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鬼記

神君 別史 小魚日記《太平鬼記》,是尚思伽所著歷史短篇小說的結集。

作 者:尚思伽 著
出 版 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5089930
出版時間:2012-02-01
版 次:1
裝 幀:平裝
所屬分類:圖書 > 小說 > 歷史
圖書 > 小說 > 中國當代小說

目錄

史官
君子
變法
知音
萬人敵
神君
陌上桑
別史
附錄
崔某
孫筆振
薛偉
戒色
秀秀
刺客
冒牌蜘蛛俠
小魚日記

介紹

《太平鬼記》,是尚思伽所著歷史短篇小說的結集。其第一篇《史官》,就讓秋日陽光闖入晉獻公的史官存放龜甲的龜室,將讀者領入兩千餘年前春秋年間的宮闈。可這番“穿越”,卻只是為了讓讀者安分守己地讀中國歷史。當然,小說作者之心機在於營造氛圍,並將那氛圍瀰漫於故事周遭。在《史官》中,有秋日之陽,也有秋意侵人的涼、金秋夜寒的寂,敘述的卻是東周列國時代的晉國夷吾爭位、重耳復國故事的“前傳”。晉獻公寵愛的驪姬身世、體態、容貌之描繪,在《史官》里被游移於人首馬身的女妖與以色媚主的淫婦之間,並以深宮幽夜和淫祀血祭之陰森色彩渲染。如此文字,極有畫面感,不由讓人想起“一個畫面首先是對眼睛的一個節日”,那句法國著名畫家德拉克洛瓦之言。
正是在“森森鬼氣”的鋪陳、烘托下,《國語》、《戰國策》、《左傳》、《漢書》 等書中的某位歷史人物、某一歷史事件,在《太平鬼記》 中被作者的想像力點化,激活成為小說。如:《君子》揣摩孔子亡故之際,其各個弟子的心態;《變法》講商鞅在秦國政局動盪時的命運變遷;《知音》補敘荊軻及高漸離刺秦的前世今生;《萬人敵》 交代項羽烏江自刎後的身後事。《神君》、《陌上桑》等篇,作者的筆觸更是恣意縱橫……關於作品的藝術魅力,哲學家本雅明曾說:“藝術的關鍵是作品的‘韻味’或‘氣息’。作者審美體驗以其完美充盈和獨特個性,轉化為作品中不可複製、不可模仿的氣息,迴旋流動,使作品如同一個‘主體’對接受者說話。這種氣息仿佛具有神聖、權威、永恆的性質,使人與作品的交流中,產生震撼心靈的敬畏與暈眩。”《太平鬼記》正以那“森森鬼氣”,製造著作品的“韻味”或“氣息”。然而,《太平鬼記》的獨特個性,卻在於複製、模仿。君不見,書中的每篇歷史小說後,都有“鬼生曰:……”的文言點評。這是對“太史公曰”、“異史氏曰”的複製、模仿,可這複製、模仿卻是一份心存敬重的創造。在該書後記中,作者說,自己謹以這樣的文字和結構,“向中國偉大的史書傳統和小說傳統致敬”。
從《史記》到《聊齋》,映照著中國史學與文學的並駕齊驅。作為歷史小說,《太平鬼記》挾“怪力亂神”之典故,藉助文學語言,遊走在史籍的疆域中,身手矯健。對經典巨著的學習,正是孕育靈感之路。同樣讀《聊齋》,有人是“把卷坐斗室中,青燈��,已不待展讀,而陰森之氣,逼人毛髮。”有人卻說 《聊齋》“當以讀史記之法讀之,史記氣盛,聊齋氣幽,從夜火篝燈入,從白日青天出。排山倒海,一筆數行,福地洞天,別開世界,亦盛亦幽”。因此,《太平鬼記》之妙,妙在尋覓古人書中不得意處、難轉筆處,以想像力拓展時空,或點睛、或渲染。
作為“故事新編”的歷史小說創作,文學文本對歷史文本的繼承和再造,難就難在分寸感恰到好處的“拿捏”。文學對歷史繼承過分,則流於重述;文學對歷史再造過度,又不免失真。分寸感恰到好處的“拿捏”,在某種程度上猶如“戴著鐐銬跳舞”,《太平鬼記》中的《陌上桑》,就是在史籍桎梏中,文學騰挪翻飛的典型文本。
論及故事的場景展示,《太平鬼記》在服飾、器物、飲食、風俗等細節方面,文學對歷史的“伺候”是循規蹈矩、畢恭畢敬的。作者尚思伽在再顯歷史時空原貌上,可謂煞費苦心,從中可見她作為才女的細膩學養。這也正是她的聰慧之處。或許,她讀過薩特在分析福克納《喧譁和騷動》中有關時間的那番話:“對於福克納來說,恰恰相反,很不幸,過去從來未曾丟失,它始終在那裡,死死地纏住我們。我們逃避現時世界的唯一方式是神秘的出神忘形。”生活中,出神忘形多半寄身予回憶或夢境。《太平鬼記》中作者的文學想像,亦多半藉助回憶或夢境,施展身手。那也是該書風格的要素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