不振。身心俱疲的人們再度開始了漫長的重建。然而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泰洛旗艦自爆的同時,撞毀了太空堡壘I號殘骸中的主引擎,其中隱藏的史前能量隨著生命之花的飄散而四處遠播。散發的能量吸引了廣闊宇宙中另一角落的某一道目光,人類今後的道路將愈加艱難……

第三部

新生一代

The New Generation (TV版第61—85集)

A.D. 2031 - 2044. 7

2031年,因維人(Invid)抵達飽經磨難的地球,宣布他們對史前能量擁有占有權。這個強大而善戰的外星種族武裝力量對地球守備軍發起了摧枯拉朽般的攻勢,在消滅了一切抵抗力量後,占領了地球。

得到訊息的瑞克·卡特命令遠征軍(Robotech Expeditionary Force)艦隊回航。在主力艦隊到達之前,已有數批先遣隊搶先對因維人發動了攻擊,然而等待他們的卻只有恐怖和毀滅,因維軍隊輕而易舉就使先遣隊全軍覆沒。

占領地球的因維人幾乎已到達進化的頂點。他們可以根據環境的需要,隨意改變自己的形象和身體組成,甚至可以憑藉自身的意志。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對史前能量的依賴性是最強的,表面上強大的適應能力被這致命的弱點牢牢束縛著,而擁有生命之花、作為“宇宙中已知最後一塊史前能量聚集地”的地球,也就自然而然成為了它們的目標。

此時的人類雖然早已進入了星際殖民時代,但無論是在外星殖民地,還是遙遠空間中行進的船團里,所有的人都把地球當做是他們的故鄉。在他們的心目中,地球已經成為了一塊聖地,是人類文明的象徵。一方是為了奪回精神寄託,另一方則誓死要守衛最後的生存空間。於是在太陽系第三行星上,又一次發生了兩個文明之間的激烈碰撞。

遠征軍先遣隊的倖存者之一斯科特·博納德在軍隊全滅的絕望中遇到了其他5名地球上的自由抵抗者。危難中他們團結一心,組成了活躍在敵人後方的游擊隊,在遠征軍對敵作戰的同時與外星武裝進行長年周鏇。

漫長的戰鬥歲月里,游擊小隊先後遇到了兩位以人類形式出現的因維族女性。斯科特與愛麗爾、蘭瑟與茜拉的愛情使因維女王瑞吉斯深感人類情感與文明對她族人的威脅,而日益枯竭的史前能量以及陸續回航的遠征軍,都使她感到地球不再是適宜種族進化的久留之地。

第三次宇宙大戰的結局,再次以人類的勝利而告終,因維人在瑞吉斯的帶領下,向茫茫宇宙的深處飛去,少數人則留下來,積極地融入了人類社會中。人類與外星人成功的結合再次證實了貫穿系列的主題:“愛能戰勝一切”。

千千萬萬的倖存者從廢墟中站起來,重新建造新的家園。太空堡壘時代的歷史到此告一段落。也許在今後的日子裡,人類還將面臨更大的挑戰,也許終有一天,人類文明也會步向終結,但只要還有美麗的歌聲,只要還有愛,這個宇宙就永遠不會寂寞。

在遠征軍艦隊回航的途中,太空堡壘III號失蹤了,沒人知道它去向了茫茫宇宙的哪一個角落……

劇場版1

(1986年) 未說的故事

The Untold Story

A.D. 2027 (這部劇場版現在被視為TV第二部《機器人統治者》的“平行世界”故事,不再是ROBOTECH“正史”年表的組成部分。)

2027 年,機器人統治者(The Robotech Masters)來到地球,醞釀奪回寶貴的史前能量母體——這種謎一樣的能量可以提供整個文明世界的動力。但是就在地球外太空駐紮的機器人統治者此時發現這個目的不那么容易實現,於是他們首先尋找自己所失去的太空堡壘I號上的計算機主機。統治者們派出生化戰士,要求活捉地球政府的要員。他們抓住安德魯上校和其他一些人,帶回母艦。在那裡安德魯的一個克隆被製造,而真正的上校被處死。南十字軍發起了徒勞的進攻,損失慘重。冒牌安德魯獲得了太空堡壘I號的計算機主機——夏娃(EVE)的控制權。他作了一個將夏娃的資料傳送給一個廢棄衛星的“熱身運動”,事實上,這個衛星已經被機器人統治者控制。外星人開始截獲情報。

