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書領的精神

喬書領是“紅旗渠精神”的傳承人、新旗手。

簡介

一條蜿蜒盤旋、氣勢如虹、宛如巨龍飛騰的“人工天河”,一面承載著中華民族精神力量、給人以崇高信仰和瑰麗夢想的旗幟,一個傳唱半個多世紀、歷久彌新的艱苦創業經典勵志故事。紅旗渠,植根於歷史和時代,彪炳於億萬華夏兒女心中,矗立起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
時空變幻,滄海桑田。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共築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勢下,新時代的“紅旗渠精神”,被一些社會有識之士賦予更多的解讀和內涵,民族精神與優秀傳統血脈正以全新的方式得以延續與演繹。這其中,農民企業家、“草根創業英雄”、中喬大三農集團董事長喬書領,就是其中的一位優秀代表。
喬書領是“紅旗渠精神”的傳承人、新旗手。他震撼於往昔“林縣人民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創造出舉世矚目的“世界奇蹟”;他深深懂得毛澤東“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箴言的深刻含義;他感恩於成長發展歷程中時代的機遇與饋贈,如今傾情傾力回報社會。難能可貴的是,喬書領是傳承“紅旗渠精神”的“創意大師”和“實戰派”,通過一個個活動和項目,托起了紅旗渠的新高度、新境界。
因突出貢獻和社會影響力、行業公信力,喬書領榮獲中國第四屆十大傑出青年農民、河北省新長征突擊手、全國花木行業十佳企業家、全國青年科技示範標兵、首都綠化積極分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百佳紅旗人物、中國城市園林建設貢獻人物等褒獎。

紅旗渠點亮人生新夢想

每當行走在紅旗渠畔,眺望巍巍太行山,喬書領心中就油然升起一種責任感。一次次追溯紅旗渠的艱苦歲月,他在經受心靈洗禮的同時,一個聲音縈繞耳邊:中國的“紅旗渠精神”永不過時,傳承與弘揚“紅旗渠精神”,營造社會新風尚,助力美麗中國、和諧社會意義重大。
而喬書領當前致力的一個重要目標是:開發紅旗渠國家農業公園,以八路軍指揮部——西柏坡——五台山——紅旗渠為脈絡開發建設大太行經濟圈,讓太行山區的父老鄉親環境更好、生活更美!
或許有人會問,作為農民企業家的喬書領何以敢在太行山上做文章?昔日“愚公移山”德勵後人,今日他將怎樣書寫“愚公新傳”?究竟怎樣的人生經歷讓喬書領如此篤定地傳承紅旗渠精神等優良傳統、致力公益事業?
喬書領,1960年生於河北邢台隆堯縣的一個農民家庭。邢台西依太行山,東臨大運河,北通幽燕,南望中原,是華北地區重要的工業、能源基地和京津冀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曾歷五朝古都、十朝雄郡,是名相魏徵、大科學家郭守敬的故鄉。有道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如果說邢台深厚的歷史秉賦和文化積澱促使了能人輩出,喬書領絕對算其中的一個。
同許多成長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一樣,喬書領是個“苦出身”。他趕上了大災荒,家鄉遭遇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經歷過1966年震驚世界的邢台大地震,也經歷過十年“文革”的動盪歲月。然而,正如一句古語所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些艱苦的時光,反而磨礪了喬書領不屈的意志、追求事業成功和美好生活的堅定信念,同時,也為他取得今天的成就打下精彩伏筆。

