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英國1948年勞倫斯·奧利弗執導電影]

《哈姆雷特》是由Two Cities Films Ltd出品,勞倫斯·奧利弗導演,勞倫斯·奧利弗、簡·西蒙斯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該片於1948年5月4日在英國上映。 影片改編自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講述了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因為叔叔篡位,從而替父報仇的故事。 該片獲得第2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

劇情簡介

精彩劇照 精彩劇照

丹麥王子哈姆雷特 (勞倫斯·奧利弗飾)的父王在花園中打盹時突然神秘死去,皇叔克勞狄斯 (巴茲爾·西尼飾)繼位並娶母后為妻,令哈姆雷特深覺羞愧與憤怒。他對父親的死因有所懷疑,憂鬱過度,終日愁容滿面。某夜他遇見父王鬼魂訴冤,終於知道原來是皇叔為篡位娶嫂而毒害親兄。為報父仇他假裝發瘋以避開皇叔監視,並請戲班進宮表演一出與父王被殺經過十分相似的戲劇,逼使叔父原形畢露,結果他卻誤殺戀人奧菲莉亞 (簡·西蒙斯飾)的父親,導致她因此發瘋墜河而死。他的母親後來也誤飲毒酒身亡。優柔寡斷的王子終於在怒不可遏之下殺死萬惡的叔叔。而哈姆雷特在報仇雪恨之後,也中毒而死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備註
哈姆雷特 勞倫斯·奧利弗 孫道臨 丹麥王子
奧菲莉亞 簡·西蒙斯 朱莎 ----
守夜人馬塞勒斯 安東尼·奎爾 程引 ----
執矛者 克里斯托弗·李 ---- ----
Francisco John Laurie ---- ----
守夜人貝那多 Esmond Knight 富潤生 ----
Sea Captain Niall MacGinnis ---- ----
First Player Harcourt Williams ---- ----
Player King Patrick Troughton ---- ----
Player Queen Tony Tarver ---- ----
國王侍從奧斯力克 彼得·庫欣 邱岳峰 ----
Gravedigger 斯坦利·霍洛維 ---- ----
神甫 Russell Thorndike 富潤生 ----
克勞狄斯 巴茲爾·西尼 程之 新國王,哈姆雷特的叔叔
王后葛楚特 Eileen Herlie 張同凝 ----
王子密友霍瑞休 Norman Wooland 於鼎 ----
御前大臣波洛紐斯 費利克斯·艾爾默 邱岳峰 ----
波洛之子萊阿提斯 Terence Morgan 尚華 ----
Bit Part(uncredited) Anthony Bushell ---- ----
Lady of the Court(uncredited) Patricia Davidson ---- ----
Extra 戴斯蒙德·萊維林 ---- ----
Extra) Victor Lucas ---- ----
已故國王鬼魂 ---- 程引 ----

職員表

原著莎士比亞
導演勞倫斯·奧利弗
攝影Desmond Dickinson
配樂William Walton
剪輯Helga Cranston
配音導演程敘一
藝術指導Roger K. Furse
服裝設計Roger K. Furse

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哈姆雷特[英國1948年勞倫斯·奧利弗執導電影] 哈姆雷特[英國1948年勞倫斯·奧利弗執導電影]
哈姆雷特 演員勞倫斯·奧利佛
哈姆雷特是丹麥王子,因為老國王被弟弟毒死,哈姆雷特非常憂鬱。他表面上裝瘋賣傻,其實是伺機報仇。最後手刃仇人但自己也中毒身亡。
哈姆雷特[英國1948年勞倫斯·奧利弗執導電影] 哈姆雷特[英國1948年勞倫斯·奧利弗執導電影]
克勞狄斯 演員巴茲爾·西尼
克勞狄斯是丹麥國王,毒死了自己的哥哥後登上王位並娶了哈姆雷特的母親為新王后。最後被哈姆雷特的毒劍刺死。
哈姆雷特[英國1948年勞倫斯·奧利弗執導電影] 哈姆雷特[英國1948年勞倫斯·奧利弗執導電影]
奧菲莉亞 演員簡·西蒙斯
奧菲莉亞是波洛紐斯的女兒,心儀於哈姆雷特對其“發瘋”的行為感到憂慮。在得知父親被哈姆雷特殺死後發瘋,最後溺水身亡。
哈姆雷特[英國1948年勞倫斯·奧利弗執導電影] 哈姆雷特[英國1948年勞倫斯·奧利弗執導電影]
波洛紐斯 演員費利克斯·艾爾默
波洛紐斯是丹麥大臣,克勞狄斯的心腹,在偷聽哈姆雷特與其母親的談話時,被哈姆雷特刺死。

