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淑

行伍出身,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台灣爆發林爽文起義,清廷派協辦大學士、陝甘總督福康安為將軍,親率廣西、貴州、四川等省萬餘精兵由鹿港入台,唐文淑隨軍從征;乾隆五十四年,福康安出任兩廣總督,奉旨出境協助安南國王剿辦阮文惠反政府武裝,唐亦在事出力,積戰功升為千總。 嘉慶十四年,唐文淑因“失察將備交代錢糧事”被降為茂州營千總,但五年後便重新被提拔為廣東肇慶協副將,又五年後升任貴州威寧鎮總兵。 道光二年(1822)至道光十二年(1832),唐歷任四川松潘鎮總兵、建昌鎮總兵、福建漳州鎮總兵,官至貴州提督,道光十五年(1835)十月,唐文淑卒於貴州提督任上。

(?—1835)廣西馬平縣(今廣西柳州市)人。
行伍出身,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台灣爆發林爽文起義,清廷派協辦大學士、陝甘總督福康安為將軍,親率廣西、貴州、四川等省萬餘精兵由鹿港入台,唐文淑隨軍從征;乾隆五十四年,福康安出任兩廣總督,奉旨出境協助安南國王剿辦阮文惠反政府武裝,唐亦在事出力,積戰功升為千總。
乾隆末年,湘黔交界處的乾州、鳳凰、永綏、松桃等地爆發苗民起義,清廷急調雲貴總督福安康統率數省兵力分三路征討,唐文淑隨南路大軍由貴州銅仁向北進剿,嘉慶元年,義軍領袖石柳鄧戰死,起義被鎮壓,唐文淑以軍功升廣西梧州協右營守備。不久唐文淑轉戰湖北參與剿辦白蓮教起義,因作戰勇猛屢獲提拔,歷任廣西慶遠協左營都司、隆林營游擊、廣州潮州鎮中營游擊、甘肅提標中軍參將、陝西漢中協副將;嘉慶十一年剿辦陝西寧陝鎮新兵叛亂,次年平定長壽縣糍粑教反清起義,擢升四川重慶鎮總兵。嘉慶十四年,唐文淑因“失察將備交代錢糧事”被降為茂州營千總,但五年後便重新被提拔為廣東肇慶協副將,又五年後升任貴州威寧鎮總兵。道光二年(1822)至道光十二年(1832),唐歷任四川松潘鎮總兵、建昌鎮總兵、福建漳州鎮總兵,官至貴州提督,道光十五年(1835)十月,唐文淑卒於貴州提督任上。
據《大定府志》記載,唐文淑在擔任貴州威寧鎮總兵期間,“於威寧有遺惠,吏民愛戴之”。唐文淑長子唐瑄,官登主事;次子唐璧為柳州府學生員;三子唐琳系畢節縣學生員,落籍當地;幼子唐湘任布政司經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