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績效改進協會

國際績效改進協會

國際績效改進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以下簡稱ISPI)於1962年成立於美國,總部位於美國馬里蘭州,是全球績效改進領域的專業協會,是深入研究績效改進的著名專業機構。

基本信息

國際績效改進協會,1962年成立於美國。其宗旨在於倡導人類績效技術的套用與發展,一直致力於提高工作場所的員工績效。國際績效改進協會(ISPI)擁有來自美國、加拿大等40多個國家的一萬多名會員(分會員),二十六個分會,為世界各地的績效技術領域的專業人員提供了交流機會,為全球企業的績效提升與組織發展提供了可靠服務協會。通過舉行國際會議、組織研討會、出版書籍、開辦刊物、支持研究等,協會識別並發展成員的專業技能,致力於績效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工作。

該機構致力於通過績效技術的套用,提高組織生產力。50多年來,波音、百思買、IBM等全球500強企業通過績效改進的理論和技術提升業績,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設有分會。

國際績效改進協會的中國分會與亞太中心(ISPI-AP)分別於2012年10月26日和2018年11月10日落戶中國。

亞太中心

國際績效改進協會亞太中心標識 國際績效改進協會亞太中心標識

2018年11月10日,國際績效改進協會亞太中心(ISPI-AP)成立大會在杭州舉行,國際績效改進協會(ISPI)主席卡薩德博士(Dr.Scott Casad)對此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認為這是國際績效改進協會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將推動中國及亞洲其他國家企業的績效提升事業呈跨越式的發展,意義非常深遠。

國際績效改進協會亞太中心的成立,旨在引進先進的績效改進技術為亞洲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同時挖掘亞太區域企業優秀的績效改進案例在世界範圍內傳播,發出亞太企業績效改進的聲音。亞太中心成立以後,將通過績效改進論壇、案例評選、月度研討、績效改進師認證等系列活動,集聚中國優秀企業,致力於新經濟背景下績效技術的研究、傳播、推廣和套用,致力於國際化績效改進人才的培養,為提高中國企事業單位的組織能力、戰略變革能力做出貢獻。

中國分會

2012年9月,來自國內知名的企業大學負責人,培訓諮詢機構負責人,培訓師以及培訓行業專業媒體人本著“搭建交流平台,探討績效改進,分享世界經驗,促進企業發展”的初衷,在北京共同發起成立了國際績效改進協會(ISPI)中國分會。成立大會上,根據國際績效改進協會(ISPI)總會對於分會成立的法律要求,所有發起會員民主表決通過了分會章程,並於當日選舉出了首屆分會主席團成員。招銀大學總經理羅開位先生當選國際績效改進協會(ISPI)中國分會首屆主席,華商基業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績效改進專家易虹女士當選預備主席,包括大聯想學院院長孔慶斌先生、萬達學院副院長趙克欣先生、騰訊學院常務副院長馬永武先生在內在7位行業領導者當選了副主席。羅主席在發表就職演說時更深信不疑的表示:“中國分會的成立是國際績效改進協會的一小步,未來中國企業發展的一大步。”

2012年10月26日,第二屆中國績效改進論壇“組織績效提升與培訓投資回報”在北京召開,本屆論壇宣布國際績效改進協會(ISPI)中國分會正式成立。

技術標準

ISPI希望通過制定標準,以明確績效技術的潛在原則區別於其他領域的標誌,從而評判該實踐是否是績效技術;並指導專業人員在實踐中套用績效技術。此外,該標準也是評定國際註冊績效改進顧問(Certified Performance Technologist,CPT)的關鍵參考指標。

該標準共分10條,每條子標準都從表現(Performances)、準則(Criterion)、發展資源和機會(Development Resources/Opportunities)及實例(Example)四個維度展開並作出說明。

另外,ISPI還提出了一個運用績效技術的道德規範(Codes of Ethics)。以推動領域內符合道德的實踐,保護客戶利益,提升領域的可信任度。

資格認證事宜

1.Certified Performance Technologist (CPT)績效改進專家認證

2.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Professional (IPP) 國際績效改進師

3.Certified Instructional Designer (CID) 認證課程設計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