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家營村[北京市朝陽區十八里店鎮]

呂家營村[北京市朝陽區十八里店鎮]

呂家營村地處北京東南郊,2008年度“北京最美的鄉村”。

該村介紹

呂家營村地處北京東南郊,隸屬朝陽區十八里店鄉,位於南四環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的交匯處,村域占地面積2.8平方公里,共有常住人口5670人,流動人口1.4萬餘人。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資環境賦予了呂家營村發展的無限商機。
呂家營村依託地理交通優勢和新北京城市規劃定位,藉助新農村建設和綠化隔離帶建設契機,緊緊圍繞“調整、發展、規範、創新、實效”的工作主線,以打造優美、文明、和諧、富裕新鄉村為目標,加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特色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形成了以餐飲文化和古典家具文化為品牌的特色產業,實現了經濟蓬勃發展的新格局。人均收入達到21000元。曾在2006年獲得“北京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首都文明村”、及“首都文明示範街”獎項,2007年又獲得了“北京市文明生態村”的光榮稱號。在“三級聯創”工作中連續四年被評為朝陽區“五個好黨總支”,2007年還被評為北京市“五個好黨總支”。

四美介紹

生產美

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打造環境,富裕村民是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務。2002年村黨總支、村委會提出以四環路、呂營中路為主形成產業帶,集中力量發展第三產業,以呂家營中心街為基礎,全面推進一路兩街的開發和管理。於2004年建設了面積達1.5萬餘平米,共有集中商戶近50家的餐飲一條街。主要經營餐飲美食,還有超市、銀行、藥店等諸多商家,現商業街每日接待顧客25000餘人,2007年營業額突破2.5億元。餐飲文化街輻射京郊南城,成為了居住人群的消費首選,推動了村域的經濟發展,也成為了呂家營村的一條亮麗的風景線。2006年飲食文化街還被首都文明委授予了“首都文明示範大街”的光榮稱號。
以經營古典家具為主體的古盛發古典家具城是地區古典家具文化產業中具代表性的龍頭企業,它始建於2003年10月,總投資3000餘萬元,營業面積為20000平方米,以銷售明清古典紅木家具為主,2007年度全村古典家具產業商品交易額突破了3.6億元。現已形成的古典家具文化、民俗飲食文化兩大文化品牌,也成為京郊南城倍受關注的一個亮點,對於弘揚民族文化,發展文化產業具有重要意義,產業的蓬勃發展使呂家營村經濟步入了可持續發展軌道。目前呂家營村仍有386畝待開發的商業用地,正在積極的開發籌措之中,可產生的經濟價值使我村的經濟發展後勁十足。

生活美

呂家營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不斷統籌改善民生,完善了社會保障各項工作。醫療保障:呂家營村共有2606人加入新型合作醫療,入療率達到97%,年報銷金額83.3餘萬元;養老保障:為村內女35-54歲,男40-59歲共1181人辦理了新型城鄉養老保險總計66.14萬元;救助保障:每年設立專項資金,為孤寡老人、婦女、兒童、殘疾人、重病困難戶等提供資金救助。社會服務保障:積極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崗位培訓、管理人才培訓等,為村民就業、公共事業管理提供了保障。通過鼓勵自謀職業、提高待業費,共解決勞動力就業1600餘;積極完善合作醫療制度,入療率達到了100%,使農民病有所醫、病有所保。這些舉措真正地把“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在了實處。

環境美

呂家營村以“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為宗旨,致力於綠化美化建設。村內有一支專業的綠化美化隊伍,在全村範圍內啟動綠化美化工程,栽種各種樹木和花卉,槐樹、柏樹、銀杏樹等名貴樹木;栽種月季花、串紅等花卉38000餘盆,綠化面積20000餘平方米。同時將生態環境建設與小區建設工程同規劃、同實施。呂營嘉園小區內典雅純樸的樓台亭閣,翠柳成蔭的小徑,碧水蕩漾的噴泉,成為村民和遊客休閒的清幽之地。在自然環境生態保護上,呂家營村堅持以綠化促美化、以綠化促文明、以綠化促致富,村內綠化面積達到30%,鋪設草坪5000平方米,道路綠化普及率100%,形成了點、線、面、環相銜接的農村綠化系統,最佳化了生態環境,為全村人民營造了一個優美、宜居的生產、生活環境。在推進農村城市化的建設中,呂家營村按照“乾淨、整潔、路暢、村綠、建制”的標準,大力推進村莊環境整治。今年上半年,全村投入資金50餘萬元,先後改建、擴建村內主要幹道。推行無暴露垃圾管理,建地埋式垃圾池8座;整修村內主要道路7條,全部達到市政二級標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街道寬敞明亮,路面硬化達100%;建立村莊容貌管理制度,使得街面整潔、美觀;道路兩旁繁花似景,花草樹木成林,村居環境建設面貌一新。呂家營積極開展綠化隔離地區小區建設工作,在保留原有的村落特色的基礎上,實現科學規劃。

人文美

2000年由村內投資30萬元,打造了我村老年晨練隊、秧歌會、吵子會、小車會四支獨立品牌的文藝隊伍,文藝隊伍人數達到了近300人的規模,文藝隊伍的建立吸引了大批的村民積極參與,豐富了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村內每年還為這些文藝隊伍定期更新設備、配置服裝,滿足他們活動和節目創新的需要。這些文體隊伍參與了市區鄉村每年舉辦的各類文化活動 。
為豐富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2003年村內投資100餘萬元,為村民建設了文化活動中心,中心占地面積近4000平米,建築面積約1000平米。文化活動中心內設定了棋牌室、桌球室、書畫室、圖書室、殘疾人康復室、數字電影放映廳、多功能活動室等,為村民休閒娛樂提供了去處。村內的居民小區內均設立了文化休閒廣場,小區居民可以在這裡休閒和娛樂,每晚小區廣場都會有眾多居民在這裡跳舞和嬉戲。
2007年9月23日,我村舉辦了“第九屆國際旅遊文化節---走進呂家營”活動,來自美、日、奧、韓等多個國家的藝術團體300多名演職人員,在我村餐飲街與村民一起同台演出,並被首都23家駐京媒體宣傳報導,呂家營村一時享譽京城。
村內還成立了兵乓球協會、象棋協會、書畫協會等民眾活動組織。每年都要開展桌球大賽、象棋大賽、書畫展等多種文化活動,尤其是我村村民書畫協會會員王吉勇同志,他曾多次獲得市區鄉書畫大賽的各種獎項,並在朝陽文化館主辦過個人書畫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