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和林城址

哈拉和林城址

哈拉和林城址,蒙古國(1206~1271)都城遺址。位於蒙古人民共和國前杭愛省鄂爾渾河右岸呼舒柴達木之南20公里。1235年窩闊台在此建都,忽必烈遷都燕京建立元朝後,此地為和寧路治,仍為漠北的重要城市和交通樞紐1889年,俄國學者H.M.亞德林采夫考察了哈拉和林廢墟1948~1949年,蘇聯考古學家C.B.吉謝列夫領導的蘇蒙考古隊進行發掘,為研究蒙古國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基本信息

Halahelin Chengzhi
哈拉和林城址
蒙古國(1206~1271)都城遺址。位於蒙古人民共和國前杭愛省鄂爾渾河右岸呼舒柴達木之南20公里。1235年窩闊台在此建都,忽必烈遷都燕京建立元朝後,此地為和寧路治,仍為漠北的重要城市和交通樞紐1889年,俄國學者H.M.亞德林采夫考察了哈拉和林廢墟1948~1949年,蘇聯考古學家C.B.吉謝列夫領導的蘇蒙考古隊進行發掘,為研究蒙古國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城作不規則的長方形,南北約2500米,東西約1300米。周圍有土牆,四面設城門。在城西南部發現宮殿址,宮殿圍牆呈不規則方形,長255米,寬220~255米,內有5個台基。中央台基高約2米,上有大型殿址,面積為55米×45米,有人根據花崗石柱礎的位置,推定殿內共有75根木柱。地面鋪設綠琉璃方磚。在殿南面發現用花崗岩石板砌成的門址。周圍4個台基的建築都面向中央大殿,類似唐宋宮殿的布局。一般認為這群宮殿建築系1235年窩闊台所建之萬安宮。宮址下的地層中發現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佛教彩繪壁畫遺蹟。城中央為商業和手工業區,建築遺存集中在東西、南北兩條大道附近,發現煉鐵爐和陶窯等手工作坊,出土大量鐵農具(犁、鏵、鐮)、武器及生鐵鍋等。
城址內出土的大量北宋錢幣、鈞窯和磁州窯瓷器,以及漢式銅鏡、磚瓦等,反映出漢文化在當地的影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