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高鐵站

商丘高鐵站

鄭徐高鐵商丘站選址在商丘市區北部,位於計畫新建的凱鏇路上跨鐵路立交橋、歸德路上跨鐵路立交橋、道北高架橋及勝利路圍合區域,規劃建設股道24組,站台12座(鄭徐客專側式站台1座,中間站台5座,普鐵高鐵共用站台1座;另外商杭客專站台5座)。計畫站房和站場總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其中高鐵站房建築面積僅1.6萬平方米,計畫與隴海鐵路商丘站之間新建4000平方米的高架連廊相連線。2015年建成通車的商丘高鐵站就建在道北,與現在的商丘火車站南北對稱,融為一體。容納24組鐵軌,12個站台,規模僅比鄭州高鐵東站少了4個站台。商丘高鐵站總建設投資68億人民幣,附屬建設投資接近300億人民幣。中國鐵路總公司最終批覆商丘高鐵站房建築面積是1.6萬平方米,是全國同類地市新建高鐵站房建築面積最小的高鐵站之一,更是全國主要鐵路樞紐建築面積最小的高鐵站。

基本信息

概況

簡介

1
鄭徐高鐵商丘站選址在商丘市區北部,位於計畫新建的凱鏇路上跨鐵路立交橋、歸德路上跨鐵路立交橋、道北高架橋及勝利路圍合區域,規劃建設股道24條,站台12座,計畫站房和站場總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其中高鐵站房建築面積僅1.6萬平方米,計畫與隴海鐵路商丘站之間新建4000平方米的高架連廊相連線。商丘高鐵站及附屬設施總投資約68億人民幣,其中高鐵站房計畫投資18億人民幣。預計2015年12月建成投入運營。

規劃

現有的隴海鐵路商丘站將保持現狀,商丘高鐵站房建設完成後,再對原商丘站進行適應性改造,按照規劃設計,商丘站與商丘高鐵站南北站房間新建二層連廊連通南北站房,實現“上進下出”的客流模式。
據估算,站房建設、城市配套設施建設及穿跨鐵路工程建設約需投資68億元,其中道路“上跨下穿”鐵路交通組織規劃方案,已通過了中國
1
鐵路總公司審查和批覆。基本方案是新建連線南北廣場的凱鏇路上跨鐵路立交橋、歸德路上跨鐵路立交橋,新建道北高架橋貫通凱鏇路、歸德路並在高鐵站二層進站,新建道北主幹道勝利路及人行天橋等配套設施,新建向陽路至前進街地下通道和凱鏇路、歸德路、新建路地下通道下沉延伸,在道北建成環形立交,把歸德路、凱鏇路、高鐵站房連成一線。道北高架橋在高鐵站二層直接進入高鐵站房,實現上進下出,並通過二層連廊把南北站房連為一體。兩個上跨立交橋:歸德路立交橋將從現在的商丘市前進國小起步,落地至位於勝利路上的供銷大酒店,立交橋跨度約1.8公里;凱鏇路立交橋從原商丘市政府西大門起步,落地至紅旗路口,立交橋跨度約1.9公里。四個下穿為:目前原有的東、西地下道口將拓寬改建,同時打通向陽路、前進街兩個下穿通道。解決了非機動車通行的問題。將來在南北廣場的兩側前進街和向陽街兩側分別開通不少於10米的非機動車道。現有的勝利路將會擴建為與高鐵平行的一條主幹道。新的勝利路至人民公園建起一條綠化帶,兩側為高鐵商務區。高鐵站站房主體兩層,通過站前高架在第二層入站。站前廣場的設計理念是讓人、車分行,減少火車站周邊路網交通通行壓力。同時設定了至少500個車位的巨型停車場。站前廣場連線新路網,讓道南、道北無縫對接。商丘高鐵站站前廣場占地150多畝。

安置

商丘高鐵
14
站選址商丘市梁園區道北老城區,征遷涉及15334戶,5萬多人、占道北城區人口的1/4,城區拆遷量至少有100萬平方米,占鄭徐高鐵拆遷總量的60%有餘,拆遷數量之多、拆遷壓力之大、安置民眾之多創全國地市之最。商丘高鐵站及附屬設施占地拆遷、安置及後續配套開發建設總投資約300億人民幣,是建國後商丘中心城區投資規模最大的城建項目。道北作為建國初期商丘市的發源地,自解放初期到“文革”後期,一直是全市的經濟中心,商業繁華,工業集中。但是,進入新時期以後,道北與道南新城區的景象相比落後了很多。高鐵站在道北建設,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帶動道北舊城區的改造,但拆遷安置任務非常艱巨,據粗略估計有100萬平方米的徵收安置任務。

開發

商丘高鐵新城為數萬涉遷居民的集中安置區,位於310國道以北、平原路以東、凱鏇路以西、環城高速以南,占地面積約8平方公里。2013年高鐵新城一期開發建設的康城花園一期45棟高層樓項目已全面展開,康城花園二期39棟高層樓已著手前期工作。占地面積約5000畝的高鐵新城二期田園社區一期項目征地拆遷安置工作也已啟動。高鐵新城東側為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的特色商業區,將集中安置涉遷商戶,建設為梁園區特色商業區。高鐵新城和特色商業區南側與高鐵站之間連同隴海鐵路商丘站緊鄰區域為商丘高鐵商務區,占地面積約6.6平方公里,將集中開發商務樓宇經濟,定位為帶動道北老城區崛起的增長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