馬克·蘭迪是一名機師,他的朋友托德·哈里斯是一個ATACS的戰士,約馬克當晚見面。馬克見到托德時詫異地注意到他身邊的新機車。托德說這輛車是最後一輛MODAT(行動資料庫終端),可以通過它來連線夏娃。他還說必須保衛這車,政府有部分人和外星人合作。馬克把車帶回家,他的朋友修好了車,漆成紅色。第二天馬克帶他的女友貝姬參加一個音樂電視的試聽,路上貝姬應馬克的要求去看一些朋友拍電影。他們給馬克和他的車拍了片,中途被著名歌星夏娃的電視轉播打斷。政府很快找到了馬克,派出一隊殺手,馬克打敗了他們,直接抵達電視台,發現夏娃是一台化身為著名歌星的人形電腦。夏娃指示馬克前去位於地下的太空堡壘研究院。他們的交流被截獲情報的政府軍打斷,安德魯和馬克碰面了,一番打鬥後假上校欺騙了馬克,馬克憤然離去。

南十字軍利用夏娃組織一次進攻,但他們並不知道外星人已獲悉他們的行動。假上校殺死了貝姬的朋友——拍電影的凱里。安布雷博士是太空堡壘研究所的負責人,他切斷了夏娃和衛星的聯繫,假上校重新連線兩者。博士要去阿拉斯加手工切斷聯繫,馬克決定為凱里報仇,再次來到了研究所。經過激烈搏鬥馬克終於擊斃安德魯,救了博士一命。最終南十字軍找出了敵艦的弱點,摧毀了他們的母艦。機器人統治者開始撤退,地球獲得了短暫的和平。

OVA1

(1986年) 哨兵

The Sentinels

A.D. 2022

2020年,遠征軍旗艦太空堡壘III號(SDF-3)完工,預示著旨在遠赴外太空與機器人統治者(The Robotech Masters)爭取和談的“先鋒”行動即將開始。然而此時地球兩大武裝——以瑞克·卡特為首的遠征軍(Robotech Expeditionary Force)和以埃利·倫納德為首的南十字軍(Southern Cross)之間卻暗潮湧動。

已升任上將的瑞克·卡特在指揮事宜之外同時致力於指導訓練新一代飛行員,在他的關注下,傑克·貝克、凱倫·潘等年輕戰士迅速成長。遠征軍的出征已日益臨近,但軍官T·R·愛德華茲不懷好意的傾軋,卻給瑞克帶來了諸多煩惱。與此同時,明美趕回來準備參加瑞克和麗沙的婚禮,對此麗沙十分高興。

人類一直關注著機器人統治者的母星泰洛(Tirol),因為這是遠征軍此行的目的地,然而他們卻沒想到此時三個機器人統治者已帶領大部隊離開母星。兵力空虛的泰洛很快被前來尋找生命之花的因維(Invid)之王瑞金特軍隊攻占。滯留在泰洛的最後一個機器人統治者恰貝爾和他的學生雷被迫逃離首都。泰洛平民死傷慘重,瑞金特未能找到生命之花,於是在泰洛星上大肆屠殺。

瑞克和麗沙的婚禮在軌道兵工廠的禮堂里隆重舉行,明美掩飾住心中的憂傷,與新搭檔賈妮斯一起登台演唱。婚禮的最後,明美接到了麗沙向她拋來的花束。望著幸福遠去的新婚夫婦,她意識到自己和瑞克的故事已徹底成為往事。

因維女王瑞吉斯與性情暴虐的丈夫長期不和,在泰洛星上兩人更是互相指責。不滿丈夫所為的瑞吉斯獨自回到奧普特拉星球,繼續進行起源坑中的進化實驗。在生命之花蹤跡難尋的情況下,她決定放棄進攻泰洛領地,轉而追蹤太空堡壘I號。她和她的子民從此開始了奪回因維生命之花的漫長征途。

劇場版2

(2006年)暗影編年

暗影編年DVD封面 暗影編年DVD封面

The Shadow Chronicles

A.D. 2044

2022年,由瑞克·卡特將軍率領的遠征軍(Robotech Expeditionary Force)離開地球,他們的使命是前往宇宙深處,到源頭去阻止對人類的威脅。在曠日持久的哨兵戰爭中,遠征軍解放了所有被因維人(Invid)蹂躪的星球,與反抗因維人的外星種族結成了軍事同盟——哨兵(The Sentinels),終於在機器人統治者(Robotech Masters)的家園--泰洛星(Triol)取得了來之不易的和平。可是,地球卻在2031年被神秘的因維人占領。遠征軍以為因維人是最後的威脅,但沒有料到最大的威脅其實來自內部,在暗影中伺機等待……