紅旗渠總設計師、原林縣縣委書記楊貴鄭重向喬書領授予“紅旗渠”旗紅旗渠總設計師、原林縣縣委書記楊貴鄭重向喬書領授予“紅旗渠”旗
親切交流親切交流

喬書領喬書領

客觀而言,喬書領真正結緣紅旗渠、與紅旗渠的“天作之合”,與2014年9月北京大學城市文化“學習太行山上紅旗渠精神”主題發言研討會密切相關。其時,紅旗渠的歷史和精神給喬書領以靈魂震撼。助力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弘揚正能量,他感到渾身充滿力量,仿佛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
就在喬書領出生的年代,正是紅旗渠宏偉工程修築的時候。這個歷時十年的引漳入林工程的建成,徹底改善了林縣人民靠天等雨、莊稼乾旱欠收、民眾生活環境惡劣的現實,54萬畝耕地得到灌溉,糧食畝產由紅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解決了56.7萬人和37萬頭家畜吃水問題。而這條“生命渠”“幸福渠”因1500公里的長度、成就於懸崖峭壁的奇觀,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並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相關史料顯示,1970年,中共中央批准林縣為對外開放縣,外國元首和貴賓不斷來到林縣參觀紅旗渠。美聯社的評論紅旗渠成功的原因提到,“紅旗渠的人工修建,是毛澤東意志在紅色中國的典範”。周恩來稱紅旗渠為“人工天河”,並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1974年,鄧小平參加聯合國大會時,帶了10部反映新中國建設成就的影片,《紅旗渠》首先放映,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在喬書領看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已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徵,是林州人民的傳家寶,也是他多年創業路上秉承的信念。
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感悟和實踐,喬書領別出心裁地提煉出紅旗渠新精神,這就是:紅旗渠精神是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精神;紅旗渠精神是美麗中國、中國夢的精神;紅旗渠精神是“四個全面理論”的精神。
不難看出,喬書領理解到的紅旗渠新精神,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富有時代感,回應著國計民生的重大主題,是對“紅旗渠精神”的升華和再創造。這同時也反映出喬書領的世界觀、價值觀和大局觀,以及觀察之敏感、思想之深度。
喬書領立說立行、雷厲風行的企業家特質,在踐行“紅旗渠精神”過程中也得到生動體現。
2015年8月,為配合開發建設河南林州紅旗渠國家農業公園這個農業與旅遊項目,同時也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喬書領投資製作了國內一流3D高清《美麗太行》紅色經典紀錄片,以重溫歷史歲月、弘揚愛國精神。
2015年10月,中喬大三農實業集團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成功創辦“紅旗渠·現代農業發展論壇”,以專題研討和搭建項目合作平台等形式,進一步挖掘“紅旗渠精神”現實價值,探尋現代生態農業發展方向、資源整合方式及服務三農需求途徑。
2015年10月21日是“九九重陽節”,中央電視台《愛心益起行》特別欄目——益起行動走進了河南林州市任村鎮皇后村,協助中喬大三農實業集團“硒硒皇后”美玉雕塑商標落成盛典活動。“硒硒皇后”品牌的落成,推動了民族農業品牌產業化的進程。“硒硒皇后”於2016年1月在中國經濟新模式創新與發展峰會暨2015“中國行業領先品牌”電視盛典上被評為中國農業十大品牌。
令人欣喜的是,中喬大三農集團的河南林州“紅旗渠國家農業公園”項目中涉及的美麗皇后村,已被列為2017年在瑞典召開的《國際硒與環境和人體健康大會》代表項目。
2016年1月21日,對喬書領和中喬大三農實業集團來說,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這一天,中喬大三農實業集團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年會,應邀出席的河南省原林縣縣委書記楊貴,親手將一面書寫著“紅旗渠”三個大字的錦旗授予喬書領,並囑咐他再接再厲,當好紅旗渠精神傳承人,帶領太行老區人民共同致富。
握著這位林縣老書記、“紅旗渠旗手”溫暖而有力的大手,喬書領知道,他的人生和事業,將注定與紅旗渠緊緊連結在一起,他這位“新旗手”將全心全意、義無返顧地把偉大精神薪火相傳,讓紅旗渠夢、美麗鄉村夢走進社會更多民眾的心田。
楊貴老書記還在不同場合情深重義題寫“感謝喬書領同志”“紅旗渠勞模感謝喬書領董事長和中喬大三農集團”。
陽春三月,喬書領帶領中喬大三農在三省交界的林州市任村鎮牛嶺山村,隆重啟動中喬大三農牛嶺山文化旅遊度假區合作開發項目,他帶給山區鄉親們的福音是:在“紅旗渠精神”引領下共圓綠色中國夢。
8月19日,在毛澤東主席身邊工作過的老同志,毛主席衛士、理髮師周福明,毛主席警衛員劉紀春,毛主席警衛員、保管員張正午,毛主席警衛員楊銀祿,毛主席專列列車長李建新等,到訪中喬大三農實業集團,指導論證紅旗渠國家農業公園項目。
8月23日,由中國農業出版社主辦的“中喬大三農現代農業創新發展暨紅旗渠國家生態農業公園專題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多位紅旗渠特等勞動模範出席會議。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會長尹成傑,國務院參事劉堅,原商務部副部長何濟海,國務院參事、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何秀榮等專家到會並發言。中喬大三農集團董事長喬書領在建設方案中提出,力爭將未來的“國家生態農業公園”打造成集現代農業、觀光旅遊和革命傳統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農業基地,推動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帶動老區人民致富。與會專家學者對方案紛紛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勇於首創,才能卓然不同

