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競技機器人隊

哈爾濱工業大學競技機器人隊

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是由指導教師進行戰略決策,研究生負責技術指導與管理,本科生進行比賽製作的學生科技組織。

簡稱

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
代號:HITCRT

2012年隊員合影 2012年隊員合影

2012年隊員合影

機器人隊介紹

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是由指導教師進行戰略決策,研究生負責技術指導與管理,本科生進行比賽製作的學生科技組織。每年,在經過招新培訓之後,就要投入到八個月的緊張的比賽準備中。

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成立於2002年,自成立伊始就吸納了無數優秀學生參加,他們來自不同的學院,不同的專業,卻為了統一個夢想——奪得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冠軍——而一直努力奮鬥。在02-07年的比賽中,這支隊伍一直在小組出線的邊緣掙扎。儘管成績不理想,但團隊的前輩還是頑強地堅持了下來,將HITCRT的火種延續至今。雖然淚水划過臉龐,雖然前路望去迷茫,但不變的是對勝利的執著和勇敢的心。08年,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終於實現零的突破,一舉奪得國內賽亞軍。09年工大機器人隊更是力克國內群雄,代表中國出征東京,實現了中國在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上的三連冠。這一刻,勝利屬於中國!10年,當HITCRT又滿懷信心與希望重回賽場,卻由於機器人穩定性不足而失誤,最終止步八強。11年工大機器人隊認真汲取往屆比賽的經驗教訓,日夜奮戰,在小組賽遇到重大困難的情況下,連夜調試,挺進淘汰賽,殺入半決賽,取得了全國季軍的成績。

日常備賽 日常備賽

日常備賽

伴隨著荊棘與彩虹,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不斷成長。大賽的主題會變,參賽的人員會變,同台的競爭對手會變,但不變的是技術上的鑽研和創新,賽場上的頑強與拼搏,隊員間的團結與協作。用熱血和行動詮釋我們的青春。我們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歡迎每一位有夢想、感興趣、肯鑽研、能吃苦的工大學子投身機器人大賽。
2002年以來,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一直致力於推動競技機器人比賽在機器人設計、製造、場地快速測量和控制、調試界面、算法最佳化、綜合感測器套用、機器人通信、機器視覺和機器智慧型等領域的技術更迭與套用革新。隊內有專業的機械與電控部門,在培養一屆又一屆有夢想、有能力、肯鑽研、敢創新的隊員的同時更把機器人隊本身打造成為實踐動手的平台。推動哈工大學子更加注重學以致用的學習本質。
在技術傳承上,隊員可以感受最新的趨勢與產品:通過往屆老隊員對前沿技術的講解和實物展示,可以讓隊員領略最新的競技機器人技術趨勢與新技術特性,並了解如何利用這些技術和手段克服已有的困難與挑戰,擴展自己已有的知識與技能。所有的新隊員都能獲取豐富的技術講解,往屆隊員會針對不同新會員的特點舉辦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技術類講座和實例展示,詳細介紹競技機器人機械及電控系統設計的技術特點以及眾多套用技巧。與此同時,所有隊員都能聆聽深入的同行探討,全國眾多大專院校,不同專業領域的莘莘學子將結合他們滿腔的熱情與無限的創意,為您帶來深入的兄弟院校在競技機器人領域的套用技術與實踐探討。所有新隊員都能與厲害的學長、牛人面對面交流,了解套用,分享心得,獲取創新的靈感和啟發。最重要的是,技術部門充分尊重每個人在隊內的特長與發揮,隊內每個成員都能享受實際動手學習硬體設計與編程開發的樂趣,在老隊員零距離的講授指導下圓滿地完成從設計到實現構建完整的競技機器人的全過程。

大賽介紹

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介紹

亞洲廣播電視聯盟亞太地區機器人大賽(簡稱ABU-ROBOCON,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以下同)由亞太地區廣播電視聯盟(亞廣聯)發起。該賽事每年舉辦一次,自2002年第一屆ABU-ROBOCON在日本舉辦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屆。每年的ABU-ROBOCON決賽由亞廣聯的成員國輪流承辦。2012年第十一屆ABU-ROBOCON國際賽在中國香港舉行。2013年、2014年分別于越南和印度舉行。

