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瓷器

唐代的瓷器以單色釉為主,然而陶器卻有十分富麗 的彩釉。這種彩釉陶一般有黃、綠、紫、褐、藍等色,近年來還 發現有黑色釉。因為一件彩陶上基本有三種以上的色彩,故世 人稱之為“三彩”。彩陶早在北齊就已出現,安陽北齊范粹墓和 濮陽北齊李雲墓出土有彩釉陶器,其中有白釉或在黃袖中掛以綠 色彩條。唐三彩則是白、黃、綠或黃、綠、藍、赭等色釉同時在 一件陶器上交錯使用。唐三彩的斑駁淋漓的彩釉形成了它獨特的 藝術風格。”唐三彩陶的造型有器物和人物,其中傭是富有特色的 雕塑藝術,在中國美術史上有重要意義。

影響

唐代瓷器 唐代瓷器

唐三彩對國外同類藝術有巨大影響。傳到朝鮮以後,當地人 民在它的基礎上創製成一種彩陶,名為“新羅三彩”;日本仿製 三彩也得到成功,稱為“奈良三彩”。三彩器物上還採用印貼花 的裝飾手法,其圖案以寶相花和小朵花卉居多。三彩傭題材十 分豐富,有文吏武官、男女侍從,各族人像、樂舞遊園。還有鎮 墓神獸、十二屬相。以及牛、馬、羊、駝等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