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鄉[河南省鄲城縣城郊鄉]

城郊鄉[河南省鄲城縣城郊鄉]

城郊鄉位於鄲城縣城周圍,內與縣城環形接壤,外於10鄉鎮相連,交通十分便利,東臨105國道和京九線, 西靠京廣線,北臨隴海線, 南臨公路、漯雙公路縱橫其中,鄲石公路穿境延伸,110千伏變電站坐落境內。全鄉轄27個村民委員會,120個自然村,249個村民小組,64506人,14782戶, 74349畝耕地,面積80平方公里。

全鄉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1989年以來,與省農科院等單位聯合,建成小麥良種繁育基地2000畝,1995年建成小麥新品種繁育基地3000畝,小麥種植全部達到良種化平均單產達到452公斤。1997年以來,連年被河南省列為農業綜合開發鄉,農業綜合開發面積39000畝,促進和加強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打井配套,興修水利工程、旱澇保收高產示範田面積達到五萬畝,保證了糧食的穩產增產,成為河南省糧食生產百強鄉鎮之一。推廣了一年三至五 熟種植模式,調整了農業科技結構,糧經作物種植比例達40:60。

12年來,由於堅持農業產業化調整,走集約經營之路,規模發展蔬菜,在高薪聘請專家指導下,建立7個蔬菜生產示範園區,發展高科技JRC大棚800個,日光溫室150座,輻射帶動陸地萊種植,面積達 20000畝,成為蔬菜鄉的雛形。新建占地40畝規模的“鄲城縣蔬菜批發市場”,日均成交量40噸,成為全縣蔬菜生產內銷外連的市場紐帶,被譽為豫東“小壽光”,並促進了“訂單農業”的發展。

養殖業按照家庭起步,股份突破規模經營的路子,由千家萬戶的分散養殖轉變為集體、個體、聯合體的規模養殖,並形成了養羊、養牛、養豬、養雞的專業村區域養殖。發展專業村7個,鄉成立了“365養殖服務公司”,日日有信息,天天有服務,實行統一供種,統一供料,統一銷售的產、供、銷模式。法古寺黃牛交易集貿市場的建立,不僅促進了黃牛生產的發展,而且湧現了一批養牛專業大戶, 品種噸子牛的飼養量每日俱增, 而且為肉牛屠宰戶,找到了固定購買市場。發展規模養殖場218個,養殖專業戶5600戶,其中養殖大戶2080戶,年出欄生豬44600頭,其中出欄三元商品肉豬35000頭,成為 該市生豬供港、澳、滬商品豬生產基地,家禽飼養量15.9萬隻,每年向社會提供鮮蛋1052噸。

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迅速發展,由於緊靠縣城,鄉村聯合體、個體股份辦廠愈來愈多,箔業生產基地,麵粉、粉條生產基地已經形成,鄉政府門前的農工貿市場的建立,促進了農副業經濟產業的經營,產品行銷山東、安徽、 山東、甘肅、新疆等10多個省份,全鄉新發展規模企業136個,主要是金屬製品、水泥預製、塑膠製品、 電線電纜、防水材料、造紙、運輸、食品、藥業、建築建材、飲食服務等,鄉鎮企業產值達3.0688億元,鄉鎮企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農民增收,財政增長,而且帶動了該鄉小城鎮建設。

社會各項事業興旺發達,全鄉擁有中、國小教師 825名,其中大專以上的274名, 中專以上的376名,先後投資500萬元興建了城郊一中、城郊三中兩所教學樓,有12個村民委員會興建了國小教學樓,全鄉中國小教學儀器和設施配套達到“普九”標準,國小畢業生全部免試進入國中,適齡兒童入學率和畢業率為99.8%。 鄉村辦起了科技文化大院,農業的科學文化水平迅速提高。新建三級油路21公里,結合省、縣級公路貫通,全鄉21個行政村已達到村村“通油路”。 鄉村辦起了敬老院和幼稚園,鄉敬老院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