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證族

哈證族

“哈證族”就是指那些為了考取語言能力或者計算機技能的證書等而投入大量時間的人。他們會考取各種各樣的證書來為自己的簡歷增加砝碼。

人群概況

哈證族哈證族

哈證族其實在上大學報選修課的時候,學生考慮哪門課會對自己將來求職有幫助。考取各種各樣的證書來為自己的簡歷增加砝碼,應該是“藝多不壓身”那句話的最好實踐者了。

《教師資格證》、《計算機等級證》、《中高級口譯證》、《會展高級設計師證》、《文秘證》……近日,滬上某知名大學中文系大二學生小凡拿著老師開具的考證清單,奔波於各類培訓班,忙得不可開交,“這個暑假要考五六張證呢”。


暑假來臨,不少高校老師為學生開選單,本打算“指導”他們利用暑假多拿“本本”,可不少學生卻反映,這張被大家戲稱為“十全大補湯”的選單,實在有些“營養過剩”,各種各樣的考證讓學生直呼吃不消。

事例介紹

哈證族哈證族
暑假一到,小凡和同學們就收到了班主任精心製作的一張暑期安排表,其中一頁專門列出了學校附近的培訓機構以及證書、培訓地址、培訓費等詳細信息。“老師特別囑咐我們,證書總歸是多多益善的,所謂技不壓身,多考一張證,以後找工作一定能派上用場!”小凡對老師的“教誨”深信不疑。在老師的鼓動下,家在安徽的小凡捨棄了假期,參加了教師資格證的培訓班,成為校園中的留守一族。
小凡所在班級約七成的學生都參加了各類培訓班,高校中“哈證族”的人數逐漸壯大。“人家假期里都去考證了,如果我不去,總覺得有點另類!”小凡道出了不少“哈證族”的心聲。該班學生小薛說,當今社會非常看重資格認證,不僅就業需要證書,即便是實習,公司也很重視證書。“像我們學中文的同學,不少人都是跨專業實習,誰會問你‘之乎者也’啊!還不是看你手中拿著多少口語證書、計算機證書,一些去外貿公司的,還得考金融方面的證書!”成為“哈證族”,小薛的確也有些無奈。

專家建議

資深職業規劃師洪向陽分析說,老師開具“考證清單”本身就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說明老師對職場行情缺乏理性的分析,同時在就業服務上,也缺乏對學生科學的指導。
考證並非多多益善,其實用人單位也是要審查學生所持證書是否與崗位需求相關,所以,大學生要選適合自己的職業資格證書。在選擇合適的證書前,首先應該做一些有益的探索。這種探索可以通過實習去發現自己的職業傾向,包括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從而再決定考何種證書,補充哪方面的技能,要警惕過濫的考證成為自己的累贅。[1]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