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入楞伽經

是名句身。 是名文身。 是名名句文身。

著者

唐·實叉難陀譯

朝代

書目提要

〖解題〗 (暫缺) 〖質量〗二三校。

版本

通行本

卷數

9

部分內容閱讀

●卷一
說名為無者眾生亦應無。無色論是斷諸識不應生。識依四種住無色云何成。內外既不成識亦不應起。
複次大慧。我當說名句文身相。諸菩薩摩訶薩善觀此相了達其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能開悟一切眾生。大慧。名身者謂依事立名。名即是身。是名名身。句身者謂能顯義決定究竟。是名句身。文身者謂由於此能成名句。是名文身。複次大慧。句身者謂句事究竟。名身者謂諸字名各各差別。如從阿字乃至呵字。文身者謂長短高下。複次句身者如足跡。如衢巷中人畜等跡。名謂非色四蘊。以名說故。文謂名之自相。由文顯故。是名名句文身。此名句文身相汝應修學。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已離於眾緣自相所分別。身中不復起我為無所行。眾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見皆無相愚夫妄分別。
妄說諸世間從於微塵生。而彼塵無因九種實物常。從實而成實從德能生德。真法性異此毀謗說言無。
思念於眾生而現於佛像。眾生心所現皆從習氣生。種種諸影像如星?日月。若大種是有可有所造生。
及以生不生不分別二義。從於阿賴耶生起於諸識。終不於一義而生二種心。由見自心故非空非言說。
明智所立喻猶未顯於心。其中所集義豈能使明了。諸法別異相不了惟一心。計度者妄執無因及無起。
爾時世尊聞是語已即告之言:夜叉王。過去世中諸大導師。鹹哀愍汝受汝勸請。詣寶山中說自證法。未來諸佛亦復如是此是修行甚深觀行現法樂者之所住處。我及諸菩薩哀愍汝故受汝所請。作是語已默然而住。時羅婆那王。即以所乘妙花宮殿奉施於佛。佛坐其上。王及諸菩薩前後導從。無量?采女歌詠讚嘆。供養於佛往詣彼城。到彼城已羅婆那王及諸眷屬。復作種種上妙供養。夜叉眾中童男童女。以寶羅網供養於佛。羅婆那王施寶瓔珞奉佛菩薩以掛其頸。爾時世尊及諸菩薩受供養已各為略說自證境界甚深之法。時羅婆那王並其眷屬。復更供養大慧菩薩。
本識在蘊中如金銀在礦。陶冶煉治已金銀皆顯現。佛非人非蘊但是無漏智。了知常寂靜是我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