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香果

多香果

多香果主產地為牙買加、古巴等中南美洲國家,是只有在美洲大陸才能培育的植物。喜生於酷熱及乾旱地區。收采和加工:在果實已成熟、但仍是綠色時即收采。收采後乾酷日下曬乾至果皮紅棕色。乾燥後種子產生類似肉桂、丁香和肉豆蔻的混合芳香氣味,故稱多香果。多香果樹高達9公尺(30呎),果實在完全成熟前採摘,然後曬乾,使之從綠色變成暗淡淡淺紅褐色。稱為多香果的有好幾種其他芳香灌木,如卡羅來納多香果(Calycanthus floridus),原產美國東南部,歐洲常有栽培,株形優美;日本多香果(Chimonanthus praecox)即臘梅,原產東亞,在歐洲和美國栽作觀賞植物;野多香果即美國山胡椒(Lindera benzoin),產於北美東部,其漿果芳香,可作真正多香果的代用品。

基本信息

簡介

漢語拼音:Duo xiang guo

別名:牙買加胡椒、三香子甘椒

英文名:Allspice

學名:Pimenta officinalis L.

科屬:桃金孃科

多香果植物形態多香果植物形態

基原物料的生態:高大常綠喬木,樹皮具芳香氣味。葉片長橢圓形,全緣,革質,葉面光亮,有芳香味。花簇生於葉腋,花朵細小,花冠白色,充滿香氣。漿果圓球形,青綠色,成熟時深綠色,外皮粗糙,端有小突起,類似黑胡椒,果實內有種子2枚,有強烈的芳香和辛辣味。花期4~6月。

詳細介紹

丁香和肉豆蔻的混合芳香氣味,故稱多香果。

多香果多香果

使用部分:為桃金孃科植物多香果的乾燥種子。

性味:味辛,性溫。具多種芳香氣味。

主要成分:種子含有揮髮油。成分為丁子香酚(Eugenol、),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C、B1、B2和多種礦物質。

烹調用途:用於魚類、肉類菜餚的增香調味,或磨成粉末(多香果粉)加於湯類中作調味用,亦可加於蛋糕或果醬中使味道更可口。

其他作用:有抗菌、殺菌和減輕腸胃氣脹、促進消化的作用。

備註:多香果是在16世紀由西班牙航海家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從牙買加帶到歐洲,因其形態似黑胡椒,故當時人稱為“牙買加胡椒”。

生物學介紹

桃金孃科(Myrtaceae)熱帶常綠樹,學名Pimenta diocia,舊稱P. officinalis。原產西印度群島和中美。漿果可提取高級香料。因其乾燥的漿果具有類似丁香、桂皮和肉豆蔻的綜合香味,故名。廣泛用作烘烤、醃製食品和肉餡的香料。早期西班牙探險家把它誤認作一種胡椒,因此其學名即來源於西班牙語胡椒(pimenta)一詞。英語中又稱pimento或Jamaica pepper(牙買加胡椒)。據記載,1601年首次輸入歐洲。多香果樹高達9公尺(30呎),果實在完全成熟前採摘,然後曬乾,使之從綠色變成暗淡淡淺紅褐色。果實近球形,直徑約5公厘(0.2吋),含2粒腎形暗褐色種子,味芳香而辛辣。牙買加產多香果含精油約4.5%,而中美產者約含2.5%;精油的主要成分是丁子香酚(C10H12O2)。稱為多香果的有好幾種其他芳香灌木,如卡羅來納多香果(Calycanthus floridus),原產美國東南部,歐洲常有栽培,株形優美;日本多香果(Chimonanthus praecox)即臘梅,原產東亞,在歐洲和美國栽作觀賞植物;野多香果即美國山胡椒(Lindera benzoin),產於北美東部,其漿果芳香,可作真正多香果的代用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