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鎳鈷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鎳鈷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我國首個鎳鈷高新技術產品與人才孵化基地,通過鎳鈷新材料工程化技術的開發和技術集成,為我國鎳鈷工業提供鎳鈷新材料成套化技術的前沿攻堅從此拉開。

工程中心-依託

國家鎳鈷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託:金川集團有限公司

工程中心-屬性

國家鎳鈷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我國首個鎳鈷高新技術產品與人才孵化基地,2006年8月17日建設啟動儀式在位於西部的蘭州金川科技園隆重舉行。這是鎳鈷工業技術創新的一次跨越,以鎳鈷高新材料的合成、製備和加工為主,通過鎳鈷新材料工程化技術的開發和技術集成,為我國鎳鈷工業提供鎳鈷新材料成套化技術的前沿攻堅從此拉開。

工程中心-前沿

“鐵肩”擔承產業自主創新“道義”,鎳鈷等有色金屬歷來是高技術產業發展的特殊戰略物資,被廣泛用於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電子信息、新能源等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隨著全球新材料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套用廣度和重要程度正日益顯現。我國鎳鈷工業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經過4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具有現代水平的工業體系,建成了以金川集團有限公司為主力的一批鎳鈷生產企業,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但是,由於研究成果孵化集成、中試放大和推廣套用的機構少、技術力量不足,導致大量新成果不能及時實現轉化、或難以真正套用於工業生產和形成新的產業,嚴重製約了我國鎳鈷工業緊跟全球高技術產業迅猛發展的步伐;一些高檔產品仍主要依靠進口,如羰基鎳粉全國年進口量已超過4000噸等。這些嚴峻的現實向我們提出:建立本領域的國家技術研究中心作為產學研結合的紐帶和成果轉化的平台,刻不容緩。地處西部戈壁的金川集團公司是我國惟一的鎳鈷鉑族金屬生產基地。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公司已形成鎳鈷研究設計院、火法冶金研究所、化工冶金研究所、礦物工程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設備研究所和以信息中心為主的新材料、新產品開發及新工藝、新技術研究的技術創新體系。“十五”期間,共開展336項科技攻關,取得76項重大成果,13項科技成果獲省部級獎勵,60%以上的成果已套用於生產實踐。形成了高氧化鎂鎳精礦閃速熔煉、非金屬化高鎳鋶加壓浸出、全氯化介質生產高等級電積鈷、羰化冶金、紅土礦提取冶金、低品位鎳銅硫化礦生物冶金等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核心技術。

工程中心-支撐

位居世界前列的綜合技術實力,使金川公司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將礦物中多種有價元素分離提純、實現商品化生產且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先進水平的企業。在中國鎳鈷工業的發展進程中,作為產業代表的金川集團公司,始終在用自己的“鐵肩”擔承著產業自主創新的“道義”。
2001年12月,金川集團公司作出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決定:在省城蘭州建設“金川科技園”;
2003年初,蘭州金川科技園全面開工建設;
2004年11月,坐落在科技園的蘭州金川金屬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2005年,蘭州金川科技園首期建設工程完成。建成獨立開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國內最大、裝備水平最高、居國際領先水平的鎳鈷粉體材料生產線和鎳及鎳基合金線材生產線,主要產品四氧化三鈷、電子級氧化亞鎳、超細鈷粉等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60%,當年實現銷售收入4.6億元、利稅1950萬元。2005年9月,國家科技部、甘肅省科技廳組織鎳鈷行業專家匯聚金川,就依託金川集團公司組建國家鎳鈷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展開可行性論證。專家們一致認為:組建該研究中心非常必要。金川集團公司作為依託單位長年來非常重視科技創新,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資金、人才和技術實力雄厚,是中國鎳鈷工業的領跑者,在國內外有很好的聲譽,具備組建中心的條件和基礎。2005年12月,金川集團公司申報的“國家鎳鈷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國家科技部批准。

工程中心-領域

國家鎳鈷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鎳鈷高新材料的合成、製備和加工為主,通過鎳鈷新材料工程化技術的開發和技術集成,加速鎳鈷新材料領域科技成果的轉化,為我國鎳鈷工業提供鎳鈷新材料的成套化技術,全面提升我國鎳鈷新材料領域技術水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包括兩部分,一是圍繞鎳鈷新材料的研究開發建立一批重點實驗;二是進行重大科研成果的工程化試驗驗證,建成鎳鈷粉體材料、高附加值壓延加工材料、氣化冶金、高品質鎳鈷鹽類等中試基地,集技術開發與集成、新產品產業化及人才培養為一體,持續不斷地為規模生產提供成套的工程化研究成果。

工程中心-影響

國家鎳鈷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甘肅省第一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也是國內為數不多依託企業建立的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它的組建,對整合全國鎳鈷新材料科技力量,培養高水平的工程化技術研發隊伍,促進技術升級,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開發鎳鈷新材料,實現鎳鈷資源高效利用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