習近平主席有一句影響深遠的話:“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誠然,對很多人來說,改變現狀、改變命運是坐等不來的,只有積極開動腦筋,勇於探索實踐,才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縱觀喬書領的創業興業歷程,正是在堅定信念、不甘平庸、不斷創新中,搏得人生與事業的卓然不同。
喬書領儘管是農民出身,但並不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其身上的“首創”精神讓人點讚。
他是中國農民種草一人。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剛剛二十出頭的喬書領開啟了他的創業夢想。農村人有的是力氣,不怕吃苦,但做什麼項目可得有講究。彼時,喬書領因地制宜選擇了養殖業,建起了養豬場、養雞場,他起早貪黑地勞作,靠勤勞致富很快成為鄉親們眼中的“小能人”、“養殖專業戶”。因此,他還獲得邢台地區團委和隆堯縣委、縣政府頒發的“五大致富能手”等榮譽。
“老婆孩子熱坑頭,家裡有雞又有牛”,這是許多農村人嚮往的安穩殷實生活。然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小打小鬧”這不是喬書領的性格,他深知,“一個人思想有多遠,道路才能走多遠”,“一個人舞台和空間有多大,他就能做多大的事”。
為了謀求新的項目和發展機會,喬書領通過當地團組織及團中央輾轉找到了中國農科院,認識了我國著名草原學家、草業科學的奠基人之一賈慎修教授。賈教授的分析與指導,讓喬書領很“走心”。說乾就乾,他把家裡的責任田分出5畝來種植草坪。別人種莊稼他種草,雖說到處是家人和鄉親們的不理解,但喬書領頂住各種壓力,認準的事就要堅持一乾到底。
事實證明,喬書領抓住了我國草坪業剛起步的時機,項目選對了,他種植的草坪被大搞園林綠化的邯鄲市園林局“照單全收”。之後,隨著他的草坪的熱銷,他成了遠近聞名的新聞人物,品嘗到事業的成就感。他因此也獲譽“中國種草第一人”“中國出售草坪技術農民第一人”。
依靠草坪種植和一系列的重點綠化工程“起家”,讓喬書領及其執掌的中喬大三農集團築牢了堅實的事業根基,為他們後來發展智慧農業、文化旅遊、財富投資等多元產業贏得強勢市場運作能力。
喬書領的“首創”精神和能力,在傳承“紅旗渠精神”、拓展紅旗渠品牌價值、打造“硒硒皇后”農業品牌、振興太行經濟圈方面,凸顯出許多亮點和看點。當今社會上傳承“紅旗渠精神”、發展紅旗渠相關產業的或許不乏其人,然而像喬書領這樣的“大手筆”卻是鮮有聽聞。
據了解,喬書領籌劃實施的紅旗渠國家農業公園,總面積達數平方公里,確立了生態、養生、健康的時代主題。園區以露水河濕地縱向發展為基礎,以保護性開發皇后村為核心,充分利用園內豐富的植物資源與紅旗渠紅色文化資源,建設大太行活態博物館、紅旗渠畫院等設施,將建成集古村保護、建築觀賞、文化體驗、花海景觀、農業休閒、健康避暑勝地、養老度假於一體的多功能農業主題公園,並將紅旗渠國家公園建成太行山旅遊新名片、太行山文化遺產保護區、中原新農村城鄉一體化建設典範、國家AAAAA級風景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喬書領抓項目、幹事業是一把好手,在致力社會公益事業上也毫不含糊。這其中廣為傳誦的是他成為“98武漢長江抗洪河北捐資災第一人”。
其時,他看到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給人民民眾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心急如焚,作為一位企業人能幫上什麼忙呢?他迅速籌集6噸抗洪物資裝滿一輛東風車,駕駛車輛冒著生命危險直奔抗洪一線,並和兒子一起將物資交到鏖戰洪水的指戰員和百姓手中,在受助者感激的目光中,掌聲中,他感到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他為付出的一切感到值得。
