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

《城市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是2015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崔建國、張峰、陳啟斌。

基本信息

作者:崔建國、張峰、陳啟斌 等編著

叢書名:城市水資源與節約用水技術叢書

出版日期:2015年7月

書號:978-7-122-24283-9

開本:16K 787×1092 1/16

裝幀:平

版次:1版1次

頁數:452頁

內容簡介

《城市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以城市供水水源為主要對象,研究城市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全書從水資源自然屬性及其危機狀況入手,明確了城市水資源的基本內涵;本著高效利用水資源的思想,提出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技術、論述了跨流域調水工程技術及其生態環境效應,介紹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海水利用、以及含H2S水、高硬度水、高鹽度水、高硫酸鹽水等其他非常規水資源的利用技術;從水資源的能源屬性出發,建立了水資源的能源利用概念,論述了工業廢熱水利用、污水熱源利用、地下水冷能利用、地熱能利用等水的能源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益評價方法。最後,從水量、水質和能量角度論述了水源地保護工程技術,提出了城市水資源利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問題及其評價方法。

本書可供從事節水、給水排水工程、環境工程、水利工程、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能源利用工程等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及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目錄結構

第一章水資源1

第一節水資源的涵義及特性1

一、水資源涵義1

二、水資源特性3

三、水資源分類5

第二節自然界水循環和水量平衡5

一、自然界水的組成5

二、水的自然循環與水量平衡6

三、人類活動與水資源變遷12

第三節中國水資源危機14

一、基本狀況及水資源分布特點14

二、水資源開發利用狀況16

三、水資源面臨的挑戰18

四、中國水資源戰略19

參考文獻22

第二章城市水資源23

第一節城市水資源的涵義23

一、城市水資源的概念23

二、城市水資源的類型24

三、城市水資源的特點39

第二節城市水資源利用43

一、城市供水對水資源的要求43

二、城市水資源利用方式與特點57

三、城市水資源利用中的問題62

四、城市水資源高效利用的內容和意義63

參考文獻66

第三章地下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67

第一節地下水資源的分類與特徵67

一、地下水資源分類67

二、地下水資源特徵71

第二節地下水資源評價74

一、地下水資源量的計算74

二、地下水資源評價的內容和原則81

三、地下水資源評價的步驟與方法83

四、地下水水質評價84

第三節地下水水源地選定85

一、地下水水源地類型85

二、水源地的選定方法86

第四節地下水取水構築物的合理布置87

一、地下水取水構築物的種類及適用條件87

二、取水井的平面布置87

三、取水井的垂向布局89

第五節井群系統設計90

一、井數和井間距確定90

二、開採井的水力計算92

三、井群系統的設計步驟105

第六節井群聯絡系統的水力平衡112

一、井群聯絡112

二、井群聯絡系統水力平衡原理113

三、井群聯絡系統水力平衡計算步驟115

四、井群聯絡系統水力平衡計算實例116

參考文獻120

第四章地表水的合理利用121

第一節地表水的利用條件121

一、河流的利用條件121

二、湖泊和水庫的利用條件123

三、海水的利用條件124

第二節地表水資源評價124

一、水資源分區124

二、降水量分析計算125

三、單站徑流量的分析計算128

四、分區地表水資源量計算132

第三節地表水取水構築物的合理選用134

一、地表水取水構築物的類型及適用條件134

二、取水口位置選擇135

第四節既有水利設施改造取水工程143

一、水利設施的運行狀況143

二、既有水利設施改造的原則144

三、既有水利設施改造取水實例144

參考文獻154

第五章地表水與地下水的聯合運用155

第一節地表水與地下水聯合運用的方式與目標155

一、聯合運用的方式155

二、聯合運用的目標156

三、聯合運用的條件156

