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仁[明代抗倭民族英雄]

唐仁,字少微(?-1559),明朝九溪衛庠生(俗稱秀才),張家界市慈利縣人,明朝抗倭愛國將領 ,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光榮歷史。

人物簡介

唐仁,字少微(?-1559),明朝九溪衛庠生(秀才) ,明朝抗倭愛國將領,在浙江“王江涇”大敗倭寇,史稱“王江涇之戰”為東南戰功第一;在保衛杭州城時英勇殉國,被朝廷誥封為“鎮國大將軍”,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光榮歷史。

歷史史事

明嘉靖十三年期間(1534年)日本海盜猖獗,騷擾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明世宗任命兵部尚書張涇總督東南各省軍務,調征湖廣土兵土官,協剿抗倭。九溪衛唐仁奉命帶領所屬永順、桑植土兵赴前線抗擊倭寇的侵略,屢獲奇功。

嘉靖三十三年(1554 年)保靖宣慰彭苳臣赴蘇松地區抗倭,唐仁帶領土兵參戰,在“王江涇”大敗倭寇,此役被《明史》稱為“東南戰功第一”。

嘉靖三十五年(1556 年)總督胡宗憲以唐仁為首的土兵作為先鋒主力,帶領保靖麻寮土兵,英勇作戰,狠狠地打擊了賊寇氣焰,並策劃誘誅了徽王王直及日本“天差平海大將軍”徐海於沈家莊,重殲了倭寇。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冬,寧波舟山的倭寇持險負偶頑抗,此時唐仁領麻寮、大刺、桑植六千餘土兵,趁大雪四面圍攻倭寇,倭寇多被殺死,取得了舟山大捷,浙江倭寇被肅清。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唐仁在保衛杭州城時戰死疆場,經胡宗憲上報朝廷戰功,皇上下旨:誥封唐仁為“鎮國大將軍”,並立柱,詔浙江巡撫與其建“忠臣祠”,祠前立坊於杭州灣,賜書“海上知名”四字以褒獎之 。自布政以下多人賦詩幾十首以歌頌其功德,參政許應元為書序,現錄一首詩為證:“先生芳譽馳天下,文武雙全迥出群;文治精微通四聖,武嫻韜略冠三軍。聲名已遂窗前去,功業能開海上雲;帷幄贊襄君義重,定將寄績九重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