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腳下[2018年祝勇執導紀錄片]

天山腳下[2018年祝勇執導紀錄片]
天山腳下[2018年祝勇執導紀錄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天山腳下》是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中國中央電視台共同出品,祝勇、陳磊聯合執導,阿依布蘭、凱巴努、吾勒普汗等人出演的4K紀錄片。 該片分為《家園》、《成長》、《生活》、《傳承》、《尋路》五集,講述了幾位新疆少年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努力拚搏的故事。 該片於2018年7月2日晚22:30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 。

劇情簡介

《天山腳下》劇照 《天山腳下》劇照

新疆大地的風光之美多姿多態,既有壯闊粗獷,也有柔美細膩。伊犁 河谷春天的野杏樹,鮮艷的花朵漫山綻放,如夢如幻。對於生活在火洲吐魯番的孩子來說,與火一樣的太陽炙烤並存的,還有坎兒井中流淌的雪山融水,有葡萄架下吹拂的習習涼風。冰與火交融,大自然提供了一種神奇的饋贈。大自然的美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以具體生動的方式,注入人們的靈魂深處,讓他們敬畏天地,深切地意識到自己作為自然之子的身份。

小學生夏衣達和凱巴努,用歌聲和舞蹈、純真和美麗,和全班同學一道,在有1000多年歷史的塔什庫爾乾古城遺址,演出《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在現代化的石油城克拉瑪依,老一輩石油人的後代,年輕的街舞者們,用奔放的舞姿傳遞這座時尚城市的充沛活力,表達自己對於未來的嚮往。

喀什的維吾爾族老人,每天坐車20公里去老城裡的老茶館喝茶,與老夥伴們談天敘舊,茶煙裊裊,歲月從容。在並行的時間裡,夢想、激情和活力,也在這裡的每一個角落躍動。跟著姐姐學做裁縫的年輕庫車姑娘,勇敢地接下了好友婚禮上的十幾件伴娘禮服,要在很短時間內裁剪製作完成,她感覺到不小的壓力。

阿克蘇的哈薩克牧民,費盡心力將古老的鷹舞傳授給自己的兒女,因為這種雄鷹崇拜中深藏著一個民族的精神密碼。在吐魯番,當沉寂已久的木卡姆,經過一位青年藝術家的熱心推動,終於被一群高齡民間藝人重新彈奏和吟唱起來時,這一塊土地的魅力,也就獲得了有力延續。

阿爾泰的冬季寒冷漫長,牲畜飼料就要吃完了,不同民族的幾家鄰居通力合作,從齊胸深的雪中開拓一條通向草料場的路。路是具象的,大自然的凜冽使其負載勇敢、勤勞、團結、協作的意義。達坂城的哈薩克三姐妹,跟隨父母沿著天山西行,去哈薩克斯坦探望親戚,一路上為壯美的風光歡呼驚嘆 。

分集劇情

第1集 家園

天山以北,鞏乃斯草原腹地,有一片原始野杏林。春天到來,一夜之間就會花開如錦,芳香滿谷。草原上的哈薩克族牧民就要往春季牧場轉場了。四歲的阿依布蘭還不會騎馬,爸爸決定要在阿依布蘭回鄉里上學之前教會他騎馬。也木里哈去年成了家,今年是他第一次帶著自家的羊群轉場。

第2集 成長

慕士塔格峰是崑崙山脈最著名的山峰,被稱為冰山之父。塔吉克語中,塔什庫爾乾的意思就是石頭城,這座冰山下的石頭城,至2018年已有1400年的歷史。牧民居住分散,縣裡把適齡兒童全部集中在城鄉寄宿制國小念書。凱巴努上五年級,她酷愛舞蹈,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學校要組織一場匯報演出,指導老師要從她和另一名同學中挑選一名領舞。

第3集 生活

南疆喀什,中國版圖上最西邊的大都市,兩千年前,就有商人馱著絲綢抵達這裡,這裡成為向西進入中亞歐洲的交通要道之一,茶葉也成為了絲路貿易中的核心商品。對於喜愛吃牛羊肉的維吾爾族人來說,茶是他們化解油膩,增加維生素的最佳飲品,飲茶早已成為喀什老城的一種生活方式。