2013年比賽現場 2013年比賽現場

2013年比賽現場


每年一屆的比賽,除承辦國外,其他各國只能有一隻參賽隊代表本國出征ABU-ROBOCON國際賽。CCTV全國大學生機器人電視大賽,正是為了選拔中國代表隊而舉辦。參加國內選拔賽的有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東北大學等40多所國內知名大學的代表隊。自2002年開始,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在學校有關領導和老師的關心支持下,參加了第一屆到第十屆CCTV機器人大賽。經過十年的比賽洗禮,我們的機器人團隊有了一定的技術積累,也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組織管理模式,取得了一次國際賽冠軍、一次國內賽亞軍、一次季軍的好成績,成為國內賽場上一支遠近聞名的傳統強隊。

機器人隊內涵

作為備戰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的專門團隊,其最重要的宗旨和目的就是對在校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與此同時,還提供了大量的動手實踐機會。每一台機器人從方案討論,實驗驗證,逐代更新到最後參加比賽,都包含了一個從頭腦風暴式思維,到理論聯繫實際思考,到工藝工程最佳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隊員都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機器人隊擁有全校最嚴格的考勤制度,每天三個工作段,六次指紋簽到,每周只休息一個工作段。這對一個普通的學生社團來說都是不可想像的。然而對機器人隊來說,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短短的八個月中,創造出震驚全國,甚至亞太的機器人。
機器人大賽還加強了學校與其他學校的交流和技術聯盟。每年二月份,哈工大機器人隊都會和哈工程代表隊進行一次熱身賽,加強兄弟院校交流。在正式的比賽中,與華科,西交,電科等工科強校結下深厚友誼,取長補短。
隨著近兩年競技機器人隊在國內大賽上水平的不斷提高,無疑也對學校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在這樣一個各大學之間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上,機器人隊代表了哈工大學生的能力,更代表了哈工大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精神。為此,學校投資200萬建立了機械創新實踐基地,為更多的年輕學子和追尋冠軍夢想的“大賽人”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設施條件。
以中國代表隊的身份參加比賽,是每一個中國大學生的願望。而在11年ABU的舞台上,中國隊伍共取得了四次亞太總決賽的冠軍,其中就包括2009年的哈工大。無論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政策,還是培養愛國主義的精神,機器人隊無疑都是一個很好的平台。
儘管每一年代表中國出征的學校來自中國五湖四海的兄弟院校,但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國內各院校的機器人已經達到相當水平。在比賽機器人的創新性、技術性、穩定性方面遠高於其他國家。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的創立,正是回響“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典型代表,為我國機器人事業、培養年輕工程師和建設者事業創造了最初的培養沃土。“中國代表隊”在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國際賽賽場上已經成為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名字。

團隊精神

哈工大CCTV競技機器人隊(HITCCTVROBOCONTeam)自2002年成立以來,代表哈工大參加每年亞洲太平洋地區廣播電視聯合會組織的機器人比賽,本著哈工大“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精神,不斷為哈工大爭光,為哈工大在國內以及國際上聲譽的日益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該比賽每屆的主題以各國文化為背景,要求在校本科大學生自主設計製造機器人來完成高水平的競技比賽。
雖然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在建隊的前幾年成績不佳,但我們秉承哈工大人的治學精神,從不氣餒,不斷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和創新,團隊也不斷成長,不斷成熟,終於在2008年開始,先後獲得國內的亞軍、冠軍、八強和季軍的好成績,特別是在2009年在東京的比賽中,哈工大機器人隊為國爭光,勇奪總冠軍。
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不但有著高水平的技術開發團隊,同樣也有著良好的精神文化傳承。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隊員年年都在變,但不變的卻是那哈工大精神的傳承。在這裡,我們雖然沒有優越的硬體設施,雖然沒有安逸的工作過程,但是我們的隊員不畏艱辛,刻苦努力,就是為了多年那個共同的奮鬥目標,多少屆隊員們矢志不移的堅持著、奮鬥著、奉獻著,我們沒有個人,有的只是團隊——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

哈工大機器人

隊頌

作者:龔海(2011屆隊員)
奮一年之青春,展宏圖於一室者,是我機器人隊!
踏冰雪如青野,經霜風如沐浴者,是我機器人隊!
視鶯燕為無物,忍情而求秉志者,是我機器人隊!
接承校魂於內,戰揚校風於外者,是我機器人隊!
戮力以分榮辱,創新以求生存,
極限猶可突破,至臻亦不可止!
惟實!惟簡!惟新!
惟穩!惟強!惟快!
必勝,我隊!必勝,我哈工大!