參考資料

獲獎記錄

年份獎項名稱單項獎名稱獲獎情況獲獎方
1949年第2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獲獎影片全體
最佳男主角獲獎勞倫斯·奧利弗
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獲獎Roger K. Furse、Carmen Dillon
最佳服裝設計(黑白)獲獎Roger K. Furse
最佳女配角提名簡·西蒙斯
最佳導演提名勞倫斯·奧利弗
最佳配樂(劇情、喜劇類)提名William Walton
1948年第13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獲獎勞倫斯·奧利弗
最佳攝影獎獲獎Desmond Dickinson
沃爾皮杯-最佳女演員獲獎簡·西蒙斯
1950年第15屆威尼斯電影節義大利影評人獎獲獎勞倫斯·奧利弗
1949年第6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獲獎勞倫斯·奧利弗
最佳外語片獲獎影片全體
1949年第2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影片獲獎影片全體
最佳英國電影提名影片全體

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該片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同名戲劇,但是勞倫斯為了突出該片主題,對原作進行了刪減。

勞倫斯·奧利弗演出該片時,他已四十歲,比扮演他母親的演員還要大十多歲。

《哈姆雷特》是英國第一部獲得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項的電影。

1.

該片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同名戲劇,但是勞倫斯為了突出該片主題,對原作進行了刪減。

2.

勞倫斯·奧利弗演出該片時,他已四十歲,比扮演他母親的演員還要大十多歲。

3.

《哈姆雷特》是英國第一部獲得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項的電影。

製作發行

發行公司

Rank Film Distributors Ltd. (英國)Jacon Film Distributors Inc. (美國)
標準收藏 (美國)Continental Home Vídeo (巴西)
Universal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 or U-I) (美國)

上映日期

國家日期國家日期
英國1948年5月4日芬蘭1948年10月29日
義大利1948年9月丹麥1948年11月8日
瑞典1948年9月28日奧地利1948年12月
美國1948年9月29日冰島1997年11月1日
法國1948年10月14日

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勞倫斯·奧列弗在這部影片中非常準確地把握住了角色的內心世界和形體動作,極其出色地演繹了莎翁的這部悲劇。 (倪祥保,楊秋,王福來評) 最好的哈姆雷特。 (羅納德·里根評)

該片具有強烈的戲劇效果。從人物關係的構成,情節結構的安排,到環境氛圍的營造,乃至略帶誇張的動作和詩化的語言等,都直接繼承了古典戲劇的傳統。如在情節安排上,該片特別加重了“戲中戲”的分量,在典型環境中進一步突出人物性格。該片又成功地突破舞台劇的局限,在場景設計和鏡頭運用上都充分發揮了電影的影像魅力。片中幾次長鏡頭的運用,對環境和人物性格刻畫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在揭穿克勞狄斯真面目的那場戲裡,攝影機一直對著那些演員移動,鏡頭圍繞著宮廷半圓形來回往返,每次在近景中就突出刻畫不同角色的精神狀態:國王恐懼心理的增長,霍拉旭的如夢初醒,哈姆雷特發狂似的勝利情緒,最後是在場者全部都發現了國王克勞狄斯神色失常,終於若有所悟,真相大白。片中奧立弗的念白和表情將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劇詮釋得絲絲入扣,簡·西蒙絲飾演的奧菲莉亞則純美至極。 (徐阿李評)

《哈姆雷特》是一部二戰後、冷戰初啟之時,關於“人”或“個人”的幽暗童話。 (戴錦華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