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小空間-寫字樓階層的誕生與新都市文化

內容介紹

《大都市?小空間:寫字樓階層的誕生與新都市文化》主要內容簡介:雖然寸土寸金,但每棟寫字樓前都留有開闊得極為奢侈的綠地,用噴泉和花壇營造出一個舒適的公共空間,勝似公園的風景毫無保留地向行人開放,大方而親切。晚上的景色更美,繽紛的霓虹流光溢彩,給古老都城漆黑的夜色帶來了明媚的笑臉,那一道道奼紫嫣紅使這裡顯得比其他地方更加繁華和美好。寫字樓是建築美學,力學、信息工程學的完美結合,遠遠看去,那一座座挑戰人類技術和想像力的建築充分顯示出都市蓬勃的表現欲,以卓越的外觀設計和高調的宣傳態勢,為我的視窗製造出獨特的風景,寫字樓形象的構成元素擁有共同特點:它們都是貌似自然而非自然,貌似自由而非自由,貌似自我而非自我的,以一種似是而非的總體狀態呈現出來。這是從人性化出發,對傳統工作狀態下異化的一種反撥。但是。一旦被納入社會工作的整體系統,異化就必然存在。因而這種似是而非的反撥是尷尬的、虛幻的,反映了寫字樓里的人們對自由、自我的渴望和對自由、自我追尋卻不可得的無奈。寫字樓工作主要依靠腦力,只有物業、保全等需要強壯體力,所以這個階層推崇精細、文弱的形象,以往一個男人被形容為“娘娘腔”會覺得丟人,但如今特別是在都市中“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似乎是更大的奚落。成人和孩子界限不再分明,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打扮性感老辣,“寶寶秀”上滿是裝扮成紳士淑女的小大人;而成人則拚命拽住青春期的尾巴,向著嬌嗲粉嫩發展,加入Kidult行列,即便是非常私人化的手機,也難以保持信息的私有性,想壟斷媒介越來越艱難。社會權威和等級的確立在控制訊息的來源和多寡同時,還需要建立新的媒介秩序。

作者介紹

許苗苗(1977—),女,北京市人,2008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科研人員,主要方向為都市文化、網路文化。1993年即加入甘肅省作協成為最小的會員。1996年出版散文集《青春小站》(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自1999年開始研究網路文學,曾出版研究專著《性別視野中的網路文學》(九州出版社,2004)。

作品目錄

引 言
第一章作為都市空間的寫字樓
第一節 寫字樓溯源
一、寫字樓稱謂溯源
二、從“辦公樓”到“寫字樓”
第二節構成寫字樓形象的幾個元素
一、綠地與休閒邏輯
二、大堂與面子經濟
三、電梯、工位與封閉空間
第二章寫字樓在城市文化中的位置
第一節 文學作品中的想像之源
一、村上春樹與倪匡的“內外之別”
二、張欣與邱華棟的都市寫作
第二節 影視劇集中的別樣風景
一、背景符號
二、性格元素
三、參與角色
第三節 新媒體中的時尚話題
第四節城市語彙中的標誌建築
一、地圖上的新節點
二、北京城市建築的場域分析
第三章空間解讀與空間意義
第一節高度體驗與空間感受
一、高度的情感體驗
二、風水的空間感悟
三、空間的生產與解讀
(一)列菲弗爾與“空間的生產”
(二)福柯與異托邦
(三)詹明信與後現代都市
(四)蘇賈與第三空間
第二節寫字樓的空間意義
一、當代建築——偏向空間的媒介
二、寫字樓——期待闡釋的意義空間
第四章寫字樓階層與寫字樓文化
第一節寫字樓階層的界定
一、空間——社會分層的新維度
二、層出不窮的時尚社會階層
第二節寫字樓文化——媒體與階層的互動
一、媒體與標籤化
二、雙向銷售
三、階層文化教育
第五章寫字樓階層的特點
第一節程式強制
一、非選擇性
二、符號規訓
三、寫字樓腔的威逼利誘
四、動力型學習
第二節數字控制
一、身體的量化
二、個性的量化
三、身份的量化
第三節網路異化
一、模糊空間
二、模糊時間
三、模糊身體
第六章寫字樓社會
一、寫字樓化婚戀與家庭
二、寫字樓化娛樂與時尚
三、寫字樓化經濟與服務
(一)寫字樓創造新經濟
(二)經濟服務的時空拓展
四、寫字樓化等級與經驗
五、寫字樓化區域與城市
結語 寫字樓化的未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