傑出隊員

鄧靜——省優秀畢業生
2008年的“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我校一路過關斬將,十打九勝,直接從外圍賽沖入決賽,在決賽以6分之差惜敗於強敵西安交通大學,榮獲CCTV機器人大賽亞軍。作為本屆機器人大賽的主力隊員之一的機電學院學生鄧靜,保送我校機器人研究所讀研究生。
鄧靜曾多次參加各類科技創新活動及比賽並多次獲獎。在2006年“黑龍江省電子設計大賽”中,他以“具有語音播報功能的超音波測距儀”獲得省級一等獎;同年,他以“小型數控超音波電機驅動器”為題參加“挑戰杯”獲校級一等獎。2007年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中,他得益於電氣學院教師徐永向的細心指導,以“開關電源”為題榮獲全國一等獎。此外,他的兩項發明專利“基於直流升壓、斬波的超音波電機驅動模組”和“無變壓器的超音波電機驅動器”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2008年他又申請專利“一種非諧振適配器及使用該電路的超音波電機驅動裝置”。4年時光流過,他付出汗水,收穫喜悅,2008年陽光明媚的夏天,滿載理想的他以“黑龍江省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為本科的學習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周定江——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周定江在校園裡大有名氣,並不是因為他得過一等獎學金,也不是因為他在生活上能夠自食其力,而是因為他在科技創新方面所取得的優異成績。大一時,對科技創新饒有興趣的他申請了學校的科技創新立項,這在新生中是不多見的。大二那年,他設計製作的六足仿生機器人獲得了學院仿生機器人大賽冠軍,相對於以後所獲得的獎項來說,這個獎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對於周定江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鼓舞,堅定了他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的決心。大三時他又專心於國家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四足爬行與輪動機器人,該作品代表學校參加首屆全國大學生創新論壇,以票選第二的成績獲得了“十大大學生創新成果”獎。大三那年暑假,他參加了黑龍江省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儘管前面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和技術,但為期二十五天的比賽也確實難到了他。他和隊友徹夜奮戰,並努力將自己的機械技能套用到電子設計大賽中,最終他收穫了一等獎的好成績。大四時,作為哈工大學生競技機器人隊的隊長,周定江全心投入到機器人研發工作中去。一年漫長的煎熬,成為他和機器人隊的隊員們終生難忘的經歷。他經常為一個個技術問題持續攻關,堅守工作室,廢寢忘食。在2009年6月全國大學生機器人電視大賽中,他和隊友一起克服場地施工問題帶來的麻煩,兩天兩夜的緊張調試後,以全勝的成績奪得冠軍,成為代表中國大陸參加同年8月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的唯一一支隊伍。在日本,他和隊友們一起努力,以五場全勝的成績奪得冠軍,同時獲得了代表最具創新力和最高技術水平的“亞廣聯特別獎”,為祖國、為學校贏得了驕人的榮譽。自強不息、勇於拼搏、攻克難關、為國爭光,這就是周定江忙碌而又充實的大學生活。
此外,還有很多從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走出的優秀的學長,在祖國各行各業的戰線上,或者出國深造。如周谷越,赴香港科技大學深造,擔任港大機器人隊領隊。龔超慧,美國卡內基梅倫大學深造;周定江,波士頓大學深造,赴美的學長學姐還有李路、胡伯韜、王芳琳、律欣彤等等;黃之峰、饒俊東京工業大學深造;於楠在英國深造……胡雨濱,ABB上海工作;肖滔,中聯重科工作,霍斌、陳宏偉在GE工作,杜昊、詹君成、孟保祿在大疆無人機工作……很多畢業多年的老隊員每年7月都會到北京觀看機器人比賽,為哈工大代表隊加油。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由這些一屆又一屆的哈工大學子塑造著,又反過來塑造一屆又一屆的哈工大學子。

綜述

從2002年至今,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已經走過第一個十年。在這裡我們有的是堅強的意志,高度的責任,辛勤的付出,一群富有激情,甘於付出的學子在這裡一起奮鬥。這個創新基地為工大學子提供了一個鍛鍊自我的平台,這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豐富技術儲備,無論是個人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還是團隊意識、時間管理和執行力,每一個在這個團隊的人接受到的鍛鍊都是一筆無法比擬的財富,也正因如此,這裡走出了一個個優秀的人才。這也是學校建設創新實驗基地的最終目的,讓該基地成為年輕工程師的搖籃。哈工大競技機器人隊不但有著高水平的技術開發團隊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樣也有著良好的精神文化傳承。我們肩負著代表哈工大向全國展示的重任,更期待能夠代表中國向世界展示。正因如此,我們時刻秉持工大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精神,盡最大的努力來完成任務。我們也將不斷完善和壯大我們的團隊,進一步擴大該賽事在全校範圍內的影響,招收更多的優秀學子參與到競技機器人團隊中來,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做出貢獻,為學校爭取更多更大的榮譽,提高我校在國內和國際知名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