四、聯合運用的意義159

第二節地表水與地下水聯合運用模型和技術方法159

一、聯合運用最佳化技術研究現狀159

二、聯合運用模型分類164

三、多水源多目標聯合調度管理模型165

四、分解協調最佳化方法171

五、耦合模擬模型175

第三節聯合運用技術套用實例179

一、聯合運用的條件179

二、水源條件179

三、聯合調度的必要性180

四、地表水與地下水聯合調度方案設計180

參考文獻184

第六章跨流域調水工程185

第一節跨流域調水的作用與特點185

一、調水工程的概念185

二、調水工程的分類185

三、跨流域調水的作用和意義187

四、跨流域調水系統的特點188

第二節跨流域調水的工程特徵189

一、國外跨流域調水工程189

二、我國跨流域調水工程現狀194

三、南水北調工程196

四、山西省萬家寨引黃入晉工程204

五、山西大水網工程207

第三節跨流域調水對生態環境的影響211

一、跨流域調水對生態環境的有利影響211

二、跨流域調水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212

參考文獻214

第七章城市污水再生利用215

第一節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方式215

一、污水再生水的類型215

二、污水再生利用途徑216

三、污水再生利用系統218

第二節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水質220

一、污水處理的目標與水質220

二、回用水水質的基本要求223

三、污水再生利用的水質標準226

第三節城市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技術232

一、污水處理方法分類233

二、污水處理的級別233

三、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的物化技術234

四、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的生化技術252

五、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工藝268

六、城市污水再生回用處理廠279

參考文獻283

第八章海水利用285

第一節海水水質特徵與保護285

一、海水的主要成分285

二、海水水質標準286

三、海水污染防治287

第二節海水取水工程288

一、取水方式288

二、海水取水構築物289

三、輸水與排水291

第三節海水直接利用292

一、直接利用範圍292

二、直接利用方法293

第四節海水淡化技術295

一、海水淡化目標295

二、海水蒸餾淡化技術297

三、海水反滲透淡化技術299

四、海水電滲析淡化技術302

五、海水冷凍淡化技術305

第五節海水利用中的問題及解決途徑306

一、海水對構築物及設備的危害306

二、海水用水系統防腐307

三、海水用水系統阻垢308

四、海生物防治308

五、海水的熱污染防治309

參考文獻309

第九章幾種低質水資源利用311

第一節概述311

一、低質水資源的概念311

二、低質水資源的範疇311

三、低質水資源的特點317

四、低質水資源利用的意義318

第二節低質水資源的儲存與分布318

一、高鹽度水的儲存與分布318

二、高硬度水的儲存與分布320

三、含H2S水的儲存與分布321

四、高硫酸鹽水的儲存與分布322

五、低質水資源量計算323

第三節低質水資源開發技術324

一、低質水的開發利用途徑324

二、構築物的選擇及設備保護325

三、低質水資源的保護性開發327

第四節低質水源處理328

一、高鹽度水的處理328

二、高硬度水的處理333

三、含H2S水的處理335

四、高硫酸鹽水的處理337

五、受污染地表水處理338

六、受污染地下水處理341

參考文獻348

第十章水資源的能源利用350

第一節概述350

一、水源與能源350

二、能源利用的途徑352

第二節工業廢熱水利用356

一、工業廢熱水的產生356

二、工業廢熱水的能源特點357

三、工業廢熱水的能源利用358

第三節污水熱源利用363

一、污水熱量的產生363

二、污水熱源的特點364

三、污水熱能利用365

第四節地下水冷能利用369

一、地下水冷能利用原理369

二、地下水人工回灌技術370

三、地下水冷源循環利用方法372

第五節地熱能利用374

一、地熱能的產生375

二、地熱的儲存與分布376

三、地熱能的資源評價377

四、地熱能的利用技術383

五、地熱能的保護與管理389

第六節能源利用的效益評價390

一、水資源能源利用效率評估的作用與意義390

二、水資源能效評估指標體系392

三、能效評估方法393

四、提高水資源利用能效的措施394

參考文獻39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