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富反壞右

地富反壞右

地富反壞右,是對地主、富農、反革命、壞分子和右派五類人的合稱,即“黑五類”。

簡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50—70年代的多次政治運動中,尤其是1966-1976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是運動的主要打倒對象。而事實上,經過建國初期的多次甄別和鎮壓,和社會主義計畫經濟的實施,以及農村的人民公社等制度的建立,反革命早已被消滅,而地主、富農等階級也早已不復存在。即使過去是地主等階級的人也已改變了階級和生活形態。但是在後來的政治運動中,過去的地主和富農仍然被清算舊賬,或者對社會和政府不滿的人被地方當權者隨意貼上“反革命”、“壞分子”和“右派”之類的政治標籤而受到打擊。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的1979年起,絕大部分被錯誤打擊和關押的人得到釋放、恢復名譽和部分補償。這個詞語也由於其政治涵義使人反感而不常被使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