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氣可吸入顆粒物物理化學特徵及生物活性研究

3.1 3.2 3.3

圖書信息

拼音題名:cheng shi da qi ke xi ru ke li wu wu li hua xue te zheng ji sheng wu huo xing yan jiu
書號:ISBN978-7-5029-4453-7
責任者:邵龍義[等]著
出版者:氣象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
出版時間:2006
中圖分類號X513

圖書摘要

本書以北京市大氣為例,介紹了可吸入顆粒物的物理化學及礦物學特徵以及潛在健康效應(生物活性)的研究方法。

圖書目錄

章節目錄:
目錄
1 緒論
1.1 大氣顆粒物基本特徵
1.2 單顆粒分析方法及其對可吸入顆粒物的研究
1.3 單顆粒物分析技術的套用
1.4 大氣顆粒物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2 北京市區、衛星城、背景點pm₁₀和pm₂.₅的污染水平
2.1 研究區概述
2.2 北京市區採樣點大氣顆粒物污染水平
2.3 北京市區及南口鎮、十三陵水庫地區大氣顆粒物污染水平的對比
2.4 北京市區大氣顆粒物在一天中不同時段的質量濃度變化及其與氣象條件的關係
本章小結
3 北京市大氣pm₁₀和pm₂.₅的顯微形貌及來源分析
3.1 掃描電鏡(sem)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大氣顆粒物研究中的套用
3.2 制樣和分析
3.3 北京市大氣pm₁₀中的主要單顆粒類型
3.4 北京市不同地區、不同時間採集的pm₁₀和pm₂.₅的顯微形貌的對比
3.5 北京市和倫敦市夏季大氣pm₁₀形貌特徵的對比
3.6 沙塵顆粒物的微觀形貌
3.7 來自煉焦爐和馬路的pm₁₀的微觀特徵
本章小結
4 透射電子顯微鏡在細顆粒物研究中的套用
4.1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工作原理及操作
4.2 透射電鏡在大氣顆粒物研究中的套用和最新進展
4.3 透射電鏡下的典型大氣細顆粒物特徵
4.4 北京市大氣細顆粒物的tem分析
本章小結
5 北京市大氣pm₁₀和pm₂.₅的粒度分布特徵
5.1 大氣顆粒物圖像分析基本步驟
5.2 不同地區大氣pm₁₀和pm₂.₅的數量一粒度和體積一粒度分布
5.3 不同污染源pm₁₀的數量一粒度分布
5.4 2000年夏季英國倫敦市與北京市大氣pm₁₀的數量一粒度分布的對比
5.5 北京市可吸人顆粒物pm₁₀中主要顆粒類型的比例變化
本章小結
6 北京市大氣pm₁₀和pm₂.₅的礦物學研究(i)
6.1 x射線衍射(xrd)的基本原理
6.2 大氣顆粒物樣品的x射線衍射分析
6.3 大氣顆粒物的xrd定性分析
6.4 大氣顆粒物中礦物組分的xrd半定量研究
本章小結
7 北京市大氣pm₁₀和pm₂.₅的礦物學研究(Ⅱ)
7.1 sem/edX定量分析原理及操作
7.2 北京pm₁₀中單個礦物顆粒的化學組成及能譜特徵
7.3 pm₁₀中單個礦物顆粒統計分析
7.4 北京pm₁₀中礦物顆粒的硫化現象
本章小結
8 北京市大氣pm₁₀化學元素組成研究
8.1 質子誘導x射線螢光光譜(PIXE)技術原理及操作過程
8.2 北京市區不同季節pm₁₀樣品中化學元素特徵的比較
8.3 不同來源pm₁₀樣品化學元素特徵
8.4 pm₁₀中化學元素的因子分析
本章小結
9 北京市大氣pm₁₀及pm₂.₅的質粒dna氧化性損傷能力及其與微量元素的關係
9.1 質粒dna評價工作原理和實驗操作
9.2 pm₂.₅及pm₂.₅對質粒dna的氧化性損傷
9.3 pm₁₀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與pm₁₀對質粒dna損傷的相關分析
本章小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