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白粉病

哈密瓜白粉病

白粉病為哈密瓜主要病害,分布廣泛,發生普遍,保護地、露地都有發生,嚴重影響哈密瓜產量和品質。在整個生育期都可發生,可侵染葉片、葉柄和莖蔓。初期在葉面上形成白色小粉斑,多個病斑匯合成大型不規則斑,以後使葉面布滿白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隨病害發展,病葉逐漸衰老枯死,有時可在壞死病斑上產生黑色小點,即病菌子囊殼。葉柄和莖蔓染病,表面亦產生白色粉狀霉斑,嚴重時病斑密布,組織早衰,死亡。

簡介

哈密瓜白粉病為哈密瓜主要病害,分布廣泛,發生普遍,保護地、露地都有發生,嚴重影響哈密瓜產量和品質。

病原

Sphaerothecafuliginea(Schl.)Poll.稱單絲殼白粉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病菌分生孢子梗圓柱形,無色,無分枝,頂端串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單胞,無色,橢圓形,大小為18.4-36.8μm×14.5-20.1μm。有性階段閉囊殼很少產生。

發病特點

病菌隨病殘體在保護地內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其他寄主上為害越冬,借氣流、雨水傳播病菌喜溫濕,耐乾燥,高溫乾燥和潮濕交替有利於病害發生髮展。病菌生長溫度為10-30℃,適宜溫度為20-25℃,相對濕度25%~85%分生孢子均可萌發,以高濕條件適宜發病。生長中後期植株生長衰弱,發病嚴重。
本文章轉自[科技苑農業網]原文連結:http://www.cctv7kejiyuan.net/shuiguozhongzhi/hamiguazhongzhijishu/18524.html

哈密瓜葉片白粉病哈密瓜葉片白粉病
防治措施
1、 因地制宜選育和種植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2、採用高畦種植,合理密植,注意通風透氣;科學施肥,定植時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避免後期脫肥,培育壯苗;適時灌溉,注意排灌結合,防止田間濕度過大;及時整枝打叉,發現病株及時拔除。
3、加強栽培及肥水管理,合理密植,適當施用氮肥,避免後期脫肥,注意排灌結合,防止田間濕度過大;在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灑壯瓜蒂靈使瓜蒂增粗,強化營養輸送量,增強植株抗逆性,促進瓜體快速發育,使瓜型漂亮,汁多味美。
4、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及時噴灑藥劑加新高脂膜形成保護膜,隔離病源菌,防止病菌借風雨再次傳播感染。

保護地提倡使用硫磺熏蒸器定期熏蒸預防。

發病初期選用2%農抗120水劑,或2%武夷菌素水劑200-300倍液,或43%菌力克懸浮劑8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劑8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25%百理通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或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保護地種植髮病初期選用5%百菌清粉塵劑或5%加瑞農粉塵劑,或上述噴霧藥劑的粉塵劑15kg/hm2噴粉,防治效果理想。

5、中藥防治

靚果安300倍+沃豐素600倍+大蒜油1000倍+有機矽噴霧2次,每次間隔10天左右。采果後:使用潰腐靈200-300倍+沃豐素600倍+有機矽進行噴霧1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