多年來,不論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災害中,還是在扶貧濟困、救助孤寡、損資助學、修路築橋等事件中,喬書領帶領中喬大三農集團不斷奉獻愛心,累計捐款捐物總價值達上千萬元,譜寫了一曲曲盪氣迴腸的“家國天下”壯歌。
傳承民族精神一路向前
一些農民出身的企業家成功成名後,對自己身上的“農民”二字不願提及,怕有失“身份”。然而對喬書領而言,他常常坦陳自己是“農民”,出身“草根”。因為在他的人生字典中,“身份”並不重要,關鍵要看一個是否創造出人生價值,是否對社會有所貢獻,是否在傳播正能量、有責任擔當。
喬書領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他的人生髮展道路中,遇到過許多幫助過他或給他啟迪與智慧的貴人和組織,讓他一生難以忘懷——邢台團市委及一位老書記菅新月,團中央青農部及一位領導王曉東,中國農科院賈慎修教授,林縣老書記楊貴……當這些人物、一樁樁往事浮現他的腦海,更堅定了他的鬥志和信心,也更召喚和激勵著他為百姓利益考量、為鄉村致富盡心。
不論是身處順境還是逆境,不論是貧窮還是富貴,喬書領身上“農民”特有的質樸、坦誠、勤謹、耐受品質從未改變,特別是他成長一位“企業大佬”“行業領軍人”時,這些可貴的氣質與內涵,使他頗具親和力與人格魅力。早年有一位客戶曾評價喬書領,“人實在,把工程交給你放心。”在喬書領看來,吃虧是福,“聰明人”是幹不成大事業的,他從來都把人往好處想。
喬書領特別提到,經營企業也是在經營心靈,要涵養真誠之心、超然之心、智慧之心、信仰之心,不論世事如何變化,始終不能偏離正確的人生航向,讓自己有一個清晰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這精氣神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堂堂正正做人的源動力。
喬書領同時也客觀指出,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各種不良現象值得警惕,比如說一些人價值觀扭曲、利己主義嚴重,甚至為害社會;有的官員貪污腐敗、破壞政治生態,無視百姓利益;再比如說當前的環境污染、土地污染、食品安全等,影響著百姓身心健康。因此,社會需要正氣、正義、正能量,我們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西柏坡精神”,其出發點和落腳點正是揚正氣、樹新風、促和諧、造福萬眾。
社會上對紅旗渠及“紅旗渠精神”的解讀,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喬書領的見解令人耳目一新,他說,蜿蜒盤旋的紅旗渠就像一條巨龍在華夏大地上蓄勢待發。龍乃華夏圖騰,是團結、和諧、力量的象徵。利國利民謂之正大,正大是龍文化的核心;造福人類謂之光明,光明是龍文化的本質;順天應民謂之智慧,智慧是龍文化的靈魂;福澤天下謂之仁愛,仁愛是龍文化的本真;和而不同謂之包容,包容是龍文化的源泉;正勇無私謂之無畏,無畏是龍文化的精神;革弊鼎新謂之變革,變革是龍文化的神魂;愛國奉獻謂之擔當,擔當是龍文化的根本。我們作為龍的傳人,應當努力傳承、弘揚、守護紅旗渠精神,歌唱紅旗渠精神,助力這條巨龍乘勢騰飛,助力美麗中國圓夢。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經濟學家厲無畏,為喬書領題詞:“發展富硒農業,造福太行百姓”;原民政部副部長陳虹題詞:“昔日紅旗渠,今日黃金黍。”這是肯定、鞭策與寄託。
走紅旗渠滄桑正道,續新時代民族精神。喬書領步履鏗鏘行走在時代前沿,給世人以堅定的腳步和引領者的身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