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死性結腸炎

壞死性結腸炎

是一種散發病,主要引起雞和火雞腸黏膜壞死。本病的病原為C型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又稱魏氏梭菌。

基本信息

簡介

壞死性結腸炎壞死性結腸炎

壞死性腸炎(Necroticenteritis)又稱腸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病雞排出黑色間或混有血液的糞便,病死雞以小腸後段黏膜壞死為特徵。

魏氏梭菌是腸道內的常在菌,通過污染的土壤、水、灰塵、飼料、墊草、器具等傳播,當腸黏膜受損時,便可導致本病發生。主要侵害2周齡至5月齡的雞。死亡率為5%--50%,對養雞業危害大,國內外均有本病發生。飼料蛋白質大量增加、腸黏膜損傷、口服抗菌素、環境中魏氏梭菌數量的增多等因素,均可成為本病的誘因。

病原學

革蘭氏染色陽性,長4~8μm,寬0.8~1μm,為兩端鈍圓的粗短桿菌,單獨或成雙排列,在自然界中形成芽胞較慢,芽胞呈卵圓形,位於菌體中央或近端,在機體內形成莢膜,是本菌的重要特點,但沒有鞭毛,不能運動,人工培

養基上常不形成芽胞。其最適培養基為血液瓊脂平板,37℃厭氧培養過夜,便能分離出魏氏梭菌。魏氏梭菌在血液瓊脂上形成圓形、光滑的菌落,直徑2~4mm,周圍有兩條溶血環,內環呈完全溶血,外環不完全溶血(多用兔、綿羊血)。

可用鑑別培養基進行魏氏梭菌的鑑定。魏氏梭菌能發酵葡萄糖、麥芽糖、乳糖和蔗糖,不發酵甘露醇,不穩定發酵水楊苷。主要糖發酵產物為乙酸、丙酸和丁酸。液化明膠,分解牛乳,不產生吲哚,在卵黃瓊脂培養基上生長顯示可產生卵磷脂酶,但不產生脂酶。毒素與抗毒素的中和試驗可用於鑑定魏氏梭菌毒素的型別。

A型魏氏梭菌產生的α毒素,C型魏氏梭菌產生的α、β毒素,是引起感染雞腸黏膜壞死這一特徵性病變的直接原因。這兩種毒素均可在感染雞糞便中發現。試驗證明由A型魏氏梭菌肉湯培養物上清液中獲得的α毒素可引起普通雞

及無菌雞的腸病變。除此之外,本菌還可產生溶纖維蛋白酶、透明質酸酶、膠原酶和DNA酶等,它們與組織的分解、壞死、產氣、水腫及病變擴大和全身中毒症狀有關。

流行病學
壞死性結腸炎壞死性結腸炎

在正常的動物腸道就有魏氏梭菌,它是多種動物腸道的寄居者,因此,糞便內就有它的存在,糞便可以污染土壤、水、灰塵、飼料、墊草、一切器具等。另外發病的雞多為2

~3周齡到4~5月齡的青年雞,它們受體內外的各種應激因素的影響,如球蟲的感染,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的增加,腸黏膜損傷,口服抗生素,污染環境中魏氏梭菌的增多等都可造成本病的發生。

臨床症狀

壞死性結腸炎壞死性結腸炎

2周到6個月的雞常發生壞死性腸炎,尤以2~5周齡散養肉雞為多。臨床症狀可見到精神沉鬱,食慾減退,不願走動,羽毛蓬亂,病程較短,常呈急性死亡。編輯本段病理變化 

病變主要在小腸後段,尤其是迴腸和空腸部分,盲腸也有病變。腸壁脆弱、擴張、充滿氣體,內有黑褐色腸容物。腸黏膜上附著疏鬆或緻密的黃色或綠色的假膜,有時可出現腸壁出血。病變呈瀰漫性,並有病變形成的各種階段性

景象。實驗感染病變顯示,感染後3h十二指腸呈現腸黏膜增厚、腫脹,充血;感染後5h腸黏膜發生壞死,並隨病程進展表現嚴重的纖維素性壞死,繼之出現白喉樣的偽膜。肝臟充血腫大,有不規則的壞死灶。

診斷

臨床上可根據症狀及典型的剖檢及組織學病變作出診斷。進一步確診可採用實驗室方法進行病原的分離和鑑定及血清學檢查

鑑別診斷

本病應與潰瘍性腸炎和球蟲病相區別。潰瘍性腸炎的特徵前已述及,大腸桿菌與魏氏梭菌在培養特性上是有區別的。球蟲病與魏氏梭菌病可以並發,可通過細菌培養與球蟲檢查來加以區分。

防治

1.預防加強飼養管理和環境衛生工作,避免密飼和墊料堆積,合理貯藏飼料,減少細菌污染等,嚴格控制各種內外因素對機體的影響,可有效地預防和減少本病的發生。

2.治療桿菌肽、土黴素、青黴素、痢特靈、維吉尼亞黴素、泰樂菌素、林肯黴素等對本病具有良好的治療和預防作用,一般通過飲水或混飼給藥。

這是一種由產氣莢膜桿菌引起的小腸和大腸的炎症性疾病.

除產氣莢膜桿菌性食物中毒外,偶爾梭狀芽胞桿菌可引起小腸和大腸急性炎症性的或有時是壞死性的腸病.這種梭狀芽胞桿菌腸毒血症既可是孤立的散發病例,也可成群暴發,而有的似乎由於(至少部分如此)進食污染的肉品引起.類

似的過程也可發生於接受治療的白血病患者.發生在紐幾內亞的豬痢(pigbel)可能系進食被C型產氣莢膜桿菌污染的豬肉所致,這種病輕重不一,輕者只有輕度腹瀉,重者為暴發性毒血症伴有脫水,休克甚至死亡.新生兒和幼兒比成人更易得病.年長兒童可伴有神經性厭食.已開發出實驗用類毒素疫苗,但尚未商品化.壞死性腸炎可發生於蛋白缺失的

人群,飲食衛生差的人群以及大量食肉的宴會和進入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的大宗出產的食品的人群.這種情況可見於紐幾內亞,非洲和中南美洲部分地區及亞洲.

發生於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可能由產氣莢膜桿菌,酪酸梭狀芽胞桿菌和艱難梭狀芽胞桿菌引起.然而這些細菌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