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河風景區

大寧河風景區

大寧河風景區是大寧河除巫山小三峽外中上段景區的總稱,是奉節—巫溪—巫山“金三角”的三條主軸線之一,以景點密集、可游性強和自然、人文、民俗的和諧統一著稱,堪稱“百里畫廊”,有“天下第一溪”的美稱。

基本信息

簡介

巫溪大寧河風景區巫溪大寧河風景區

大寧河風景區是大寧河除巫山小三峽外中上段景區的總稱,是奉節—巫溪—巫山“金三角”的三條主軸線之一,以景點密集、可游性強和自然、人文、民俗的和諧統一著稱,堪稱“百里畫廊”,有“天下第一溪”的美稱。

大寧河風景區一線串珠,綴連廟峽、巫溪縣城、剪刀峽、寧廠古鎮、靈巫洞、漢風神谷、月牙峽、雞心嶺等景區(點),以自然、人文、民俗風情的有機結合而著稱,既是奉節—巫溪—巫山“金三角”旅遊區的軸心景區,又是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的主要構建點之一。 大寧河景區旅遊資源高度富集,旅遊產品豐富多樣,以秀水、幽峽、奇峰、怪石、巧洞的自然風景美,製鹽、懸棺、棧道、古鎮、蔡倫式造紙的人文古樸美和古風濃郁的巫巴民俗風情美倍受遊客青睞,是新三峽旅遊的重點景區和奉節-巫溪-巫山“金三角”旅遊區的龍頭景區。

廟峽景區

廟峽 即妙峽,廟峽妙景天下絕。廟峽有“三絕”,一是岩棺,二是古棧道,三是“白龍過江”。

廟峽歷為“大寧河七峽之冠”。兩岸峻峰聳峙,峭壁如削,植被濃郁如墨,峽內猿猴攀援,鴛鴦嬉戲,古棧道依稀可見,雲台仙子縹緲可人。

巫溪廟峽翡翠谷景區,是大寧河景色最為奇絕的一段峽谷,南起廟溪河,北至馬連溪,總長22華里,水碧、峽幽、峰奇、瀑絕,兩座巍峨雄奇的鳳凰大山,拔水擎天,夾江而立,引人入勝的鯉魚跳龍門,活靈活現,雄奇壯觀。峽內植被蒼翠,猿猴嬉戲,鴛鴦浮水,古棧道依稀可見,雲台仙子縹緲神秘。

三峽工程竣工後,隨著庫區水位回灌延伸到廟峽入口,廟峽不僅可原址原樣、原汁原味留存三峽地區古棧道人文景觀、峽谷景觀,並將成為新三峽旅遊格局中原態峽谷旅遊的替代旅遊吸引物和新賣點,而且將因150—300座遊船可以直達位於廟峽入口的大寧河旅遊專用碼頭,其可游性、可進入性都將大大提升。

荊竹壩古岩棺

大寧河荊竹壩古岩棺大寧河荊竹壩古岩棺

岩棺也稱懸棺,位於巫溪荊竹峽的荊竹壩岩棺群 ,現存岩棺24具,為距今2000多年的古代巴人、濮族岩棺葬群,是全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岩棺群。所有棺木皆為整木剜造,刀劈斧鑿,工藝粗糙。棺蓋棺身,系子母榫相扣。古人因何原因,用何手段把這些沉重的木棺擱,放到離河面300多米的岩縫中,至今尚是未解之謎。

大寧河古棧道

廟峽峽谷中,壁立千仞的兩岸懸崖上,有一個個人工開鑿的方形石孔,共6888個。各孔平行排列、相距約五尺,六寸見方,深約尺許,此為大寧河古棧道 。大寧河古棧道網,沿大寧河盤山環繞,縱橫交錯,蜿蜒延伸達幾千公里,貫通湖北、陝西、重慶三省(市)。大寧河古棧道規模之大,工程之艱,比四川劍閣棧道有過之而無不及。大寧河古棧道何人因何事而修,史跡記載與民間傳說眾說紛紜,至今懸而未解。

漢風神谷景區

漢風神谷:位於大寧河上游荊竹峽荊竹壩,占地28畝,古樸寧靜,曲水流殤,環境清奇素雅。園區利用壁畫、雕塑、臉譜、聲像展播等多種手段著力彰顯遠古巫文化形態和內涵,並再現蔡倫式造紙術。

靈巫洞景區

靈巫洞:距巫溪縣城12公里,置身洞府前,有“前行一步入仙境,後退幾階臨羼崖”之感。東岸主洞琳宮,全長1500m,其定海神針、鍾乳天橋、九龍壁為中國溶洞“三絕”,被譽為“三峽庫區第一洞”。靈巫洞景區具有“乘電梯上山觀光,入洞府地下尋幽,坐索道空中攬勝,馭滑車旱撬取樂,駕皮艇寧河逐浪”的最佳旅遊組合效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