長期掌管外星技術的T·R·愛德華茲將軍不滿將控制權交還給遠征軍議會的決議,密謀勾結因維攝政王瑞金特,叛變遠征軍。愛德華茲秘密開發的隱形技術令遠征軍損失慘重,哨兵同盟之一的海頓大使維特卻發現,愛德華茲努力多年的新成果,其實是一種失傳已久的古老的海頓技術——暗影技術(Shadow Technology)。海頓人(The Haydonites)主動協助遠征軍進一步研究開發,並且用暗影技術改造了遠征軍所有的艦隊。

對愛德華茲將軍的勝利討伐讓遠征軍對解放地球充滿了希望,並且意外地從愛德華茲那得到了中子彈頭,海頓人又提供了足夠的技術將中子彈頭改造成了中子S飛彈(Neutron-S Missiles)。公元2044年,大部隊浩浩蕩蕩地回到了闊別20年的地球,可遠征軍的旗艦SDF-3號卻在大決戰前神秘失蹤。

太空堡壘:暗影編年 太空堡壘:暗影編年

盤踞在地球上的因維人由女王瑞吉斯統領。一方為了占領宇宙中最後一塊的史前能量的繁殖地,而另一方為了奪回祖先的家園。空前激烈的大戰在地球空間打響。因維大軍如狂風暴雨、遮天蔽日般向遠征軍襲來,一批又一批年輕的生命向他們素未謀面的家鄉衝去,但迎接他們的只有黑暗與死亡。

形勢在轉變,遠征軍遭受重創,因維人占據了絕對優勢。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遠征軍總部下達了向地球發射中子S飛彈的命令,即使要以抹平半個地球為代價,也必須結束因維人的統治。因維女王瑞吉斯認出向因維蜂房衝來中子S飛彈正是暗影之子(Children of the Shadow)的武器,認為人類無比的邪惡。這促使她決定離開地球。瑞吉斯帶領著種族化身為精神鳳凰,摧毀了了所有的中子S飛彈拯救了地球。

正當遠征軍為收復地球而歡欣鼓舞時,更狡猾的敵人開始蠢蠢欲動,意圖誘惑遠征軍。讓遠征軍更吃驚的是,新敵人正是被因維人稱為“暗影之子”的海頓人——遠征軍曾經並肩作戰的同盟,而海頓人提供給地球人的武器與科技,都有著不為所知的致命威脅。

面對如此可怕的敵人,遠征軍卻失去了帶有史前能量母體的SDF-3號,這就意味著遠征軍失去了生命線,沒有史前能量母體的供給,整個人類文明圈將會倒退回使用石油與核能的時代,面對如此窘境,人類究竟將何去何從?

OVA2

(2013年)烽火情歌

Love Live Alive

烽火情歌DVD封面 烽火情歌DVD封面

《太空堡壘:烽火情歌》(Robotech:Love Live Alive)是格萊格·斯奈哥夫執導的動畫,編劇為卡爾·梅塞克、尹泰善、格萊格·斯奈哥夫、富田佑弘。

2010年4月17日,被譽為“太空堡壘之父”的卡爾·梅塞克因心臟病突發去世;美國金和聲公司於翌年製作了《卡爾·梅塞克的太空堡壘宇宙》紀錄片,以此紀念這位影響了全世界動漫產業的先驅。2011年10月在卡爾·梅塞克紀錄片首映時,金和聲播放了《Robotech:Love Live Alive》的片段,中間還帶有戴納的短片;金和聲動畫總監尹泰善在紀錄片裡表示,Love Live Alive將會是老動畫、從未公開的動畫加上新動畫。

2012年2月在舊金山AOD動漫展上,金和聲宣布:《太空堡壘》新作動畫《太空堡壘:烽火情歌》(Robotech:Love Live Alive)將於今年製作完畢,隨後馬上啟動《太空堡壘:暗影崛起》(Robotech:Shadow Rising)的製作。

2013年7月23日,《Robotech:Love Live Alive》在美國以OVA形式公開,片長90分鐘,相當於TV第三部總集篇加上少量新畫面。

劇情中的戰爭

在《太空堡壘》故事裡,橫跨近半個世紀的幾場星際大戰貫穿了劇情始終:

第一次宇宙大戰(The First Robotech War) 2009年—2011年

天頂星人叛亂(Zentraedi Rebellion) 2013年—2020年代,包括“不滿者起義”(Malcontent Uprisings)

哨兵戰爭(The Sentinels War) 2022年—2044年,包括“先鋒遠征”(Pioneer Expedition)

第二次宇宙大戰(The Second Robotech War) 2029年—2030年

第三次宇宙大戰(The Third Robotech War) 2031年—2044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