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電影院譯文集

作者介紹李昌運(1909-1995年)著名電影院建築工藝設計與研究專家,生於廣東省東莞縣。 1955年進入電影界,從事電影建築工藝設計和研究。 50~60年代還參加或主持了各類電影院的研究和設計,如寬銀幕電影院、立體電影院、全景電影院等。

內容介紹

本譯文集收集了七十年代左右世界各主要國家有關電影院建築方面的論述,其中有:電影院的發展趨勢,影院的聲學處理,影院管理自動化,影院觀眾的社會學,心理學方面的論述。
本書收集的材料比較系統,全面,從中既可看到世界上影院的一般發展情況,又可開闊我們在影院建築設計方面的眼界,特別是書中後面部分的論述,對我國電影院建築應如何發展提供了極有參考價值的資料。書中附有大量照片和三維設計圖,極具資料性。

作者介紹

李昌運(1909-1995年)著名電影院建築工藝設計與研究專家,生於廣東省東莞縣。從1950年起,即為振興新中國的電影事業而辛勤工作,系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數十年來,他不僅在電影院建築工藝設計與研究、邊緣學科中埋頭耕耘,還參予了我國第一家寬銀幕立體聲影院——首都電影院及第一家立體電影院——大觀樓電影院的改造設計,並為具有國際影響之《建築設計資料》提供了電影院建築工藝設計的重要數據與資料。
喬柏人,男,1926年出生,上海人。1950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土木工程系。曾任職於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現任北京百人影視技術開發部經理、總工程師。主要貢獻:1951年至北京參加了和平賓館、新僑飯店、王府井百貨大樓等公共建築的設計。1955年進入電影界,從事電影建築工藝設計和研究。先後參加了北京電影洗印廠和北京、西安、珠江、峨眉等電影製片廠的建設和設計。其科研成果“利用屋架空間的工作天橋”、“格柵式工作頂棚”、“可變混響的錄音棚聲學設計”均已在攝影棚、錄音棚工藝設計和建設中套用。50~60年代還參加或主持了各類電影院的研究和設計,如寬銀幕電影院、立體電影院、全景電影院等。80年代以來研究、開發、設計了各種類型的新形式電影院,如立體聲電影院、環幕電影院、巨幕電影院、環球銀幕電影院等,並親自設計了包括全國第一座上述電影院在內的各類型的電影院上百座。“一種環球電影銀幕”獲國家專利。其科研課題曾多次獲文化部科技成果獎二、三、四等獎。主持編制了有關電影院工藝設計的國家標準多項;參加編制的《電影院建築設計規範》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專著有《電影院建築工藝設計》、《電影院建築聲學原理與套用》;發表論文及有關文章數十篇;參加了《大百科全書:電影卷》的條目編撰、《建築設計資料集:電影院》的編寫和《國外電影院譯文集》的編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