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鄉[浙江省]

大灣鄉[浙江省]

大灣鄉是雲和縣邊遠山區貧困鄉,低收入農戶136戶,510人,人均收入4750元,貧困面達25%。 2008年年4月,大灣鄉為農民精心選擇發展項目,發展代料黑木耳產業。 每畝收入5000元左右,四季豆種植面積將達到500畝,產值預計達250萬元。

(圖)大灣鄉[浙江省]大灣鄉[浙江省]

大灣鄉位於雲和縣西南部高山地帶,東南界景寧畲族自治縣,西和沙鋪鄉接壤,北與崇頭鎮毗鄰。平均海拔850米,區域面積41.75平方公里,距縣城31公里。轄4個行政村,13個自然村,27個村民小組。

簡介

大灣鄉地處雲和縣西南部高山地帶,東南界景寧畲族自治縣,西和沙鋪鄉接壤,北與崇頭鎮毗鄰。平均海拔850米,區域面積41.75平方公里,距縣城31公里。轄4個行政村,13個自然村,27個村民小組。有567戶,總人口2254人(其中畲族175人,非農業人口22人)。

大灣鄉是雲和縣邊遠山區貧困鄉,低收入農戶136戶,510人,人均收入4750元,貧困面達25%。

資源

森林資源豐富,主產松、杉、雜木和毛竹,林地面積5.7萬畝,森林覆蓋率86.6%,林木蓄積量12.9萬立方米。本年造林450畝(其中經濟林類110畝),林木撫育1550畝。

農業科技

(圖)大灣鄉[浙江省]大灣鄉--黑木耳(袋料)

科學技術開發項目:

以葉山頭、林山下兩村共建為示範基地的玩具林、菇木林藥材林為示範基地的三個千畝基地建設3800畝;以項山村為示範基地的袋料黑木耳產業100萬袋;以大灣岙頭村為示範基地的段質花菇標準化產業100萬袋;以葉山頭下洋村為示範基地的高山生態四季豆產業500畝;葉山頭下洋村為示範基地的稻田養魚產業800畝;以林山下、項山村為示範生產基地的來料加工產業從事人員100人;以吊慶坑為示範基地的開發竹筍產業800畝;以組團開發和勞動力轉移等形式推進勞務經濟發展從業人員970餘人;以葉山頭下村為示範基地的天南紅稻產業300畝。

在政策扶持:

投入扶持3000元,建立天南紅稻栽培基地100畝;發展袋料黑木耳每袋扶持0.2元;三個千畝基地開發每畝扶持50元;政府採購買單贈送魚苗給農戶;扶持竹筍林示範基地每畝120元;政府贈送苗木開發香榧基地(苗木每株40元)。

經濟

(圖)大灣鄉[浙江省]大灣鄉--紅稻每畝收穫稻穀都在700斤以上

2008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769萬元(其中農業產值1569萬元);招商引資480萬元;財政收入5.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291元,比上年增254元,增長12%。

耕地1980畝。糧食播種面積2900畝,畝產299公斤,糧食總產量907噸;生產袋料香菇130.2萬袋、袋料黑木耳51萬袋;稻田套養田魚505畝。實現農業總產值1569萬元,比上年增長6%。

2008年,大灣鄉天南紅稻科普示範基地,引進了20畝單季稻新品種天南紅稻進行試種。農技站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服務,每畝收穫稻穀都在700斤以上。市場以每斤3元價格收購,超出普通水稻52%。

2008年年4月,大灣鄉為農民精心選擇發展項目,發展代料黑木耳產業。種植的袋料黑木耳的200多戶,每戶總收入將達到35000元,每袋淨掙4元。

引導村民種植高山四季豆。農民生產的四季豆全部按契約由專業合作社上門收購,保底價為每斤1.4元。每畝收入5000元左右,四季豆種植面積將達到500畝,產值預計達250萬元。

扶貧

結合本地發展特點,扶持低收入農戶發展食用菌、玩具用材林、菇木林、藥材林、筍竹兩用林、名優茶葉、養殖業等產業。對208戶低收入農戶實行了“以獎代補”的措施,有126戶貧困戶發展了各類產業。

使用幫扶基金。大灣鄉還實行“按需分配”的原則,如貧困戶的就學補助、醫保繳費、災難救助等。

“養兩頭豬,給予100元獎勵;建一個沼氣池,給予200元補貼;開發林木,進城打工或創業,都給予政策補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