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堞

語出:(1).城上的矮牆。 漢 賈誼 《新書·春秋》:“及 翟 伐 衛 ,寇挾城堞矣。” 唐 元稹 《欲曙》詩:“片月低城堞,稀星轉角樓。” (2).泛指城牆。 唐 白居易 《大水》詩:“ 潯陽 郊郭間,大水歲一至。閭閻半漂蕩,城堞多傾墜。” 宋 蘇舜欽 《詣匭疏》:“聞 河東 地大震裂,湧水,壞屋廬城堞。”

城堞
chéng dié ㄔㄥˊ ㄉㄧㄝ ˊ
(1).城上的矮牆。 漢 賈誼 《新書·春秋》:“及翟伐衛,寇挾城堞矣。” 唐 元稹 《欲曙》詩:“片月低城堞,稀星轉角樓。” 清 魏源 《城守篇·守備上》:“城堞亦名城垜,以躲身為義也。不能躲身則如勿堞。堞不宜太高,高則擲石無力;堞口不宜太狹,狹則礙於擊賊。”
(2).泛指城牆。 唐 白居易 《大水》詩:“潯陽郊郭間,大水歲一至。閭閻半漂蕩,城堞多傾墜。” 宋 蘇舜欽 《詣匭疏》:“聞河東地大震裂,湧水,壞屋廬城堞。” 明 馮夢龍 清 蔡元放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六回:“城中壯丁,尚有數萬,王可悉出宮中粟帛,激勵將士,固守城堞。”康有為 《過昌平城望居庸關》詩:“城堞逶迤萬柳紅,西山岧嵽霽明虹。”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