第4集 傳承

鷹,這種孤傲勇猛的動物,陪伴了哈薩克族人走過了漫長的遊牧狩獵時光。吾勒普汗的父親在家裡五兄弟中排行老大。他們五兄弟是阿熱勒鄉有名的馴鷹家族,都繼承了前輩們過人的馴鷹本領。散落在天山南北的文明遺蹟有很多,慶幸的是,它們並沒有完全被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第5集 尋路

天山南麓的巴音布魯克草原是中國最大的高山草原,兩百多年前,從伏爾加河東歸的蒙古族土爾扈特人在這裡世代生息。在蒙古族人心中,馬是神聖的動物,牧民常會從自家騎過的馬中,選出一匹神馬,不讓再騎乘,也不能宰殺。

分集劇情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2016年7月,該片正式開始拍攝。攝製組一行近20人,在伊犁、和靜、烏蘇、阜康、吐魯番、阿克蘇、喀什等地拍攝,寒來暑往,跨越四季,歷時一年多時間拍完該片 。在調研、拍攝、後期製作的全程中,採用國際化的標準和流程,在故事選擇與講述、聲畫技術指標等方面符合國際紀錄片的標準 。

主創團隊

演員表

角色演員
阿依布蘭 阿依布蘭
凱巴努 凱巴努
吾勒普汗 吾勒普汗
傑恩斯別克 傑恩斯別克
阿曼 阿曼
扎克爾 扎克爾
瑪力琴 瑪力琴
阿爾焦姆 阿爾焦姆

職員表

出品人郭新
製作人顏占領、王未來
監製李欣雁、馬勇、楊洪新
導演祝勇、陳磊
攝影孫宇
剪輯李欣、張哲、侯潤虎
錄音張繼申

以上來源

音樂原聲

曲目作詞作曲演唱類型
《心星》買買提肉孜·亞爾肯克爾曼克爾曼片尾曲

幕後花絮

1、該片在伊犁拍攝夏季牧民轉場時,與一場大雨不期而遇,劇組猝不及防,攜帶的帳篷里進了水,當天晚上,大家只能穿上雨衣,坐在雨水裡,瑟瑟發抖地度過一個不眠之夜,所幸設備沒有損失。

2、該片在超過50攝氏度的鄯善拍攝沙漠時,攝影師孫強中暑嘔吐後稍事休息,仍然堅守著二號機位繼續拍攝。

3、該片在冬季的阿勒泰拍攝時,連航拍器都不工作了,攝影助理陳明軒突患雪盲症,就醫後依然堅持工作 。

發行信息

播出時間播出頻道備註
2018年7月2日—7月6日晚22:30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CCTV1)首播
2018年7月9日—7月13日晚18:15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CCTV4)重播
2018年7月16日—7月20日晚20:08中央電視台紀錄片頻道(CCTV9)重播
2018年7月歐洲、美洲各國

作品評價

《天山腳下》海報 《天山腳下》海報

該片除了記錄新疆的民俗和新疆人的故事外,還充分展現了新疆的大 美景色。晨曦中的開都河九曲十八彎、伊犁河谷春季如夢如幻的野生杏花林、陽光下泛著橙色的喀什古城。每一幀圖畫都讓人心曠神怡 。該片第一集《家園》,壯美的場景與細膩動人的人物故事,牢牢抓住了觀眾的目光 (都市消費晨報評) 。該片以令人驚艷的高清畫面、質樸無華的敘事風格,深深打動了觀眾 (新疆網評) 。

該片經由一個個生活截面、一個個具體故事,讓觀眾得以深入了解新疆日常生活的皺褶,矚目於種種局部和細節。而它們的集合,則從總體上呈現出生活的豐富性,正是一種與此處大自然的壯闊諧和的狀態。人以及他們的生活,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成為紀錄片的主角。這些故事或者流光溢彩,或者沉靜樸實,都是真實而生動的生活,都流淌著鮮活而飽滿的情感。這一點共性,成為貫穿整部作品的一條脈絡,仿佛人體中的骨架,房屋中的柱樑。該片中人物大都是普通人,是散步時迎面走來的人,是茶館裡坐在鄰桌的人,每個人的喜怒哀樂,夢想和追求,折射的也是這種生活的素樸光澤。這正是該片和以往許多新疆題材紀錄片明顯的不同之處。。熱愛家園,延續傳統,追求夢想,擁抱現代生活,多民族和諧相處,讓觀眾從畫面中讀到了眾多的題旨 (人民日報評)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