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是科學出版社2010 年9月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固體地球科學重大研究問題委員會,在廣泛研究和徵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21世紀固體地球科學研究的十大科學問題,並將其歸結為四大類主題進行闡述:“起源”——地球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的起源,地球的早期歷史,生命起源;“內部地球”——地球內部的運行與地表的現狀,包括地球的物質特性及其對地球過程的基礎作用;“宜居星球”——氣候與氣候變化,地球—生命相互作用;“災害與資源”——地震、火山,以及與地球內、地球上的水和其他流體相關的現代環境問題。

本書對科學問題的論述深入淺出,適合地球科學領域的科研、教育和管理工作者以及研究生閱讀。

目錄

中文版序

preface for chinese edition

譯者序

前言

致謝

摘要

第一篇 起源

問題1:地球和其他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行星怎樣在恆星周圍形成?

太陽系行星如何形成?

隕石就地球的起源顯示了些什麼?

地球的化學組成是什麼?

月球是經大撞擊形成的嗎?

小結

問題2:地球“黑暗時期”(地球誕生後的最初5億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地球向目前環境的轉變如何發生?

地球如何形成海洋和大氣?

地球金屬核何時和如何形成?

最早的地殼如何形成和由什麼形成?

小結

.問題3: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方法

實驗室線索

生命如何出現?

生命何時出現?

生命起源不止一次?

什麼是生命,而什麼又不是生命?

是否存在地外生命?

小結

第二篇 內部地球

問題4:地球內部如何運動及其如何影響地表?

對流和熱流

地幔對流和地球熱演化之間有何關係?

關於地幔對流和熱傳遞,地幔柱告訴了我們什麼?

地幔是整體對流還是分層流動?

地球的核心何時形成?

地球磁場隨時間如何演化?

地幔對流的化學結果是什麼?

小結

問題5:地球為何擁有板塊構造禾口大陸?

何為板塊構造?

為何存在板塊構造?

板塊構造何時開始?

什麼造成了新板塊邊界的形成?

大陸如何形成?

下伏地幔如何影響大陸形成?

大陸在漫長的歷史中是如何演化的?

氣候、構造和剝蝕是如何造就地貌景觀的?

小結

問題6:物質特徵如何控制地球演化過程?

行星內部由什麼礦物構成?

固體地球內有多少水?

礦物和流體如何反應?

能夠預測大範圍、多尺度和極端緩慢的地質過程嗎?

小結

第三篇宜居星球

問題7:什麼原因引起氣候變化,氣候變化幅度能有多大?

什麼過程控制了氣候變化?

氣候因何保持在宜人的範圍之內?

是什麼造成了地質年代中異常溫暖和異常寒冷時期?

是什麼觸發了氣候突變?

可以確定地球過去的co2歷史嗎?

小結

問題8:生命如何改變地球,地球又如何塑造生命?

生命是如何影響地質過程的?

生命在這個可居住的地表環境寄養了多長時間?

生物體如何影響大氣和海洋中的充氧作用?

生命和地球之間的其他互相作用

是什麼造成生物大滅絕?

什麼主宰著生物多樣性的歷史?

小結

第四篇 災害與資源

問題9:能夠預測地震、火山噴發及其後果嗎?

地震災害

地震預測:何地、何時與多大?

預測地震何地發生

預測地震何時發生?

長期預測

短期預測可能嗎?

複雜性

地震前能夠發出多少預警?

強地面運動預測

慢地震的作用是什麼?

海嘯

火山災害

是什麼控制了火山噴發的大小、頻率和方式?

火山噴發的哪些方面可以預測?

小結

問題10:流體流動和搬運如何影響人類環境?

流體在地質介質中如何流動?

流體-岩石化學和生物學相互作用如何影響流體的流動?

熱反應和機械反應如何影響流體的流動?

地下流體的行為可以預測嗎?

多時間和多長度尺度對流體-岩石體系的影響是什麼?

地球過程中水的作用可以預測嗎?

可以通過管理地形來維持人口和生態系統嗎?

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a 委員會成員簡介

附錄b 縮寫詞和縮略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